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学的学术渊源、整合历程与当代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学是直承西方民族学而来,从学科特征上来说,它与西方民族学有着学科上的一致性,但中国民族学由于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本文在对中国民族学的学术渊源、整合历程与当代开展等三个时代或三个方面作详细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一个新兴的民族学派———中国学派,已经初具规模,并在中国的学术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学科角色。  相似文献   

2.
民族经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既从民族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又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民族问题,因此,它含有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共同范畴,是介于民族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民族学与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建立了相应的学科体系,但作为民族经济学,却很少有人问津,仍然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3.
文萃与信息     
中国民族学的基本特征 黄惠焜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著文认为,中国民族学具有以下八个特征:①它具有世界民族学的一般共性、一般理论和一般方法,是世界民族学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一门与世界民族学对立或脱离的特殊民族学。②它具有过去西方民族学家从来不具有的学科对象: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这一文化时间无比之长,空间无比之大,内涵无比之深,关系无比复杂,与西方民族学传统的个别性、零散性、小区域性的研究极不相似,更不等同。③它是中国国土上特定阶段的民族学,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未来高级阶段的民族学,亦即当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学。④它特别重视民族关系、重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适应和心理协调,并以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为自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伴随着西方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的诞生,生态民族学理论从西方传入中国,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我国生态民族学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特征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总结我国生态民族学学科及其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反思生态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漏,以期推进生态民族学学科建设。目前,我国的生态民族学研究依然存在研究议题泛化、跨学科性关联不强、全球化视野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生态民族学研究还需加强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与整合研究;加强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生态民族学学科理论建设与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民族学是通过文化研究来理解民族特性,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它结合时代背景,用整体论眼光看待文化事实,用田野工作方法记录和分析文化现象,用比较研究方法理解文化意义和解释文化多样性。因此,它是我们预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民族问题,减少跨文化误解和冲突,增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作为民族类核心期刊之一,《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对这门学科的未来发展非常关注。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加速,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即将出现高潮之际,我们决定从新世纪和新千年的第一期开始扩版增容,并开设“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族学(含人类学)”笔谈栏目。请关心民族学发展的学者们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前景、全球化背景和学科发展需要,以简短篇幅(3000字以内)和贴切话语,就中国民族学在20世纪的经验与教训、成就与缺陷,以及现况与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重点和应用研究方向等专题恳谈看法。为启动讨论,我们暂请本校民族学系部分中青年教师发表看法。本期选登其中7位的来稿,抛砖引玉。请您在阅读后赐稿本刊,参加讨论。为使议题相对集中,特附上去如下参考角度:1.评估中国民族学的现状,提出继承的重点和改进的措施;2.构想学科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民族学学科是湖北民族学院的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一直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1997年,民族学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民族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3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依托本学科建立了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  相似文献   

7.
民族 学科世界性和学术本土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几乎一直伴随着中国民族学的成长.王建民教授着眼于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历史,梳理了民族学学科在追求世界性学科规范与倡导本土学术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民族社会学的研究课题吕青民族社会学既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既是民族学的一部分,又是社会学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两门学科的交叉点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各民族在一定的社会形态特别是当社会发展变革时期所出现的各种社会...  相似文献   

