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论21世纪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1世纪 ,我国的教育史学科应开展大教育史的研究 ,即不但要认真研究已经过去了的教育事迹 ,也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研究教育改革的现实与理论。全面梳理教育史实、深入提炼教育遗产精华、发展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实践、培育高素质的教育科学人才应是 2 1世纪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五大任务。为圆满完成这些任务 ,除需要充分利用传统的各种研究方法与手段外 ,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注意调查研究、适当开展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最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以党史的历史分期为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分期 ;第二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自身发展的规律为历史分期 ,并结合党史的历史分期命名 ;第三种是以党的重要历史文献的出台时间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属性进行历史分期。本人认为 ,第二种历史分期是比较科学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有助于总结和发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经验和规律 ,更好地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 ;有利于探讨它的内部矛盾运动 ,使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学术话语体系乃是一个时代学术面貌及其走向的真实映照,也是事关学术生存发展命运的核心问题。基于教育史学科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学科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及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提升中国教育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应该从中国教育史学科中固有的学术取向、知识系统、理论范畴、学术词语等方面入手,坚持立足时代场域关注教育现实、立足中国实践着眼学科未来、立足本土资源放开学术胸襟、联合两岸四地共建学术家园等基本路径,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史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叶,应时而生的"新史学"和中国教育史研究都经历了辉煌的发展阶段。作为专门史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充分吸收了母体学科——历史学科在教育史观、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史料观等方面所提供的丰富养料。"新史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进程,促进了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杜威 (JohnDewey)是 2 0世纪影响最大的美国哲学家 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理论及思想在实用主义中最具代表性 ,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中国也不例外 ,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受其影响颇深。卢作孚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并付诸于实践 ,尤其是在教育教学方法上 ,其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宝贵财富 ,也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教育创新功能是教育史学科的基本功能之一。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对教育史学科教育创新功能提出了迫切要求。其教育创新功能发挥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推动教育理论的革新;对现实中国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进行论证,并提供意见和建议。教育史学科有义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为教育改革服务,在中国教育改革中承担更大的责任。教育史学科教育创新功能的发挥将有助于中国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其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中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起着导向和规范的作用。对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进行研究,借他山之石,攻我国教育改革之玉,对于促进我国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科技大学青年学者易红郡博士的新著《从冲突到融合——20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政策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从解剖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入手,在对20世纪以来英国中等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背景、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探讨影响20世纪英国中等教育政策变革的因素并总结其经验教训。该著作是一部详尽、系统,独创性很强,学术性很浓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首先,本书选题立足于历史分析,紧扣时代脉搏,深入研究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并侧重于教育政策的考察和分析方面,直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立足高,眼界远。中等教育改革虽然是以往教育史研究中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但对一个国家,一个世纪的跨度,一个专门问题,进行如此深入系统地探讨,在此之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中很多内容既是教育现实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史学科体系中必须尽快探讨的理论问题。因此,该选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在我国当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所需要的历史叙述与文学观念 ,成为了学术的基本权力。 2 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史学进程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向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嬗变演进 ,决定 2 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整体走向 ,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 ,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9.
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教育史研究经历了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来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奠定了教育史学科的基本体系 ,第二次研究高潮是恢复性的 ,促进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研究高潮中 ,研究者只有提高理论素质 ,突破历史、教育学科界限 ,从历史学走向社会学 ,教育史学科才能真正取得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到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 ,这些决定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 ,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1.
田昌五先生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昌五先生对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以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为界 :此前主要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宗族奴隶社会 ,使其战国封建论自成体系 ;此后 ,则摆脱五种生产方式的束缚 ,探索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最终完成中国历史新体系 ,把远古到清末的历史分为洪荒时代、族邦时代、封建帝制时代 ,提出了封建帝制时代循环发展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和观点自然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有所修正 ,其不宥于传统 ,不宥于自我 ,不断更新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学术品格 ,则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人生价值思想 ,是毛泽东在 2 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人生实践的产物。它具有中西思想结合的理论渊源 ;人民群众至上的价值取向 ;社会历史进步的价值尺度 ;指导现实实践的价值功能等理论特色。在 2 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 ,对于引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使我们坚持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实践的统一 ,促进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 ,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系统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大系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经久的影响,那就是西欧、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而从教育来看,严格地说,也许只有西欧和中国才形成了一套复杂多样的教育系统。记住这个事实,对于我们深入研究西方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对西方教育史加以强调和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19世纪以后,西方教育已成为世界很多民族、很多国家、很多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共性,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来看,了解西方教育史也是对19世纪以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的一种共性的认识。然而我们决不能因此而低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许多西方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希望从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以补救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毛病。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一直是教育史上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和评价了19世纪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拉斯金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地位,强调这一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非常丰富的,既涉及许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形成之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所有教育学者或多或少地都受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不深入、正确地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全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很难讲明其发展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比较文学观是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汇的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生成的。这种具有广阔视野与独创性的比较文学观及其实践 ,对 2 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建构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鲁迅对有关文学的影响性、可比性、民族性的理论建构 ,为 2 0世纪中国新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发展 ,提供了新的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有六个诗学核心观念,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新诗的历史分期和审美品格.这六大诗学核心观念的提出、发展和消亡,自然地造成中国现代诗学的更迭嬗变,贯穿起来构成百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的完整历史.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统计了2000~2003年四年来我国学者在外国教育史研究方面所发表论文的数目、论文所研究的某时期的教育、论文涉及的主要领域、主要教育人物以及主要教育问题或教育思想(理论)等,全面梳理、总结了世纪初我国学者在外国教育史方面研究的基本状况,提出了世纪初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与不足,并宏观上对新世纪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应然趋势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19.
当代科学的发展 ,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综合学科 ,女性学研究就是其中之一。目前 ,女性研究已形成了一个以妇女问题为研究对象、由众多学科所组成的现代科学群体。由济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林吉玲教授撰写的《2 0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版 )就是沿着历史的轨迹 ,从历史的角度 ,采用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法 ,将社会转型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引入历史研究领域 ,对 2 0世纪中国女性发展过程进行的综合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丰富了史学研究的内涵 ,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阅读…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统计了2000~2003年四年来我国学者在外国教育史研究方面所发表论 文的数目、论文涉及的主要领域、主要教育人物、国别以及主要教育问题或教育思想(理论)等, 全面梳理、总结了世纪初我国学者在外国教育史方面研究的基本状况,提出了世纪初外国教育 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与不足,并宏观上对新世纪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应然趋势提出了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