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二十四诗品》是盛唐诗歌各种美学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是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在诗学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唐以后的美学和诗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十四诗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在理论上已经步入成熟。  相似文献   

2.
卢鸿杰,字双翼,号大兴卢氏,1974年生于北京大兴。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北京中山书画社书画家。其作品大量被国家博物馆、世足联、亚足联及各界人士收藏,并在《艺术与收藏》、《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当代书画精英百人画集》、《长城颂书画  相似文献   

3.
《北京纪事》2011,(2):86-87
1933年3月生人。毕业于中国书法函授大学及该校研修班,参加过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和国际书法家协会组织,曾任《中华英才爱国书画家大辞典》副主编,中华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改革开放后,两次参加国际书画家艺术博览会,均获奖。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纵向的古代文学或文论史的"悲怨"流脉研究;横向的单一的从某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而从多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进行纵横结合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讨价值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读《诗品》     
钟嵘《诗品》,晦于宋以前而显于明以后,明后见诸丛书者有二十余种。最早的注本是明朝冯唯讷的《诗纪别集》,以后又有黄侃的《诗品讲疏》、张陈卿的《诗品疏释》、陈延杰的《诗品注》、许文雨的《诗品讲疏》、古直的《诗品笺》。数家注本,详略不一,难以备说。冷落了几十载,近年始有注译本问世,计有:萧华荣《诗品注译》、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向长青《诗品注释》、赵仲邑《钟嵘诗品译注》和拙  相似文献   

6.
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的关系,原本无所疑问。自有学者发现宋元以来缺乏明确的文献记载以后,《诗品》的著作权问题就成了悬案。从学理看,没有著述纪录只是缺失了"出生证明",并不能由此说明《诗品》与司空图再无关涉。故有学者从意象和用韵方面证明《诗品》与司空图的诗歌有密切关系,司空图原有的著作权不能轻易否定。《诗品》是诗学理论著作,宜在意象和用韵之外,从义理方面为《诗品》做一番更有针对性的"亲子鉴定",或可重新认定司空图原有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7.
裴伦,1943年1月生,北京市人,祖籍河北易水。大写意花鸟画画家。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巴西水墨艺术联盟顾问,嵩阳画院院长,山西省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东方艺术研究院院士。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亚太地区名家书画大展、台湾中华艺术协会书画大展、曼谷国际艺术中心书画大展、韩国艺术大赛,先后获得银奖、金奖。成功地在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和收藏家珍藏。部分作品选入《中南海珍藏画集》、《中国当代书画家精品集》、《二十世纪书画家作品集》、《中国书画艺术宝典》等大型画册。  相似文献   

8.
历代《诗品》研究者大都认为宋以前《诗品》并未受到诗家的普遍关注与接受,在诗学研究上没有多大影响,本文欲从重要的唐诗选集《中兴间气集》的选评用语、品评体式以及高仲武诗学思想的理论倾向与品评标准等方面入手,通过具体的比较、归纳,认为钟嵘《诗品》是高氏选评《间气集》时全面借鉴的具体范本,这是《诗品》并非晦于宋以前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9.
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评诗专著,它对汉魏至南朝、齐、梁时代的五言诗进行了分等品评,对我国诗歌理论的批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诗品》和《文心雕龙》常常被人们称为南朝文学批评的两大著作。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云:“《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这一精辟的概括是从史学的角度来总结《诗品》的文学批评价值。长时期以来,虽有不少学者对《诗品》进行译注、分析、讲疏,但对其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价值与贡献阐述得不够,至少还未能较系统的认识它。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去年十一月十三至二十三日,在我校中文科举办的唐诗学习班上,应邀前来讲学的武汉大学教授胡国瑞老师、教授刘禹昌老师和副教授王启兴老师分别讲授了初唐、盛唐、中晚唐的诗歌和五代词,以及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司空图的《诗品》和严羽的《沧浪诗话》等古代文论。征得三位老师的同意,我们根据他们的讲课录音,整理了这份《唐诗研究与欣赏》专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王文治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王文治生平行年大致清楚,但关于其举进士年,诸书所载迥异,而其中一种权威性的说法出自著名学者姚鼐,影响很大,其实却是错的。本文兹对此略作考辨。  相似文献   

