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关系基本上是可行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尽快制定《人大监督法》,在明确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上下级之间应该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更好地发挥宪法所赋予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及对组织公平管理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理论)是对组织内部上下级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导理论。笔者对LMX理论的较全面概述,分析了此理论与组织公平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国背景下出发提出了LMX理论对促进我国组织公平研究的重要作用,对我国企业管理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上下级间关系现状调查入手,对组织内上下级情感沟通进行分析,分别找出上下级对情感沟通所持的态度,提出上下级对情感沟通的态度差异,为改善上下级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织行为学对组织领导中上下级关系研究的近期焦点主要集中于领导和成员之间动态交换的二元关系.领导一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简称LMX)理论认为,高质量的LMX关系对提高领导效能和组织绩效有显著的作用.LMX的理论进展表明了它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保持最佳的上下级关系、提高工作成效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和谐:道家上下级协作关系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认为和谐是不同事物相互依存的完美状态,道有和谐的作用和功能。道之和谐作用在上下级关系处理上的外显,仰赖于尊道守道原则。在道家看来,尊道而行的上下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车轮毂辐的协作关系。这种上下级协作关系的精髓是管理者无意于对被管理者横加控制或任意干预。以道的和谐之用为形上根基,上下级借助其合乎于道的协作关系,能够实现彼此和谐、组织和谐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刑事涉案财物的信息化管理是我国涉案财物管理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案件日益增多的大环境下刑事涉案财物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刑事涉案财物的信息化管理在试点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对试点地区已获得经验吸收不强,刑事涉案财物信息化管理中各机关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存在矛盾,本机关系统内部上下级关系、本部门内部上下级关系问题亟须解决。在刑事涉案财物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应当吸取试点地区的先进经验,科学建立刑事涉案财物信息管理平台,正确处理上下级机关以及上下级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关系“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执政基础的巩固。由于认识、体制、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原因,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只有从提高思想认识、理顺职能关系、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使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难题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一代员工日益成为企业创新主体,他们挑战权威,批判传统,甚至于突破规范或违反命令开展越轨创新行为。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将中国式上下级关系视为一种条件资源,一方面从资源功能视角,探讨中国式上下级关系通过心理安全感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从资源利用视角,分析批判性思维对该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能正向影响下级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且这种影响是通过下级的心理安全感产生的,即心理安全感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而作为个体特征的批判性思维调节了该中介作用。为此,提出上级应主动打破权力壁垒,维护发展与下属的关系,培养下属的心理安全感,从而激励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下级冲突和代际冲突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引出上下级代际冲突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具有直接上下级关系且出生于不同年代的员工之间产生的冲突。针对上下级代际冲突的表现、成因、对策以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文献述评,并在剖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简要展望,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言行为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从资源保护理论视角研究中国背景下员工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分别对个体任务绩效及周边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本土化元素--上下级关系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对269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建言行为对两种绩效均有积极影响,上下级关系对抑制性建言与两种绩效之间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对促进性建言与两种绩效之间关系均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基层行政机关,其有效的绩效管理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从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视角,分析乡镇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寻和选择有效的路径,以期对我国的基层政府绩效管理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县乡干部的政策行为是理解中国农村治理的重要视角。运用战略性群体这一理论框架,从一项公共政策在地方行政层级推进中,分析县乡干部群体的权力结构与公共政策效应的关系问题。县乡干部由于在群体目标构建和战略行动协调的自主性不同,分化为战略精英与外围战略成员,在群体内部等级之间形成“支配—依附”非均衡权力结构。资源向上依赖、等级权威价值认同、社会流动筛选和等级权威复制等机制共同维系了县乡干部群体的等级秩序。在战略群体外部,企业利用结构化机制与县乡干部代表的地方政府利益联结,消解了政策的公共性,共享了政策收益。面对政企结构化后结成的强势地位,农民作为政策的主要目标群体,其利益诉求被选择性忽略。在农村社会中“政府”“资本”“民众”之间呈现出非均衡的权力结构。县乡干部群体的权力实践就是在一项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实现,并在现实层面上构成了农村社会治理的图景。  相似文献   

13.
运用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行政生态环境,探讨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对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山区乡镇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行政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发展,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中与行政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渐凸显。通过发挥山区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科学设置职能部门、推进行政执法权与审批权的下放、完善山区乡镇财政制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从而保持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结构形式是一国内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国家作为一个组织的外在表现形态,其实质是国家结构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组织关系。目前,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联邦制与单一制,但其划分标准已经明显滞后,应提出“形式-实质”的二元标准。文章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指出由于特别行政区制度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只丰富了其内涵,所以据此判定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复合单一制。  相似文献   

15.
论新农村社区建设视野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既相互牵制又相互促进。基于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和效率以及治理与统治关系的理论来解析农村社会变迁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进而明确在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服务化、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透明化的价值取向,把乡镇政府打造成适应新农村社区发展的服务型、节约型、掌舵型、创新型及阳光型的基层政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精准扶贫正处于脱贫攻坚时期,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退出标准,从而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结合贫困村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关系,即村干部、驻村干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及其相互间关系,建构贫困村治理网络结构,行动者的行动受结构位置和行动者个体理性共同影响。在贫困村治理网络结构中,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作为治理主体是结构中间位置,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别处于结构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村干部、驻村干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形成差异性的结构关系,表现为“行为性强联结关系”“结构性强联结关系”“结构性弱联结关系”和“行为性弱联结关系”。同时,由于围绕贫困户脱贫的压力型目标,使贫困村治理呈现出中心式治理的结构特征。贫困村中心式治理特征的优化,关键是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性地位,提升非贫困户的参与性,强化村干部的治理角色,从而实现贫困村的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在实定法上被明确禁止,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方兴未艾。从行政诉讼调解的三方主体着手考察,其勃兴之动因在于:行政裁量权的广泛存在,使行政主体对调解事项具有了处分权,这为其提供了可行性基础;最高法有关能动司法的倡导,为人民法院开展行政诉讼调解提供了权威理论支持,这为其提供了正当性基础;行政相对人主体意识的萌发以及制度选择的需要为其提供了必要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乡镇驻村制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驻村制是由解放初期的农村"工作队"演变而成,是一种反官僚化运作的工作方法,更是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运作机制。然而,从目前驻村制的运作特点看,原本"反科层化"运作的驻村制已经越来越具有科层化运作的特征。随着秉承"走群众路线"的乡镇驻村制向科层化演变,乡镇治理方式和乡村关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乡镇干部也从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村干部逐渐演变为远离村庄与村民日常生活的现代公务员。虽然这一演变形式上符合现代官僚制组织的特性,但实质上远离了群众路线,基层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变得愈加松散,乡村社会的各类治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乡(镇)政府经常性开支过高,冗员多,公共支出的结构和方式不尽合理,自主决策和决策质量不高等问题,在乡(镇)政府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进行原因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办公物品总量控制、公开集中采购;通讯交通等的公费支出变为公开的补贴,减少行政成本;退出力所不及的基础教育投资,让上级财政和社会更多的负担;提高决策能力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特别重视基层政权廉政建设:制定并落实廉政法规,确保基层干部廉洁奉公;重视并加强群众监督,确保人民监督权利实现;倡导并践行模范表率行为,确保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使基层干部真正成为为群众办事的好干部、好公仆,受到群众的赞扬和拥护,这在较大程度上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为新时期构建和谐农村干群关系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