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个案或小型社区研究是民族学研究方法的百年传统。然而随着民族学研究对象的转变,该传统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引发对其适用性、代表性及研究过程规范性的反思。本文将民族学的研究目标确定为"问题导向的理论构建",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出发,提供了一种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构想。文章认为,当前民族学既需要理清事物发生的机制、有构建理论野心的实地研究,又需要分析异质性社会的全貌、建立概念操作化工具、验证相关理论的定量研究。民族学需要在传统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他研究方法进行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谷苞先生在学术生涯早期参与的魁阁研究为起点,追踪其学术研究的流变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讨论其西北民族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理论与方法的内在理路。谷先生的民族研究在继承魁阁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方法的同时又对其扬弃,形成了一种综合社会调查、经济类型学与文化史研究的民族学。这一风格的民族学基于谷先生之西北民族研究经验与中国民族学的整体观照发展而来,并在其对多民族统一之中国的阐释中得到集中体现。谷先生的民族学对于理解西北民族研究与中国民族学的历史和现状仍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根据国际上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趋向和我国对民族学发展的要求 ,应大力发展应用民族学。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地区 ,几十年来在应用民族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新时期广西民族研究的根本任务 ,就是围绕广西的社会经济、民族团结进步和发展繁荣 ,多方面多角度地开展能产生实际效益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跃平 《民族学刊》2012,3(4):90-90
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方法的“中国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界探索的重要问题。本着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未来发展意旨,近年来,回顾和反思民族学与人类学在中国的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5.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7,8(2):62-70,116-118
武陵民族区概念的学术命名,是李绍明先生五十年西南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运用历史方法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之一.重提《李绍明民族学文选》、解读"巴文化研究与地域文化"学理认识涉及到的历史方法学术关联.参考"武陵民族区"概念学术命名的价值取向,从武陵地域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问题研究切入,可能寻找到创新问题原点;而"武陵民族区"作为一个特定的民族学/人类学概念学术命名的,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打开新世纪巴文化学术研究的新局面可能更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6.
在1959~2016年间出版的民族学三种权威期刊中,以“研究主题”和“热点问题”为标识界定样本总体,并从这两个样本总体中分别选取1705篇论文作为它们各自的分析样本.通过描述各种研究方法在“研究主题”和“热点问题”中的应用,统计各种研究方法在民族学研究中的分布及变化状况,总结中国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并展望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古罗马的历史学家塔西佗曾说过:"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同别人进行比较是认识自己的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理解和说明的有效方法.因此,比较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从而出现了比较史学、比较文学、比较法学、比较教育学等许多比较科学.能否将比较的方法应用于民族学研究?比较民族学是否已经形成?成为我国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就目前而论,关于比较民族学的形成、定义、对象、特征、特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尚未有学者论及,笔者学识浅陋,拟作初步探讨,以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民族学专家教正.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我国民族学研究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新中国民族学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前)主要进行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是大量收集民族学资料阶段。自1978年开始的第二阶段,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体系的理论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成立了民族学研究会,出版了《民族学研究》刊物,并出版了一批民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体系,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理论和方法多有建树,田野调查成果显著,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扩大。本文重点回顾了民族学人类学界围绕学科建设和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及现实问题所展开的研究。作者认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科体系目前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田野调查的科学性以及科学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征程。1980年10月25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族学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宣告成立。1984年10月,改为中国民族学学会。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族学学会在民族学界拨乱反正、学科重建、人才培养、学术体系建构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后来中国民族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民族学学会的学术活动日益增多,学术年会的主题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时代主题和民族学如何进步等学科建设的前沿议题。2018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40周年,40年来,以中国民族学学会为代表的民族研究学术团体和学界同仁为中国民族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国民族学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要继往开来,把民族学学科的繁荣发展推进到新时代,发表和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以助力中国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戴裔煊是我国民族学界和史学界久负盛名的学者.通过述评他的一段人生经历和相关著述,本文认为学有所宗是他学有所成的前提,从事编译是他独特的成才道路,他给西方民族学的画像,他对中国民族学的研究,以及他的治学方法是留给后人的遗产.今天我们纪念戴裔煊,就是要继承他的优良品格和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12.
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六十个多个年头,在一代代民大人的不断努力和推动下,民族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已形成了民族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相互结合、学科特色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说,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当前民族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陈玉屏教授认为,主要是研究方向分散和理论研究稍显不足。今后应该在如何凝炼研究方向,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以及加强理论研究方面再作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民族学的理论来源及其发展上,无论是舶来说、本土化,还是中国化,都是把西方民族学作为中国民族学研究的理论出发点和立足点,难免会陷入一种以经典诠释现实、以今套古、以外导内的研究困境。坚持中国民族理论的中国特色论,就在于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以及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和研究出发,以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史来作为中国民族理论研究的主干思想,中学为主西学为用,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这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旧中国时代的民族学、新中国前期的民族学和新时期(1978~2008)以来的民族学.在旧中国时代,中国的民族学界主要依托于西方各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几十所大学开设了民族学人类学课程.到了新中国前期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学界又成为苏维埃民族学派的一支,曾为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作出卓越贡献,并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新时期以来,在与西方学术界完全断绝来往30年之后,中国民族学界再次融入国际学术界,成为国际民族学界的一员.经过近30年的努力,它已全面开放,不再自囿于某一学派或观点,并已初步自立门户,在学术上已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化特点,一个中国民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功能学派已初现端倪.新时期以前,民族学曾先后被称为"资产阶级学科"和"修正主义学科"而被撤销.近30年,是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最迅速,也是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30年的学科发展可以再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与重建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发展与研究领域的拓展时期;2000年以后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以“文化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发展人类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三种典型的“发展范式”理论流派。然后,探讨了构建中国发展民族学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对理论综合取向、实证方法和学科性质等进行整合的框架要求;并提出了以马克思全球发展观、中国领导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人类“殊途同归”宏观发展范式和联系中国民族社会实际的流动发展应用理论框架。最后,剖析了中国发展民族学在发展观、理论依据、全球政治视野等方面的视角特色。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徐黎丽 《民族研究》2002,(6):95-103
本文从三个方面评述了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文章认为 ,我国民族学界在宏观研究民族心理方面、心理学界在微观研究民族心理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定位、内容、方法方面仍存在缺陷。今后 ,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联合研究民族心理势在必行 ,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将进一步发展 ,民族心理学理论将日益完善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雪梅 《回族研究》2012,(2):117-121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是宗教学、民族学、回族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自民国发端至改革开放之后兴起,历经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众多研究成果问世。对既存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且对于进一步开展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双重视角出发,简要论述香港的人类学研究,并从大学、学会、期刊出版、学科带头人等几个方面呈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人类学学科建设状况。文章认为,从学科建制的历程重新认识香港人类学,能够为我们全面了解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史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从香港这样一个特殊地域的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出发,我们也可发现建设新世纪人类学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严明 《民族学刊》2010,1(1):19-23,162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8年数据对民族学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包括民族学论文的发文数量、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基金资助、研究机构、作者地域分布以及合作情况等,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民族学研究的现状。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学研究的发展。但也可以看出,发表大量研究成果的学者并不多。  相似文献   

20.
凌纯声先生1930年的赫哲族田野调查是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界一次科学的实地调查,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文从现代中国提倡和注重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背景来审视这次田野调查.上世纪20年代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逐渐从吸收传播"西学"向研究中国历史、社会、民族文化转变,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努力,从而形成了提倡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风气,而且中国学者进行了多次学术实践.这次田野调查与那个时代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并且体现出其学术背景.本文还论述了蔡元培先生与这次田野调查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