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我实现是"存在人"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人想要成为他自己而非预设人的自由选择。教育以培养和发展"人"为目的,却习惯性地回避自我实现问题。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心理的最高表现形式,弱化自我实现在教育中的本体性价值,会导致教育目的异化。教育要全面提升生命的品质,就应超越社会的功利性,回归生命本身,使学生在"娱乐精神"中享受学习,在人性关怀中自由呼吸,在人生反思下开放性成长。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存在问题是生命的终极问题.存在意识的唤醒是追求自我实现的前提.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三条价值观念:自由、经验反省、责任,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参照,提出生命教育的三个方面:真实生活、培养个人觉知能力、直面焦虑.  相似文献   

3.
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应当把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用泰戈尔的话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信息.生物学科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位子课程改革前沿的生物学科在新的时代更加负载教育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意义,引导学生懂得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的任务.本文沿“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三个梯度阐述了生物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关注生命价值与创新教育琐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过程是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过程,而人的生命价值则是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使人充分感悟和体验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价值。创新是生命的本质,教育必须要致力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马斯洛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教育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与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有些殊途同归。因此 ,探讨并借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将有助于我国教育目标的达成。同时 ,建立在“自我实现论”基础上的马斯洛的“创造性理论” ,能为当代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创造,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与追求调研背景当代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性化特征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强调学生创造性与创新性精神的培养与生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渐渐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与内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价值的根本体现,是人的潜能发挥成为现实的过程。人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与环境的客观制约性作为人的自我实现的基本机制,是教育得以有效地在人的自我实现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在教育的关照下正确认识和践行自我实现的基本机制,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能力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终极理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方 ,人文主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主张教育以人为中心 ,促进人的发展 ,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其主要教育思想是 :教育要尊重人 ,培养“完善的人性”,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发展”;教育者要研究、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 ;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 ;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身心灵与全人生命教育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作为人的整全生命的自我生成的教育,是个体生命全方位全层次地自我呈现和自我实现的教育.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实际存在,是身、心、灵的统一体.生命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促进生命的美好,促进个体生命在身、心、灵各个层面都趋于美好并进而实现全人生命的美好.在"身"层面的目标包括:健康地活着,快乐地活着,希望地活着;在"心"层面的目标包括:实现自我同一,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我和谐,在"灵"层面的目标包括:知识灵性,体验灵性,意愿灵性,领悟灵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健全之“人”。从生命化教育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古典教育观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强调生命具有理性和超越性,倡导生命交往式的师生关系,教育目的是培养整全的人。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点亮”生命,在教育场域中体现为自然教育思潮强调个性化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文化修养。现代科学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发展态势,极端的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导致独特生命个体的价值被漠视,教育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照。在回望人类思想宝库中蕴藏的生命教育思想,反思现代性教育潜藏问题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层面提出构建新时代的生命化教育,以使教育更好地培养具有情怀和个性,更好引领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与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教育与教育改革关系密切,但不是传统教育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相反,传统教育中的优秀教育传统还会促进教育改革的开展。诸如“重教”、“立志”、“尊师”等优秀教育传统很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在讨论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之时,不能把优秀的教育传统简单化否定,一定要区别对待。对不适应现今社会的传统教育要加以批判扬弃,对有益的优秀教育传统要加以总结继承。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当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角度重新认识其重大意义。国家应区分义务职业教育和非义务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步构建以乡镇学校为主体,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本地化和初等职业教育义务化的农村职教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反哺机制,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反哺农村,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是人的德育最基本的部分。现代道德教育在功利化和政治化的影响下与学生生活发生脱离。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时代精神和现代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向。生活德育的实现必须依托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理念,坚持德育来自于生活并回到生活,关注道德主体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对当今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启示是:家庭教育须将礼仪、孝亲教育放在首位;家庭教育须重视忍耐、挫折教育;家庭教育须重视孩子自立、自信品格的培养;政府必须给与家庭教育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借鉴日本PTA经验,积极探索我国家庭、学校、社会合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要面对新形势应加强自身特点,并针对高职业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符合我国学校体育要求的,具有自身特点的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高校的创新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的关系,认为高校应进行创新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教育者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在校园营造有利于提高创新文化教育成效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教育就是采用创造性的教育手段以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因此,要实施创新教育,就要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自身、教育制度等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我国会展教育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向、教育师资、课程教材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会展教育的改革应该以创新理念、整合资源、优化教育体系为战略方向,在此基础上从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教育方式、多元化师资以及重视教学配套设施等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目标。鉴于此,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什么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厘清其基本特征、基本框架,进而回答怎么搭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等基本问题。只有明确其核心要义,才能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方向、内容和要求。研究认为,所谓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指高等教育各方面、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各层级构成的,相互紧密联系、有机贯通、协调发展,且与经济社会领域其他相关体系耦合互动的一个整体,能够促进和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由此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第一要义是高质量,以自身的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要求是体系化,高等教育要自成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本途径是统筹协调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概括而言,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化个性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亮丽底色;二是协调化内在特征,既内部协调化又外部协调化;三是现代化时代特征,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四是国际化显著特征,实现全球化的进化;五是优质化总体特征,建成高效优质的高等教育。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内容涉及制度、人员、结构、外联、保障等方面,具体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一是构建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三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体系,培育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四是建设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五是构筑高质量布局结构体系,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和类型结构;六是拓展高质量创新服务体系,坚持"四个面向"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七是深化高质量对外开放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八是夯实高质量条件保障体系,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条件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的教育热点,但对高职教育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如何适应市场、如何办出职教特色等阶段性目标,而忽略了人文教育这一终极目标。本文针对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和教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