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本文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从词汇、小句及语篇等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小说《围城》中语码转换具有的人际意义,揭示人际交往中语码转换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语言学角度,运用语码转换研究的有关理论,分析歌词语篇中语码转换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相当普遍。从转换形式上看,转换有轮换式转换和插入性转换,并体现在单词、词组、小句和语篇各个层次。这些特点使得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区别于其它语篇中的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系统功能理论框架下,从语篇功能角度,具体描述了汉语非限定小句的主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目的在于对这类汉语小句的语篇特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研究表明,在主位结构层面,汉语非限定小句可以在限定小句中充当句项主位,多重主位中的部分成分,简单主位中的部分成分和述位中的部分成分,而其本身在实际的语篇分析中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主述位结构分析;在信息结构层面,它既可表达已知信息,也可表达新信息,做信息焦点。   相似文献   

4.
主位结构的层次性与语篇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位结构发生在小句层面和语篇层面,具有层次性特点。小句层面的主位结构突出信息的出发点,语篇层面上的主位结构是语篇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向。语篇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组织结构,语篇的生成是语篇从主位出发将信息层层推进的结果。主位结构分析在语篇的生成和解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主位功能及其推进模式的研究对语篇的阅读理解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小句主位的定义和分类,高位主位的定义和确认,主位发展在语篇阅读理解中的功能和作用,主位链或述位链和标记性主位的功能和作用,与宏观主位相呼应的的回应主位的功能和作用以及主述位发展变化与语篇结构等与语篇的阅读理解的研究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把主位结构作为功能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对具体语篇进行主位分析,并利用语义场理论去解读语篇句际间的语义联系是如何通过主位推进模式进行建构的。研究表明,语义场理论发掘了主位结构的语义内涵,使研究的范围从词汇层面经由小句层面扩展到篇章层面,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功能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7.
状语主位化是一种能产生语篇效应的语言手段,它具有五种语篇功能:语篇背景设定功能、语篇语义凸显功能、语篇话题导入功能、语篇信息焦点对比功能、语篇衔接功能。依照认知语言学中图形一背景关系理论,主住化的状语是背景成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状语主位化具有突显小句图形和强调已知背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的三个纯理功能之一的语篇功能,是由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系统协同完成,从语篇功能的主位系统出发,选取了10篇英文年报中两个主要板块之一的董事长致辞为例,统计分析其主位结构,论证主位分析在年度报告中董事长致辞语篇中的应用。在此类语篇的小句中,概念主位最多,篇章主位其次,人际主位的使用最少;无标记主位的使用远远超出有标记主位,符合此类语篇提供信息功能需要;篇章主位以及人际主位使用较少,其中篇章主位的比率远远大于人际主位;充当概念主位成分中,名词或名词短语充当小句主位在此类语篇中使用最广。  相似文献   

9.
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系统和逻辑—语义关系理论,分析小说Working Girls(《非常难女》)第四章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及其使用,探讨汉英语码转换在构建文学语篇中衔接手段的作用,可以揭示出新加坡多语社会里使用语码转换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3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语篇功能是通过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来实现的.主位是信息的载体,也是组织语篇的重要手段.分析小句中的主位结构,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语篇的组织形式及作者要传达的信息.本文以6篇医学类文章为例,分析这一类语篇的主位特征,试图解释这些特征的文体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的语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语言学家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等多方面来研究语码转换。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英汉语码转换是在特殊语言环境下的语言行为。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语用学顺应理论分析了英语课堂上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英语语码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详细分析了网络文学中英语语码转换的表现形式和功能,说明了语码转换在网络文学中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网络文化、网民的心理与文化背景及网络作家自由、原创的精神对网络文学的影响,讨论了汉英语码转换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指说话者在同一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以《鲁豫有约》电视访谈节目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为语料,分析其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语言特点,包括其语法句法结构、语用功能和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4.
小说《非常难女》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前人从不同的路向对口语语料进行了大量详细充分的研究,但对于书面语料尤其是汉-英书面语码转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尝试对小说<非常难女>中的语码转换的特点、功能及原因进行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机制和信息结构对语篇的发展和连贯具有解释作用。汉英语篇在主位推进机制和信息结构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点,语篇翻译就需要对原语与目的语语篇的主位、信息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从形式和功能的角度出发,通过主位推进与信息结构对推动语篇发展、连贯作用的分析,探讨汉英语篇翻译中主位、信息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的必要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主述位角度分析汉英翻译,指出汉、英在主位结构上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在符合英语行文习惯的前提下,保留汉语原文的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传达原文所包含的语义信息。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主位结构的不对等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转换在翻译中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译者应当改变汉语的主位结构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码转换成为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否可以使用汉语的问题近年来争议颇多。本文试从教师课堂组织用语、讲解用语、示范用语、提问用语和反馈用语五个方面来分析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功能分布的情况,并探讨其对于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告中出现的中英文混杂现象属于语码转换的研究范畴.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语言学家们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和语用学等各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将主要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浪潮冲击下所出现的广告语篇来探讨双语双符和双语嵌入模式等语码转换现象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及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语习得研究的历史尽管不长 ,但是其理论却不少。本文在谈论语码转换及其社会作用的基础上 ,从语码转换的角度阐述其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及母语对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分析语码转换现象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策略,在使用中有着多种微妙的人际功能,并且能起到诸如引起话题、衔接连贯、突出焦点信息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