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对比阐述,说明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共生和互动关系,以及制度创新应与技术创新同步进行,并且为怎样规避后发劣势和发挥后发优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延安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安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制度、知识等方面的后发劣势,拥有物质资源、资本、技术模仿、制度模仿、文化等方面的后发优势。延安要实现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应该选择将后发劣势转变为后发优势、将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的策略,并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导致出现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关注这一矛盾是当前经济研究中颇具争论的话题。从技术和制度的角度,辩证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改革中的关注角度,并最终有利于我们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坚持模仿创新 发挥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后发国家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分析,认为后发国家可以在不进行制度创新的前提下,利用后发优势采用模仿创新战略发展经济,从而说明我国在现阶段应采用模仿创新战略,充分利用我国后发优势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在进步程度上的滞后性 ,因而在发展中同时存在着“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显在的“后发优势”表现为技术模仿 ,“后发劣势”表现为制度改革的滞后。后发国家在发展中 ,关键是制度改革要配套 ,化劣势为优势。  相似文献   

6.
后发国家具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验借鉴、精神动力、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等后发优势。后发国家的这种后发优势,实质上是指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的优势。后发国家能否把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在于后发国家是否向发达国家学习及其学习能力的大小。因此,培育和提高学习能力,是后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经济追赶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7.
迟发展效应对我国建设红色旅游区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色旅游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迟到者”,如何利用其后发优势,实现赶超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发展经济学家,不仅注意到了迟发展效应对落后地区的不良影响,同时还注意到了迟发展地区的后发优势,提出后发优势是落后地区的后发地位所致的特殊利益。迟发展理论对于红色旅游区的启示是,红色旅游区应突破后发劣势的障碍,以创新思维整合各种后发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寻求创新对策,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后发国家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市场经济制度上往往落后于发达国家,在选择发展路径的时候,到底是制度先行,还是技术先行,或者是两者协调发展?持后发优势理论的学者们主张后发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后发国家的技术落差,优先发展技术;持后发劣势理论的学者们主张后发国家应该积极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以免为后发国家发展埋下隐患.以制度和技术均处于落后状况的后发国家为逻辑分析起点,分别测度后发国家优先发展制度、优先发展技术和制度的偏离成本,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后发工业化与先发工业化国家相比总体处于劣势 ,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我们自身所处的经济时空的特点和后发的艰难性 ,注意吸取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付出多倍于先发工业化国家的努力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及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的互补和替代关系 ,加大制度和技术创新的强度 ,才能在压缩的时空中变被动为相对的主动 ,实现渐进中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后发优势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实施赶超战略的必然选择,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国在利用后发优势时可能陷入技术、产业结构、制度等方面的后发劣势。在这一背景下,强化政府在利用后发优势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具有特殊意义,但同时也应谨防政府作用异化式膨胀。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