12.
明代董其昌提出:“文人之画,自王右皿始。”仁’1 此后研究者基本皆以文人画始祖为唐朝王维之说以 嗣其响。王维确是一个文人画家,但早在几百年以 前,南朝宋时宗炳和王微已提出抒发情感和畅神的 文人画主张,所以称王维为文人画始祖有所不妥。 那么宗炳和王微是否如某些理论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笔墨遒劲、嗜书尤甚的帝王书家,其在书法实践上的成就以及对后世书法理论和审美意趣的基奠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太宗对书法的挚爱主要表现为:始开崇王之风,躬耕翰墨书论,督学馆设书科。其"法度森严""雅正中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恰当地诠释了初唐书风的审美风尚。"书""教""论"贯穿了唐太宗书法艺术的整个生命历程,也为唐太宗的翰墨情结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成就作了贴切的注解。  相似文献   

14.
《全唐诗·李益集》是迄今收诗最为完备的李益诗集,收罗了编者所能看到的不同版本李益别集和不同时代的唐诗总集、选本,甚至方志中收录的署名李益的诗歌。其诗歌主体来自明铜活字本《李益集》,体例和排列顺序亦沿用此集。诗人小传则综合《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两《唐书》之《李益传》等多种资料,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15.
韩大强 《南都学坛》2009,29(5):46-49
盛唐李白、中唐李贺、晚唐李商隐是唐代诗歌不同时期的杰出代表。李白盛世长歌的昂扬之气,李贺孤寂苦吟的萧瑟之意,李商隐风流晚唱的凄凉之态,构成了唐代诗歌精神的流变过程。唐诗由盛唐的昂扬首变为中唐的萧瑟,再变为晚唐的凄凉,这实际上也正是唐代士子由奋发蹈历乐观进取,转而为消沉冷漠枯寂渊默,直至暮气沉沉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花气诗帖》、《诸上座帖》、《廉颇蔺相如列传帖》、《李白〈忆旧游〉诗帖》等宝墨在章法结构、结体运笔和布白造型等方面深受唐代张旭、怀素草书艺术的影响,并以此为启发,于草书创作中逐渐形成了以纵代敛、以欹代平、中宫紧缩、四面开张、顿挫分明、瘦削与欹侧的极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在狂草艺苑里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7.
在宋、元及明中叶以前<二十四诗品>源流难讨,真相莫明,既然如此,我们就不仅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司空图所作,而且也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一定就是诗学著作.<二十四诗品>不符合唐宋时期诗评体的普遍风尚,作为论诗诗,这种四言诗体在中国诗学史上很难梳理出它的形成和承传的脉络.作者认为:<二十四诗品>本来未必是诗学著作;所谓"二十四诗品"及各品标目,皆有可能系他人妄加.  相似文献   

18.
“诗格”类的诗学著作在唐及五代时期特别繁盛,作者众多,作品繁富。不过,其多集中于初唐、中唐及晚唐五代,盛唐则仅有王昌龄一人写出了《诗格》一书。王昌龄之所以要在青春而浪漫的盛唐时期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又去写作《诗格》,乃是为了承负起“诗家夫子”的使命和职责,同时也是为了抚补自己任江宁县丞时心灵上的空虚和无奈,消解其难耐的悲怨和痛苦。这也正是王昌龄成为盛唐时期唯一一位写作“诗格”类诗学著作的诗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试论儒、道、侠思想对李白个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人称“诗仙”,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深受儒、道、仙、侠等各种思想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人格力量。他的文学作品飘逸隽永,气势豪迈。文章试通过对李白个性的分析,来了解儒、道、侠思想对一代诗仙李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为江西诗派鼻祖,以宗杜为主,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李白的喜爱和欣赏,他是宋代诗人中学习李白较为突出的一位,其今存的诗、词、文中歌咏或评说李白的材料多达22条,其中词1首,诗5首,文16篇。书法家、诗人、学者身份的黄庭坚对李白的接受和继承,在整个宋代李白接受史上具有较为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