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供应链实施低碳技术的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博弈论与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分析二级供应链中销售商和制造商在不同关系和不同地位时实施低碳技术的策略选择,并讨论销售商激励制造商实施低碳技术的条件,以及供应链整体帕累托最优剩余收益的分配。研究表明:在分散决策情形下,销售商在静态博弈均衡时将不会分担制造商低碳技术实施成本,而是通过加大低碳补贴力度激励制造商提高低碳减排水平,在Stackelberg均衡时,销售商将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实施成本承担比例和价格补贴系数的策略组合,可达到同样的激励效果;在集中决策情形下,销售商和制造商合作实施低碳技术,可实现供应链整体低碳投资收益的帕累托优化,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的收益共享契约则有助于激励各方开展协作减排。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创新产品的闭环供应链中,研究制造商分担回收成本对创新产品的扩散的影响,以期寻找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后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及回收商的回收努力的最优路径和制造商最优的成本分担比例。【设计/方法】使用Bass模型刻画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后需求量的变化路径,利用微分博弈和最优控制理论进行求解,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和回收成本分担对供应链的影响。【结论/发现】在消费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较低的市场情形下,通过广告努力提高消费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且制造商需要承担较高的回收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而在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较高的市场情形下,通过广告努力提高消费偏好系数和模仿系数的边际效益较小,但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成本分担比例相对较低,且制造商、零售商及供应链的利润会相对更高。闭环供应链中的决策要比开环供应链的决策更复杂,制造商分担回收努力成本能提高供应链上所有参与者的利润,且在各种市场情形下都存在一个制造商最优的成本分担比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入期权机制与技术创新,建立了关于单个供应商与单个销售商组成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的两级供应链,探讨了供应链机制的设计问题.研究表明:在基于期权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中,通过引入技术创新后,销售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的总利润均提高,从而使供应商和销售商达到双赢局面;同时得出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最佳订购量,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的系统效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制造商对代理商和零售商进行监控从而保证供应链中服务品质的行为机理。建立博弈模型对制造商、代理商和零售商的多方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不同条件下收益情况的比较得出制造商的最优监控策略,从而保证供应链中的服务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的监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控成本,而产品的市场规模以及供应链整体服务品质的要求也会对监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效率分析与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博弈论为基本研究方法,从实际的角度考察了一个制造商、一个第三方物流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得出集成“超组织”结构的效率和效益均优于独立决策结构。提出利用第三方物流商的返程来降低运输废旧品的逆向物流成本,用消费者剩余CS和社会总收益SE来衡量整个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并提出可行的闭环供应链运作机制,达到各方互利共赢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供应商和销售商合作促销与定价。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供应商向销售商提供产品,销售商销售该产品。需求既依赖于产品的价格,同时又受销售商所付出的销售努力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设计出使供应链达到合作的数量折扣合约,该合约具有参数简单,管理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合作广告在公司的营销体系中扮演着一个战略性角色。文章以Stackelberg模型与战略联盟模型为基础,采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两个分析模型,对供应链中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合作广告策略与价格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战略联盟模型比领导者-追随者模型能够取得更高的渠道协调效果,战略联盟还会增强合作广告努力程度并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并且战略联盟的价值总是随着产品的网络适应性增加而增加;公平的利润分享机制能够确保战略联盟的成功并改善每一个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利润状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个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问题。建立两级绿色供应链下的分散决策、集中决策和收益共享契约机制模型,并给出各模型下的最优均衡策略。