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制度的有效实施是降低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人体健康提供有效保障。美国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管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并使得该制度成为美国环境立法和制定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美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四个步骤。同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三者的有效衔接,实现风险评估制度的有效性。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频发发生,导致的环境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而保障人体健康作为我国环境法制目标之一,尚未得到有效重视,缺少法律保障基础。基于我国环境健康规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借鉴美国风险评估制度经验,从贯彻风险预防原则、完善环境标准制度、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企业环境健康管理体制和推进多元化公众参与模式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在正处于环境风险多发和上升时期,防范环境风险是当务之急。面对严峻的环境风险形势,运用法律手段对环境风险进行防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国在防范环境风险法律方面还存在环境风险防范专门立法缺失、政府对环境风险防范法律责任缺失、环境风险预警制度不完善、环境风险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和不足。为此,提出了制定专门的《环境风险防范法》,确立环境风险防范立法的基本原则,明确环境风险防范的管理机构和政府职责,建立与完善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法律制度(如健全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完善环境风险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环境风险源调查制度,完善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健康问题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健康的事件频发,环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向来重视环境健康问题,但是环境健康问题的法律规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环境与健康孤立立法、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范围有限、缺乏环境健康标准等.因此,需要加强环境健康立法,确立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原则,完善环境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健康标准体系,确立环境健康信息公开及共享机制,形成有效的环境健康监督管理协作机制,以切实保障人们的环境健康.  相似文献   

4.
公民环境权做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应该得到法律的明确确认。全面保障公民环境权 ,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确立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 ;改革现行环境行政管理体制 ;完善环境侵权救济制度 ;加强环境保护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缺乏系统法律保障、执法主体不明、管理体制不科学等主要问题。鉴于此,应以科学立法的思维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纳入立法工作日程,确立其立法层次及调整对象;以严格执法的思维明确校园安全执法主体和执法权限,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以公正司法的思维建立和完善申诉制度、教育行政诉讼制度,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确保高校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
再保险是在直接保险业务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产生的,通过再保险机制,能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再保险法律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对于确保再保险发挥作用和再保险市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的再保险法规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再保险业发展对再保险法律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再保险法律制度的设想,主要有:从立法上完善再保险组织架构;改善再保险市场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业对再保险业的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针对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主要问题,如环境管理部门的权威性缺失,环境执法和管理的独立性弱,以及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淡化和现行财税制度、环境补偿机制的不完善等。首先,应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管理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即完善环境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改革现行环境管理机构的隶属关系以及人事、财政管理体制,构建以区域生态环境特点为基础的跨省区环境管理协调机构。其次,应改革现行政府评价体系、财税制度和环境补偿机制,调动各级政府的环保积极性,即切实推动地方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环境保护的专门财税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行生态旅游立法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合理、行业准入制度不严格、生态资源权利义务关系不清楚等诸多问题。应当完善生态旅游立法,改进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建立行业准入和游客流量管理制度,提升环境教育水平,理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依法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常用的契约工具,它的存在与我国企业估值困难、投资法律不完善和资本市场环境不佳等因素相关。因我国公司法、合同法未能提供有利于股权投资的制度选择和法律保障,投资者会通过离岸对赌规避我国国内法律规制,或者增加对赌主体以控制违约风险。我国法律制度对风险较大的私募股权投资的鼓励总体不足,为保障私募股权投资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公司法中应当允许有限责任公司设置优先股,合同法适用上应该结合商业习惯衡量对赌当事人的利益,还可以由行业协会制定示范合同规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用消费发展缓慢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消费制度在某些地区和某些产品中尚未形成气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信用消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四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信用消费环境差、信用消费风险大、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不健全。为尽快发展信用消费,作者提出如下对策思考:(1)加强宏观调控,改善信用消费环境;(2)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3)实现信用消费与担保、保险有机结合;(4)加强和完善信用消费的法律、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毒地”事件接连暴发,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安全。我国在“毒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方面存在诸多缺失和不足,导致具体实践中很多问题无法可依,严重影响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通过探讨国外先进制度实践,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完善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确立环境损害评估制度以及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加大对“毒地”污染防治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民事诉讼诉法》与《环境保护法》等的修订实施,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有了法律保障。但是,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现实中却遇冷。实践中,社会组织面临的工作与资金压力很大,同时,原告胜诉奖励制度缺失、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基金制度也不完善。这就需要有与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相衔接的多种法律激励机制。首先,要设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基金制度、完善减免措施,加强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基金的管理,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基金的申请规则与支付要求,重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基金的监督;其次,要创新律师收费制度、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再次,要加强安全保护,进一步改革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费的收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风险是具有或然性的损害源,防控法律制度要着眼于食品"从农田餐桌"周期中的风险存续规律,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这一社会利益为本位。针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立法中存在的防控制度构成部分缺失、制度因素间协同水平不高、风险信息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国际合作机制缺失等不足,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遵循系统性指导思想,通过确立法律监督权保障公众利益的中心法益地位,调整食品安全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高监管权行为的科学性、有效性,完善风险信息保障制度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开展国际法律合作,利用国内国际两种法律资源提高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制度的系统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我国水产养殖业对水环境影响巨大,水产养殖业水环境形势严峻.我国目前水产养殖业的水环境管理在政府行政管理、法律制度、养殖户自身管理、消费者与周边居民监督等四方面都存在着各种现实问题.结合国际水产养殖业水环境管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设立水产养殖业水环境管理专门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发挥养殖户主体作用;调动渔业协同管理机能;提高水产养殖户和相关民众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这一支柱市场的启动和运行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重要标志。但从我国国情出发,培育和建立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严重的障碍。要培育和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克服障碍,大胆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劳动管理体制和劳动制度;优化外部环境、改善市场条件,探索和寻求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尽快完善各种运行机制;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并建立必要的政府协调工作系统。只有这样,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各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完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当积极借鉴《新资本协议》体现的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监管理念,通过制定监管指南的方式,从明确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管理法律风险的组织结构以及推动商业银行开发管理法律风险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法律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起步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较差距明显。目前我国高校市场化融资面临着制度、思想意识、法律、人才、风险认识与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障碍,使得很多高校陷入债务融资困境。为排除市场化融资障碍,高校应采取加快高校市场化融资配套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消除思想意识障碍、加快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与聘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凤远 《南都学坛》2007,27(5):95-96
我国环境资源中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或原则还不明确、具体,也缺乏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系统开发的申报许可登记制度、生态破坏的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制度、征收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保险制度、生态保护基金制度等具体的生态系统管理制度。因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具体应做到:第一,在整个法律体系层面上,借鉴有关先进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配套完善的经验,对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配套拓展;第二,在建构专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体系层面上,坚持现有法律体系,通过制定新法和修订现有法律相结合的途径,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律体系;第三,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的具体制度层面上,应注意填补环境保护法规空白,完善法规体系,使我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法律制度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了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各国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的完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当积极借鉴《新资本协议》体现的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监管理念,通过制定监管指南的方式,从明确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管理法律风险的组织结构以及推动商业银行开发管理法律风险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法律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生态税法律制度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缺少针对环境保护的专门税种、税种分散、费多于税、缺乏系统性等缺陷.构建与完善我国生态税法律制度,应在确立生态税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的基础上,改革排污收费制度,开征环境保护税;同时,对现行资源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税收优惠政策等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