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通过研究生社团工作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目前,高校在研究生社团建设方面还存在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亟待发展、社团类型较单一、活动层次偏低、社团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软硬件支持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研究生社团中的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中党员人数多的优势和导师的指导作用,推进研究生社团导师指导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积极组织开展多种活动,提高活动层次,与此同时,学校也应重视研究生社团建设并给予资金、政策支持,以建立有效的社团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助理、教学助理、管理助理"三助"制度的推广让研究生思想和生活发生变化,影响了研究生社团运行和管理者的管理模式。随着"三助"制度的完善,研究生社团的活动主体素质得到提升,明确了社团的权责,将"三助"制度融入研究生社团建设与管理,促进"三助"与研究生社团的良性互动运行。在此背景之下,为了提升研究生社团的管理水平,学校管理层面要完善管理和奖励体制,增强研究生社团自身吸引力,加强文化建设,社团要坚持完善项目和内部沟通机制,提升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社团蓬勃发展,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对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索在社团发展中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西农业大学首届大学生国旗护卫班为例,从共青团支部进社团、思想文化教育进社团、个性化教育进社团、主体性教育进社团等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等问题;从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指导教师责任的双重性、社团负责人素质的综合性、高校社团政策的宽松性等个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以实例证明了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现实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高等学校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聚焦"作用、导向作用和参与作用,提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工作中心、紧贴高等学校实际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总结了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突破,即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开展十大系列教育、发挥教育载体作用和强化宣传舆论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社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目前高校社团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物质基础差等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都理工大学在管理上采取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社团的制度管理;打造社团活动品牌;改善硬软环境条件等措施,使学生能够在社团中真正进行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形势下研究生的思想特点、个体需求变化和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满足个体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构建完善的科研创新、社会实践、贫困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和后勤保障等的培养、育人服务体系,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农科高校的学术科技类社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社团中实施"社团思政"是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有效举措。通过剖析当前农科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存在"社团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强、载体平台缺少创新、农科思政教育特色不鲜明需要加强等问题,提出要从构建"社团思政"教育体系、分类推进"社团思政"建设、抓好"社团思政"载体建设、提升指导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建立"社团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农科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社团思政"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当代发展观的核心,实施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用以人为本的视野反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的发展需要与教育条件之间还存在尖锐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是以研究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课程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浅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社团是活跃在大学校园的学生自发性兴趣组织,对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针对新时期学生社团呈现的特点,只有进一步加强引导、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才能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把关理论常常被认为是对传播信息的过滤和处理。但"把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把关"除了可以对信息本身进行过滤和筛选之外,还可以通过利用"把关"适应受众选择性接受的特征,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和氛围,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正效果,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把关"对策在目标和内容上都发生一定的扩展和迁移。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信息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新媒体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90后"大学生呈现出独特的思想、行为模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因此,认清和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的通识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高等教育的方向,也为我国的思政教育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未来思政教育要转向大思政方向,在吸收通识教育的某些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大思政”的“大于思政”、“高于思政”和“等于思政”的格局,即在原来的思政主旨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教育转向以思政为主的包含通识教育在内的大思政格局.  相似文献   

14.
构建分层分级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实现大学生共性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的重要载体,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这样的体系,必须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建设校园新媒体互动平台,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造分层分级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思想政治课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要求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构想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贴近学生的实际,选取生活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回归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和意义出发,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原则,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崇高信仰与现实利益之间的脱节和正确信念与不良"潜规则"之间的冲突,是制约我们理想信念教育的两个"瓶颈",要破解这两个"瓶颈"必须基于价值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多元化价值需求这个现实前提。崇高的信仰,是个人选择的,同时也是众人追求的美好向往。但对于个人而言,这是一个长期的理性化的学习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要注意识别潜规则的实质,并辨别其与正式制度的区别,避免制度设计的误区。应以"优良"潜规则替换"不良"潜规则,为构建优良从众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一个主体性概念而不是客体性概念,主客二分的客体性恰恰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消解。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体性根基在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信仰教育构筑主体的审视态度和认知视野,关联人的意义世界,最终作为主体掌握世界的“生命线”和生存方式而在主体那里确立。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逐年扩招,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研究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开展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化"管理,通过研究生、本科生共同抓党建、科研学术研究生带动本科生、文体活动本科生联合研究生等措施,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撇开政治权力消长和意识形态转型所带来的偏见,以学术的方式考察“文革”时期“样板戏”在舞台艺术风格方面的特征以及“样板戏”主导者的真实意图。本文认为,“样板戏”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艺术编程。“样板戏”根据“文革”意识形态逻辑,在戏剧结构、音乐形式、唱腔设计、舞台美术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是在政治权力指令下的自上而下的文艺生产制造出来的一种畸形的艺术。在庞大的意识形态神话破产之后,那些从意识形态躯壳上脱落下来的若干艺术残片,却仍散发出几丝迷人的美学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