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对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绿色供应链中,随着绿色产品绿色度的增加,绿色产品的涨价率会提高,零售商的产品订购量将会减少,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先减小后增加,而且各成员在收益共享契约机制下利润相比其在分散决策时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中捆绑式数量折扣合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两种产品的捆绑式数量折扣合约数学模型,探讨了产品在市场需求为独立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情况下销售商订货策略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条由生产互补品的制造商和出售互补品的零售商组成的二层供应链,通过构建双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阐明零售商采用捆绑销售策略的适用条件,研究零售商采用捆绑销售策略后的最优广告投入,并进一步提出一个垂直合作广告机制来改善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当捆绑折扣价格敏感系数较大时,零售商应该选择捆绑销售策略来出售互补品。(2)在采用捆绑销售策略后,零售商继续进行广告促销能够提高双方的利润水平。(3)当双方实施垂直合作广告机制时,为了达到进一步改善供应链运作效率的目的,制造商不应该给予零售商过高的分摊比例。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分析了现有供应链合作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指出供应链中的协调与控制机制应采用混合式的方式。这一方式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过程中权威企业的建立及其作用尤为重要。在对企业权威及权威企业进行剖析后,给出了供应链企业间面向多次(重复型)合作协调的定量分析模型,该模型分为无限重复型与有限重复型两种方式。在分别给出了上述两种模型的定量化表达式后,针对模型各自的特点结合相应的分析并得到了对应的结论。上述模型对供应链协调与激励机制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管理与非对称信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供应链管理强调用系统的观点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传统供应链的问题在于供应链中的各成员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商业信息。信息与激励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瓶颈, 供应链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设计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的机制。该文分析了供应链节点上成员之间的非对称信息及委托- 代理关系, 阐述了协调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并指出克服供应链低效率的机制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分析和协同规模的确定是供应链战略协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协同的外在动因主要是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环境动态性强化的局面;其内在动因则多种多样,本文从组织结构、价值链、竞争优势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原因,并运用超组织理论,通过对买方、承运人、卖方和分销渠道的利润曲线的探讨,从博弈的观点分析了三种不同收益结构下的战略协同的规模,以求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EPR要求生产者对EOL产品承担回收和循环双责任。为研究双责任对不同供应链模式产生的循环激励和利润影响,构建一个由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两级闭环供应链,博弈求解集中和分散决策下有无政府规制时供应链主体的最优生产决策,比较分析发现:当固定回收成本足够小,价值恢复节约成本足够大时,制造商有积极性参与回收循环,此时分散供应链下循环率更高,集中供应链下利润更高。政府规制下双责任提高了供应链的环境效益,降低了其经济效益。当原材料获取成本或者处置成本过高时,生产者更倾向于选择政府规制回收率作为循环率。当分销商存在回收成本优势时,通过分割回收目标来现分销商分担回收责任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5.
考虑补贴特性与供应链结构特性对平台提供者盈利的最优决策影响,通过构建平台提供者的动态盈利模型,设置最优控制问题,设计"吸引机制"与"竞争机制"两个控制向量,进而求解控制变量、状态变量与性能指标的最优轨迹,并进一步做实验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动态定价分类越细、在越多参与者上应用,平台提供者的最优盈利越大;(2)存在吸引机制与竞争机制作用,使平台使用者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3)由于主导平台的提供者在供应链结构中所处位置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定价轨迹、盈利轨迹等;(4)由于平台提供者向使用者提供补贴的水平与提供者盈利水平有直接相关,因此平台提供者应向使用者积极提供补贴,且补贴应从平台初期就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独立董事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基于声誉理论与契约理论,建立了一个关于独立董事的声誉激励机制与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最优动态契约模型,得出了实现声誉有效激励的条件和提高声誉激励效应的途径,通过与没有引入声誉激励机制的契约模型的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越性.最后对声誉激励机制在中国独立董事激励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协同运输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运输管理是在CPF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它通过降低供应链中的运输成本、缩短商品交付时间和提高准时交货率,实现供应链价值的最大化。协同运输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实际行为和惩罚机制,并配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以团购网站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激励机制,讨论了团购网站对供应商的激励机制问题,得出以下结论:团购网站能力越强,付出的努力水平越高;供应商能力越强,越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团购网站给予能力越强的供应商越多的激励。  相似文献   

19.
新企业在对涉及横向并购双方的内部供应链进行有效整合后,把供应链上下游节点的成员企业纳入外部供应链整合流程。形成新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纵向激励机制以鼓励新供应链中的上下游成员企业适应新的战略目标。基于二级供应链,研究核心企业对原有的供应链契约进行重新设计和协商,促使协同实现。结果表明,激励方案能够使成员企业产生协同努力,使得整条供应链的总收益较之并购前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