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中国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教师的需求,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与高等师范院校内部非师范专业的迅速发展等问题,认为高等师范院校应顺应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综合性师范大学、相对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实体;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发展的战略途径应包括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转型、人才培养转型和学校中心工作转型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附加后缀在上古有三个主要特点:从战国开始,"然"就占据了后缀的主导地位;后缀由A然发展成AA然;后缀以附加式形容词为主。到魏晋六朝时期有了新的变化:新的后缀不断出现;词类的不断增加;AA然呈急剧下降态势。由此得出结论:后缀"然"在上古就占主导地位,到魏晋六朝后缀词类不断增加,AA然经过上古的繁荣鼎盛之后,已渐消退,分化为AA式和A然式。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助推组织,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功能定位、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服务范围和形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健全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明确功能定位,突出服务重点;丰富活动形式,提供多元化服务等措施做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近年来的合作教育实践格局进行了解构,探讨了这一教育策略如何在"协同"精神指引下支持大学更好实现教育、研究、服务目标。在项目构成层面,多样化的合作教育项目促进了体验式实践教育、传统学习、学术研究的有效整合,并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项目实践内涵层面,政府、大学、企业机构的"协同"是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发展的动力源,主要表现为"教育协同"、"研究协同"和"区域协同"。研究表明,这一以合作教育实践为载体的协同创新战略可适用于支持研究型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经济发展服务能力、应对全球挑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特色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后发优势理论科学制定发展的方向、目标与战略。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借鉴前人成功经验、避免犯同样错误与勇于革新等三个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发挥后发优势应当加强教研室与研究所等基础学术单位与老本科院校的联系与合作;把握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方向,选择新兴的、高技术的、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来设置学科与专业;以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勇于探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路径。发挥后发优势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高校的制度创新与改革,避免陷入后发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路和方法,以大学的发展战略和办学使命为出发点,聚焦于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以资源的获取与有效利用为平衡点,以战略执行能力提升为基点,构建了我国大学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旨在有助于更新战略思维,有效提升大学战略执行能力、整体素质与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学报的发文特征与趋势,有助于科学准确地把握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脉络,为办好地方高校学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方法,借助CiteSpace软件对《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6年刊发的404条有效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结合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结果表明,除2013年外,研究生在其余各年的发文量都占主体地位,其中校内研究生发文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占比高达71.9%,逐渐呈现出以本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核心的研究生团队为发文主体的特点;从发文机构来看,发文量居前四位的机构皆来自校内,校外发文较多的机构分别来自于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发文量占比居前三位的学科是地理、数学和工科,生物和化学次之;高被引论文中地理、数学和生物学科较多;基金论文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100%,其中国家级项目占比约79%.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和学分制是地方综合型大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厘清"理工"与"高职"的区别和联系是地方单科型院校定位和发展的认识前提.尽管现实中相对于中央的地方尚未出现与国家型大学相抗衡的研究型大学,但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看,地方型高校必然出现研究型大学;地方型高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处理好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高等教育国际化走势及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背景,从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改现状出发,结合校本特色,提出"EGP+EAP+ELE"的大学英语课程优化建设以及在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设置辅以语料库的EAP教学模式的构想,并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培训、教学评估等层面对其进行具体构建,以期对深化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改以及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根据调查,农科院校的女大学生就业率比男生低28.2个百分点;相对于男生而言,就业面狭窄;月收入也明显低于男生.原因是:在大学扩招后女生的比例逐年提高,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增加比例远超过国民收入增加的比例;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农科院校的女大学生有80%都来自农村,大部分缺少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要通过扩大农科院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就业生指导教育、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来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0~2005年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三大文摘转载文科学报哲学类文章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文摘刊物在转载该类文章时时段分布、地域(即学报所在地)分布以及哲学各二级学科研究领域比重分布等方面的一些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无疑有助于文科学报找准改革与发展的路径,从而更好地为推进相关学科的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高等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阳光体育目前在高校普遍存在着体制不够健全、保障不得力以及学生参与面不够等问题,并提出改变观念、健全体制,多方位地开展各类健身活动等措施,为推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性开展提供可行方案,构建一个能有效促进与保障大学生课外锻炼的体系,以确保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和持续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保障学校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是衡量高校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加快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合理配置人本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转变人事管理的传统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转变人事部门的传统角色,确立"服务于人"的职责;转变长期来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实行全员聘任与激励机制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入世后国内外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课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推进高校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校多区管理及建立高校与社会新型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比较不同国家调整或加快高校建设的诸般做法,探索国内高等教育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任务,适应市场经济,开展与社会和企业广泛多层面合作,强化"一校多区"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的方式、方法,尝试提出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部分政策调整设想。  相似文献   

16.
"211工程"作为"九五"以来国家在高等学校设置的最重要项目,一直备受国内外 的广泛关注。制订建设规划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战略规划。文章 应用战略规划理论,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订国家"211工程" 规划的实践,提出了一所 大学制订一个重大战略规划应面对的根本问题,以及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才环境是高校内人才赖以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加强高校人才环境建设是响应人才强国战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高校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应注重在制度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创新环境、文化环境、竞争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加强高校人才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民间办学成为教育界前所未有的“热点”之一,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民办高校首先面临的是生源危机。《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发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认为“民办”也应包括一部分“国有”高等学校以及存在“一校两制”的现象。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将主要有三种:极少量的研究型大学;企业积极参与的各类应用型高等学校;纯企业化管理的职业学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地方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面临着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有限、研究队伍不强、研究成果滞后的困境。文章认为,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持续发展;发挥“五个”作用,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交流协作,整合研究资源;完善规章制度,激发工作热情是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进入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做好大学新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顺利过渡十分重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新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