9.
回到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到民族学──中国民族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黄惠焜1995年9月15日至19日,中国民族学学会在大连召开了主题为“中国民族学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学术讨论会,着重研讨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口民族学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问题,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民族地区现代化过...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国"民族走廊学说"是对前辈学术思想和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体系添砖加瓦,是为争取民族学人类学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做出的实际工作,也是为创建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或创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派打造基石.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学理论,为确立和完善民族学人类学在我国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为建立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学派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西南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学研究"主要指我国大西南地区的民族学即文化人类学研究,它是广义的"民族研究"中的一个部分。以地理范围论,是指对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重庆,以及湘西、鄂西等地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有关这类学科的研究。反思西南民族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是西南民族学研究的初创时期;20世纪50、60年代,是西南民族学研究的第二阶段,即对西南民族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的重要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西南民族学研究承上启下的发展时期。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今后还有许多亟待加强的工作:注重我国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和学科体系的建设;编好西南各民族完整的民族志;继续整合力量,深入开展西南民族的综合与专题基础研究;将各民族特色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鼓励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加强民族学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民族学是为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根据我国民族学发展状况,我以为组织人员按民族各编纂一本百科全书以及建设一些民族学博物馆,是当前这门学科为实践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其研究水平所必须。本文仅谈谈建设民族学博物馆问题,并侧重谈一下创建藏族游牧部落博物馆的问题。 一、勃兴的民族学博物馆 民族学博物馆是专门搜集、收藏、陈列和研究一个民族或若干民族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实物,或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某一时代社会制度的实物,或反映一种文化专题的实  相似文献   

13.
民族学 民族学学科信托于学校民族研究所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建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界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理解为狭义民族经济学,进而将其定义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族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形成民族经济学和经济民族学两个学科,前者归属于经济学科,后者归属于民族学科。笔者以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定位在中国经济民族学,可能具有更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更加符合国家现有学科分类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知识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语境中对苏联民族研究著述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翻译。这项工作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知识生产,也是其时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与民族研究的组成部分。相关翻译作品在为中国民族学制度建设与民族研究提供知识资源的同时,也获得了制度性的知识品格。这一品格的获得既与这些知识自上而下的生产机制高度关联,也和其被运用到中国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及话语体系建设诸领域之中不无关系。正是在此一知识的生产与运用过程里,中译苏联民族研究著述完成了其制度性的转换,并嵌入中国民族学与民族研究的知识体系中。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的系统性知识生产也有其开放性,在苏联民族研究知识之外,中国传统的民族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经验与西方民族学知识也被吸纳到其中。对中译苏联民族学知识的制度性转换过程进行考察,有助于思考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知识生产与制度性语境的关联性及其知识体系中知识、制度与话语等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南民族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持续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服务民族经济发展的能力日益提高,对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的支撑力度不断增强。沐浴国家改革发展的东风,该学科办学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不断上升,正成为民族教育园地中一朵艳丽的鲜花。依靠发展建学科,夯基谋远重特色。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建设在兼顾民族学大学科的基础上,依托经济学科群的发展夯实学科基础,注重处理特色与入主流关系;依托少数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大学根据其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于2007年6月成立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院现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系,设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MPA民族班专业硕士学位点。全院现有教职工2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4内蒙古大学根据其学科发展战略规划,于2007年6月成立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院现有民族学和社会学两个系,设有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三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民族学二级学科硕士点、MPA民族班专业硕士学位点。全院现有教职工2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4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职人员6名。目前,学院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成立以来,本着质量、特色和创新的办学理念,通过梳理现有资源,凝练出八个研究方向,分别为民族学学科的北方少数民族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蒙古族宗教现状研究、蒙古民俗与口承传统研究以及生态与生计研究;社会学学科的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地区社会问题与文化变迁、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制度变迁和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方向的确定与建设,为学院...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中国多民族的国情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民族经济学于1979年创建。这门由中国人自己创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学科理论建设、学术成果积累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经济学是大学民族学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经济学迅速增容。学科研究内容与方法的介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在综合多位学者相关论述与笔者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部分内容合理组合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民族学作为研究民族群体及其文化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对一个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认识,往往对建立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学科界定,有着直接影响,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对于各相关学科的发展都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仅就民族学的地位及其与社会学的关系进行简略分析,以就教于各位方家学者。 一 民族学是研究民族群体及其文化的社会科学学科,她的独立性是不容置疑的。民族学并不是一个少数人发明和使用的生僻名词,相反,这一词汇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早就得到各国学者的共同认可,民族学百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共同承认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20.
敬告读者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我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科领域权威刊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为全国民族地区和北京市"名刊";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本刊以服务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服务民族学科发展、服务民族教学科研、服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为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