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话会,一种以清茶或茶点接待客人的集会,源于古代的茶宴、茶会。茶宴,即以茶来宴请宾客。茶会,是旧时文人约见友朋吟诗作赋、切磋技艺的一种集会。在唐代,茶宴、茶会成为一时风尚,文人学士相聚庭院,举行茶宴或茶会,饮茶赋诗作文。至宋代,茶宴、茶会之风更盛,宋徽宗还经常烹茶赐宴群臣。此后,茶宴、茶会历代递延不绝,并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茶话会形式。  相似文献   

2.
建安公宴诗在抒情内涵和语辞表现方面所反映出的艺术风貌中深具 论 建 安 公 宴 诗 及 其 典 范 意 义              “风骨”的精神气质 ,而且它对于公宴题材的确立 ,表现内容的开拓及其艺术风格和技巧的示范作用都决定了其具有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集中之卢明府探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书局点校本《全唐诗》载孟浩然诗共二卷,计二百六十四首,其中所涉及与卢明府相过从者凡六诗:《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六诗中之“卢明府”,论家多认为是卢象,其根据乃《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诗下注“一作卢象诗”,而卢象集内(此指《全唐诗》卷一二二)亦确载此诗,题上也确无“卢明府”三字。主此说者,首为李嘉言先生(见《古诗初探·全唐诗校读法》),继而有陈贻焮先生(见《唐诗论丛·孟浩然事迹考辨》)。李云:  相似文献   

4.
西晋虽然在历史长河中时间较短,仅数十年,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宴飨诗"在整个文学史上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西晋时期宴飨诗的发展流变与其社会思潮、阶层文化、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诗》学在宋代发生了巨大变革。程颢程颐是宋代《诗》学变革的先驱之一。二程《诗》学情性观是宋代《诗》学变革的重要表现,既反映了宋代《诗》学研究思路重内轻外之理学倾向,又体现了宋代《诗》学以情论诗的文学思想。二程《诗》学情性观是理学与文学思想的交融。  相似文献   

6.
北宋诗僧德洪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存诗最富的释氏德洪诗歌韵系与宋代通语18部相一致,但又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用韵较宽,其诗中透露出许多江西方音现象,并兼用吴语。可见宋代(特别是像德洪这样不受官韵约束的僧人)诗作无论近体诗、古体诗都能反映当时的实际语音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诗歌创作中,由于欧阳修等人的倡导,宋诗一反唐末五代秾丽绮靡的积习,崇尚自然平淡的风格.在宋代诗学理论中,诗味学说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这是中国诗学自身逻辑发展的产物.在印度文学理论中有味论诗学.在中国文学理论中亦存在丰富的诗味理论.宋诗的平淡风格和宋代的诗味学说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农事诗发展的高峰期,达到其艺术内涵的顶峰。宋代农事诗不仅艺术地反映了农业生产、农具农技等农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真实地再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这一时期农事诗所独有的时代特征使农事诗这一古老的诗歌题材折射出崭新的文化内涵,昭示了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9.
理趣诗是指既蕴涵哲理性,又具备诗的审美趣味的诗歌作品,理趣诗的创作在宋代出现全面兴盛局面.宋代理趣诗的繁盛,植根于宋代社会独特的文化环境.文章梳理了理趣、理趣诗及相关的几个概念,对宋代理趣诗做了分类研究,并辨析了文学家理趣诗与理学家理趣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黄存垣 《老友》2013,(4):60-61
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且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就有茶筵,即以茶宴客。唐代以后,饮茶风盛,上自君王,下至百姓,皆多喜好。宋代茶宴遍行全国。明清以后,大江南北,茶坊林立。迄今的茶话会,以及民间的茶汤会社或宗教仪式的茶汤会,无疑均为茶宴的遗风。作为社交的礼仪,茶宴雅而不俗,俭而不吝,又合养生之道,有益于身心之健康。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全唐诗》更是诗歌总集整理的典范。但《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数量庞大,除前人所论,又有300余组,可粗略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订时代等四种情况。《全宋诗》误收唐诗的部分,共计24组59例诗歌,或重录于近同,或误收于相关,或错讹于无绪,缘例释证,甄别真伪,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词斠订     
唐圭璋教授与王仲闻先生订补的《全宋词》是一部百万字的鸿篇大著 ,然而其中仍有些考虑不全的地方 ,对《全宋词》的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学习、理解《全宋词》。  相似文献   

13.
在晚清多元化的诗坛格局中,“宋诗派”以独特的审美宗尚而独标笤颖。道成诸公以“开元、天宝、元和、元祜诸大家为职志”,“同光体”诗人宗“三元”、主“三关”,打破分唐界宋的畛域,力求会通唐宋。“宋诗派”从宋诗接受范型、美学视角、终极目标以及宋诗学史体系的建立等四个雏面,建构了宋诗接受完整的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全宋诗》所收僧人名下还有不少重出诗歌,诸如释重显、释仲殊、释道行等十六人,这些重出诗大多为一人名下两见,但也有一部分是《全宋诗》编者在据他书辑佚时产生,如《舆地纪胜》《宋艺圃集》诸书。  相似文献   

15.
诗案对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是北宋诗歌和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北宋以儒立国,诗人以诗议政,发挥儒家政教精神,但屡屡因诗得祸。诗祸与新旧党争密切相连,从乌台诗案的政见之争,到车盖亭诗案的党同伐异,再到崇宁全面文禁的意气用事,始终贯穿着鲜明的政治特色。诗人的命运随着政党的得势与否而浮沉,而且波及的诗人一次比一次多。党派之间的权力之争、喜同恶异使诗人难以独善其身及保持创作的独立批评精神。诗人的创作经此连绵的政治打击,由经世致用转向寻求安身立命和追求纯粹技艺,崇宁四年(1105)后,北宋诗坛批评政治的诗歌陷入历史低谷。凡此,与北宋诗案的政治化本质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周密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其青年时期的诗词著作,多写风雅闲情、湖山胜景、诗酒流连的生活。南宋灭亡之后,周密常用诗词来表现故国之思和故土之恋。其词的艺术特色是广益多师、风格多元;用字精审、构思精巧;清丽骚雅、审音协律;含蓄蕴藉、情寄深远。周密的词作,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丰富了诗词苑囿,为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百咏诗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创作兴盛。宋代百咏诗有两个明确的主题,咏梅和咏地方风物。科举中的百篇举一科在宋代的延续为百篇成诗的体制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地理学和梅文化的高涨则决定了百咏诗的主题。百咏诗在艺术上并不突出,利钝杂陈、良莠不齐,其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宋人所作的注释上。今可考知的五十种宋人百咏(包括百题)诗中,有宋人注释的共计七种。其中,刘克庄《梅百咏》有两个宋人注本,今皆亡佚;其余六种为诗人自注,完整保存下来的有四种。它们扩大了宋诗宋注的名单,是宋诗宋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文献上亦有保存史料之功,于后人之考证颇为有益。  相似文献   

18.
元人的宋诗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勾勒宋诗版图;二是界划宋诗流派;三是论评江西诗派;四是论唐宋诗因革;五是编辑宋诗选本。这五个维度既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又互相融通,从不同视域展开、丰富、深化和完善了宋诗学理论的内涵,为此后的宋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人在宋诗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始于北宋末的科举策论、经义的程式化,是南宋评点兴起的历史契机,而诗赋程式、"江西诗派"诗文论则是评点家的参照模式和评论方法.南宋的古文评点有着重要的文章学意义,它所揭示的文章技法的精华部分,就是在今天也不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