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对烟台地区三所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从择业准备、择业心态、择业实力、职业价值观、择业消费和择业需求六个方面描述并分析了烟台地区大学生的择业状况,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职业价值取向,揭示了当代大学生择业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择业心理与择业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是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职业选择的一些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和心理倾向。择业价值观科学评判的三条基本原则,即社会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透过三种择业心理误区揭示了部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偏差。并且提出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的三项策略,即加强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教育,夯实择业价值观教育基础;以大学生择业心理引导为切入点,开展择业动机引导和择业心理调适,丰富择业价值观教育载体;以全程化择业价值观教育为总体思路,实施多向、导向、定向、去向教育,完善择业价值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 ,分析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态度、择业心态、择业标准、择业地点多元化的特点 ,以及择业中的“求高”、“求稳”、“官本位”的倾向 ,并对加强毕业生择业就业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择业目标期望值偏高,择业动机功利倾向明显,择业认识信息不完全,择业价值取向自我价值突出.择业目标改变的时间集中在大学初期阶段,改变原因多归因于外部因素,改变方向中跨专业择业占较大比重并具有一定规律性.建议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灵活设计,实习阶段应灵活安排,择业教育应灵活渗透.  相似文献   

5.
对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择业是近年来社会焦点 ,而女大学生择业则是焦点中的焦点 ,本文拟从分析女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入手 ,进而说明造成择业心理冲突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择业心理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凸现,从内因来说,传统的择业观念严重干扰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研究大学生就业特别是他们的择业观念是高校、社会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从实证角度描述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择业观念调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系的毕业生的择业思想和择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中择业的各种心态,并提出了科学地引导毕业生择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教育分配制度的变革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择业心态及择业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研究他们的思想变化、择业价值观等问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视角的大学毕业生择业错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高校扩招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同时,随着对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同时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心理错位.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择业错位对大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及社会认知都会产生直接冲击,对顺利择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择业心理错位、应对择业错位,以良好心态参与社会竞争和克服面临的挑战,赢得择业成功,是社会、学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法的颁布实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的择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大学毕业生如何确定择业的定位意识,如何加强自荐意识以及诚信意识,怎样实现就业--择业--创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98位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状况,提出要理性看待大学毕业生追求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择业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结合毕业生问卷调查,分析了毕业生的择业取向现状,揭示了影响毕业生择业的诸种因素,并提出了毕业生择业的指导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些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模糊,社会责任感不断弱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应该明确自身的择业方向,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文章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对我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生的择业态度和择业意向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相关数据和结论,并对毕业生在求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5.
择业矛盾中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力资源使用上的低效率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并利用蛛网理论的分析思路,对造成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解决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的构想及在专业选择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校女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开发潜能、自我成长,有助于增强自我发展、提升成功的机会,有助于解决就业难题。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大一,适应生活,分析自我;大二,分析职业,初定方向;大三,制定规划,充分准备;大四,正确选择,实现目标。在进行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把握住关键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基础。部分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存在一些不良心理表现,通过职业价值观培养,使之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适合自己的能力,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考志愿专业的选择就是专业领域的选择,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专业选择妥当与否,不仅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还影响到高校生源的素质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分析当前考生的专业选择行为,提出了合理选择专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难"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综合素质与能力偏低,择业竞争力不强;缺乏对职业的了解,普遍存在择业困惑;就业压力过大,择业心理失衡;求职能力偏低,择业成功率不高。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择业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就业竞争力;科学定位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克服就业心态偏差,培养良好的择业心理;增强求职能力,提高择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提升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很有必要,也是学校保持良好稳定的就业态势、促进招生就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人才竞争的高要求,学校帮助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是刻不容缓的义务。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学科分布和办学特色,针对社会需求及发展趋势,面向学生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和教育实施入手,结合择业、就业、创业,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