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较为成熟,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建设和运行中的诸多问题。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责任和标准、政府责任划分方式、财政投入方式、筹资方式及财政保障评估等五个方面出发,通过借鉴美国、日本和瑞典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中的经验,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运用货币政策启动经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运用财政政策启动经济至关重要。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针对我国国情,当前必须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国债政策、税收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财政贴息等,则能达到启动经济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关键在于经济转型,国家和地方的产业、财政和税收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指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存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城市结构的二元性、资源价格的扭曲性以及财税政策的不舍理性等体制约束,通过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分别在产业、财政和税收方面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和国家财政支持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策分析视角,构建相对完善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政策制定评估、实施评估和绩效评价等三个方面展开,并且应充分考虑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综合利用ANP方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行税种在政府间配置的不科学、不规范 ,不但影响了税种职能的充分发挥 ,而且成为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地方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瓶颈”,改革现行税种划分方法势在必行。分析了现行政府间税种配置存在的问题 ,从理论及国际经验出发 ,提出了中国政府税种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梳理近年以“土地财政”为题的学术文献,以土地财政成因、正负影响、区域差异及改革转型为主线进行综述与评价。现有研究阐述分税制、政绩评价体系、农地产权及征收补偿制度、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与土地产权“央地”政府“委托-代理”关系是土地财政形成动因。土地财政负影响主要有扭曲城镇化发展、降低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增长质量、加剧环境污染、潜藏金融风险并激发地方政府破坏式行为策略;正向影响主要是推动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方面多数是将全国土地财政情况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改革转型主要是从成因入手构建政策方案。借鉴国外土地财税研究经验,展望未来土地财政研究方向包括:(1)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经济社会背景下系统分析形成动因作用机理及定量关系;(2)替代融资机制及风险规避方案;(3)驱动农村建设用地入市作用机理及调控政策;(4)地市为单元的区域差异及转型政策;(5)“后土地财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及转型方案。  相似文献   

7.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潮流的必然抉择,其发展壮大迫切需要财政支农政策的重点倾斜和扶持。然而,基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标下的财政支持政策尚未完善,客观上影响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明确重点领域、完善政策框架、优化方式方法和健全配套机制等路径选择来改革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尽快实现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这样一方面有效提升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绩效,另一方面更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壮大,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效应分析入手,阐述了优化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政策问题.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主要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充分发挥农村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主要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优化财政支农项目和支农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财政扶贫力度;优化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支农保护政策和政策传导机制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2011—2015年("十二五")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产业激励、专利分别作为一种外部推力和竞争潜力在企业风险承担中的作用,以便检验政府政策、创新和风险承担的联系。数据检验表明:(1)产业政策引导依赖于财政利益刺激,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存在着非线性属性的区间效应:即在适当财政激励强度范围内,政策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有促进效果。(2)在对高技术行业与非高技术行业分组考察后发现:高的政策激励强度,有利于提升高技术行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而高的政策激励强度,则有弱化非高技术行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态势。(3)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财政手段激励下,那些受产业政策支持具有更多创新产出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更高,尤其表现在实质性创新之中。这为产业政策推动企业创新和风险承担提供了新的见解和研究视野,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是调节需求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80年代以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利用在西方广泛流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随着经济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作者从政策的调控手段、调控力度、调控方向、搭配形式等方面将80年代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与90年代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加以比较分析,力图找出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对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加以剖析,从而为今后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北省各县财政数据的实证分析,在测算各县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控制努力程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供养人口规模控制努力程度的影响模型。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上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刺激了地方财政供养人口规模的膨胀,并提出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政策、改变预算编制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领导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中,紧紧围绕土地革命的中心任务加强财政经济建设,着重从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剥削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入手,大力开展财政经济建设,注意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灵活的财经政策和措施,重视采用武装斗争缴获敌人资财作为革命的主要财源,取得良好的成效,为我党在战争年代提供了财经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农重在投入,贵在效率。基于区域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份财政支农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各省份财政支农绩效有别,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表现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从长远计,只有不断缩小省份间差距,实现全国范围内财政支农绩效的整体提升,才能保证国家支农资源落到实处。提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长效机制、注重提高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农过程中的话语权、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财政支农政策安排、加强财政支农政策的运行保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财政能力问题不但关系本产区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化进程,还关系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目前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财政总量小,财政自给率低,财政结构不合理,财政增长潜力不足。为提高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财政能力,国家应该制定更加公平的粮食政策,调整财政收入划分,优化转移支付政策,制定有利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高这些地区的城市化和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相适应,我国的财政体制也逐步由集权型向分权型演进。这种演进受到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的约束,由此形成了具有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二维属性的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它赋予了地方政府特有的双重激励即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促使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展开激烈的标尺竞争。本文试图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机制给与理论和经验的系统解释,并揭示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方公债管理与我国地方政府举债预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举债权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地方政府财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权,既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方向,也是解决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必然选择,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美国地方公债信用管理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使我们可以在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设计、举债之法律与政策规范及举债的监管等方面来预研我国地方政府举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林业财政贴息政策,即林业项目、森工企业多种经营项目、治沙项目,以及山区综合开发项目贴息贷款政策,在我国的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分析林业财政贴息政策实施后的综合效益,对林业中的公益部分纳入公共财政框架,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该文对林业财政贴息政策的历史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林业财政贴息政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营改增”政策虽然目前为企业带来税负的下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政府财政困境,导致地方政府乱收费及预算外资金的出现.“营改增”政策的负效应源于我国财政分权制度的弊端,这些弊病中最为严重的是地方政府负债、权力失衡与失控.“营改增“政策初衷的实现有赖于健全的财政分权制度.为此,必须建立健全我国财政分权制度,即制定《财政收支划分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益权、财政支付责任等,并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  相似文献   

19.
财政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支持和投入,能够直接反映出政府关于"三农"的政策态度。财政"三农"投入是个大的范畴。本文通过对2006年至2012年辽宁省财政的"三农"投入进行分析,从投入的定量分析和产生的效果角度寻找辽宁省财政"三农"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辽宁省财政"三农"投入绩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用环境经济手段保证西部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理论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有关原理,联系中国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用环境经济手段促进西部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探讨,提出应当在西部应用排污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改进西部地区的排污费收取政策,以及利用财政手段保护西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