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跳早族”     
《成才与就业》2011,(20):3-3
不少学生刚毕业带着无限憧憬,经过一番打拼,通过各种努力,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顺利实现了就业;半年后,他们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因为待遇、职位等各种原因,辞掉了旁人看来得之不易的工作。尽管有些犹豫,有些留恋,但他们还是做了这个艰难的决定,他们就是“跳早族”。据调查,不少人“跳早”与他们“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成教脱产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教脱产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来自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具有生源结构复杂、学习目的明确单一、文化基础差、自卑心理强、集体观念淡薄等特点,给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结合成教脱产生的特点,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一直实行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分配相应地引起了一些变化,如除计划性指标外,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建议性指标;学校与用人单位间开展了供需信息交流,从而疏通了分配的渠道等.此外,国家为了多培养一些人才,近几年又吸收了一部分自费大学生.这部分人虽不由国家分配其工作,但从另方面看,却又增加了他们工作选择的自由度.以上事实必然影响着计划内分配的大学生们的心理,在他们面临毕业分配,即将步入社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生物进化的历史中最辉煌的一页是在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自然创造了人,人又改变了世界的自在自为的图景。人类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不仅驱使他们去了解他们自身之外的事情,而且这种好奇心也同时进入了他们自身的历史探索中。直到上个世纪,由于拉马克、达尔文、赫胥黎、海克尔等人卓越的工作,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了人类的由来和在自  相似文献   

5.
钱锋 《中南论坛》2010,5(1):16-18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求得青少年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水平。在全面发展中,必须考虑到学生心理素质这一特点,遵循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好提高人的素质的工作。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赫钦斯和克尔都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实践家和思想家.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得他们对大学产生了一些共同的思考,但相异的思想基础又使两人在大学观、职能观、人才观及目的观和实现途径等问题的看法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中学生处在少年期,高中学生处在青年初期。这些时期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学生能否树立关于未来生活的理想,以及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他们是为什么而学习,即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什么,这些,都是党和人民所关心的.从事中学教育实际工作的同志们,很想了解到这些东西,那就不用说了.为此,我们对中学生的理想和动机的实际情况作了调查,并分析研究他们理想的类型和动机的类型,为中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一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顾万明 《社区》2003,(15):48-49
“上班疲劳战,下班打冲锋”,是现在一代中年人工作、生活的形象描绘,他们不公工作负担重,而且家庭负担也不轻松。他们中有的人由于没有处理好工作、家庭、健康等的关系,不幸得得病或早卒的比例较其他人多。社会学专家呼吁:“中年人该变一变生活观念了。”  相似文献   

9.
我校现有离退休老干部37人,退居二线的2人,约占教职工总数的35%.这些老同志拥有多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对于学校的发展,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如何开展老干部工作,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让夕阳的光辉更加灿烂呢?现就我校的老干部工作谈几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因角色意识、适应能力、人际关系、法治教育等各方面原因造成心理疾病,酿成违纪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秩序.通过心理卫生指导、加强法治教育、学生工作等,因势利导做好转化工作,使他们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和完成认同过程,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都是影响新疆维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对城镇维族务工人员的调查,获得了605份有效问卷。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维族青壮年劳动力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外出务工,对外出务工职业认同感比较强。但饮食习惯、汉语交流的困难严重阻碍他们长期务工。清真生活困难,降低了城镇适应性;汉语交流困难,导致务工技能提升困难。因而拓宽亲情网络渠道,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汉语交流水平,主动融入城镇生活,是稳步推进维族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苏南地区农民工同城待遇问题研究——以苏州市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但是,大多数进城农民工没有被纳入到城市的福利与公共资源分配体系中,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融合也存在很大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的社会排斥问题明显存在。通过对苏州地区农民工的实地调查,从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社会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对进城农民工群体的同城待遇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城市中农民工群体同城待遇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就业状况正从农村和城市两方面得到改善。在农村,国家加强了新农村建设;在城市,各地加快了和谐就业的步伐。然而农民工就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户籍制度的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就业的总量矛盾。因此,用经济手段扩大城乡就业容量是根本途径。引导城市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向农村转移,实现"农村工业化",构造"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不足,实现城乡和谐就业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低质量、低层次农村教育积累的复杂背景,使农民工面临很多问题.农民工素质低下,教育培训困难重重,城市生活的经济社会排斥,权利意识淡薄.基于背景研究和问题的探讨,可以找到一些应对之策.从弱势关怀到强国关注,从提升人力资本和综合国力高度的关注农民工问题,应该成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基点;通过长线教育与短线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通过制度调整从法律制度消除歧视农民工的法律政策制度,平等对待农民工;通过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相关条件的创设让农民工对城镇生活产生认同感应该成为操作方略.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处于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民工的边缘性特征与其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要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明确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最终目的是农民工市民化,选择的方式应该考虑克服其边缘性特征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对制度性身份的认可和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观意愿强烈,并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主动适应并努力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高昂的经济成本、自身素质限制等导致他们处于"城乡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发展制度创新,重视对该群体的技能培训和发展,着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融合,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受雇农民工数量和工资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雇农民工是农民工中数量最庞大但很少被专门研究的基本群体,其数量和工资的估计受到既有农民工数量和工资调查研究中统计口径不一致的困扰。以微观数据为基础的一致统计口径可以纵向连贯、横向可比地考察受雇农民工数量与工资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外出农民工数量已从增长阶段进入基本稳定阶段,其内因是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这是城市化和市民化的必然结果。(2)受雇农民工数量总体上虽略有增加,但也已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而且青年农民工(35周岁以下)的比重在逐年下滑。(3)受雇农民工工资水平虽有显著上涨,但与城镇职工的相对差距却有所扩大。(4)学历工资的阶梯状分布在大专及以上学历阶段呈现跳跃性,且这种跳跃性仍有扩大倾向。研究结果揭示了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结构性分化,同时也表明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复杂性和现实困难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出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与此同时,外出农民工逆向流动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对江西回流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产业转型背景下回流农民工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部分回流农民工对返乡就业持满意态度;其中,务工收入、政府就业政策宣传满意度、家乡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对回流农民工就业满意度影响最大,性别、年龄、是否城镇户口、家庭中16岁以下人口数、单位性质、上班交通时间、到政府推荐的企业就业意愿等因素对回流农民工的就业满意度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而文化程度对回流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没有明显影响。最后,从农民工、企业及政府3个角度提出了提高回流农民工就业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青年农民工更容易陷入失业困境。返乡后,青年农民工在工作、收入和生活方面遭遇大的困境。通过对典型地区调查数据分析,通过使用描述和配对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返乡前后青年农民工收入状况发生的变化,并进行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的比较。在比较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关注返乡青年农民工收入大幅降低、促进其就业和创业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务工地购房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融入城市社会、完成市民转化的重要栽体。在不断城镇化及农村外出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购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中的矛盾。利用江西省95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务工地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购房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其性别、年龄等变量;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村外出劳动力购房意愿影响较大;社会资本中常联系朋友该变量具有的显著性的负向影响;环境特征是牵制农村外出劳动力购房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