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对武则天重用酷吏,史学界普遍认为应当否定。有的说,武则天是“千古未有之忍人”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19《武后之忍》);有的说,她是“居心疑忌,秉性残酷” (岑仲勉《隋唐史》第十三节《武则天之为人》);还有的说,酷吏的“专权跋扈,横行不法,主要是得到武则天的支持。” (郑宝琦《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上海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一期)我认为,仅仅看到这些是不够的,还应看到武则天对酷吏有一个利用、抑制、打击和对冤枉者平反昭雪的全过程。而且,酷吏也确实打击了恣行暴虐的门阀士族势力,对庶族地主的上升以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武周时期曾出现过不少酷吏。关于武周酷吏的定位 ,不仅影响到对武则天的评价 ,而且关系到如何认识武周社会。武则天是个铁腕人物 ,为了打击政敌 ,巩固地位 ,不惜重用酷吏 ,制造冤狱 ,但不能就此认定其生性残忍 ,“阴鸷好杀”。同时 ,酷吏是上层统治者之间矛盾和斗争的产物 ,他们只是制造了统治阶级内部一系列混乱 ,并没有影响到武周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女性象武则天那样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内,受到过如此众多的褒贬扬抑,评析议论。对她大施刑杀的千秋功罪,历来更是毁誉交加,众说纷纭。旧史说她“诡险”“专恣”,“阴忍鸷害,肆斩杀怖天下“。翻开《新唐书·则天皇后》纪,只见“杀”字连篇,贯穿全文(约出现五十多次)。她的统治,也被贬为“武氏之乱“或“武氏乱政”。今人则较全面地评价了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对她的杀人功过,较多地肯定了其打击门阀士族旧势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亦指出其杀人之多滥残酷。但对其消极的社会历史影响似尚评析不多。本文试就武则天诛杀政策的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论述了武则天时代各种行之有效的廉政制度和措施,认为这是当时官员队伍没有发生整体腐败,各种政治人才竞为之用,从而保证天下繁荣稳定的重要原因。但当时酷吏等弊政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5.
西汉景帝以后的历代皇帝,任命了一批以执法严酷著称的官吏,对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进行严厉的打击。封建史家将这些官吏称之为“酷吏”,司马迁和班固,还专门列了《酷吏传》,曾用恶贬之词来形容他们的残忍和严酷。现代的一些文学家,也称他们为“酷吏”,仍持批判和否定态度,如说他们“都是吃农民的母老虎”,“本身多为非作歹,嗜杀成性,妄杀无辜”等等。 笔者认为上述沦断,过份强调了严酷的一面。对西汉时的“酷吏”,应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对当时政治、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影响和后果进行考察,对他们的是非、功过应作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具体人物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公正而实事求是的评价和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佛教昌盛的武则天执政时期,武则天与儒家思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她为了夺取政权并进而维持自己的政治统治,充分利用“从周主义”、政治“正名”、重科举用文臣和制《臣轨》等儒家思想为其服务,武则天是一个务实的“以儒治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先秦法家在与儒家“礼治”的争论中提出“法治”思想,并与战国时期富国强兵的国家策略结合,变法图存的“法治”实践此起彼伏。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由此迅速崛起并最终吞并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帝国的建立是“法治”思想和实践的里程碑,大秦将集权专制和“法治”相互糅合,将法家重刑思想发展到极端,走向了崇尚暴力和滥刑滥杀的野蛮恐怖境地,导致天下怨叛,秦王朝二世而亡,君权至上最终将法治引向了集权专制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8.
《左传·昭公六年》记子产铸刑书,叔向写信批评他,内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这段话是研究古法史的一条重要材料,经常为人引述。然而,究竟何为“乱政”?“禹刑”、“汤刑”、“九刑’指何而言?所谓“乱政作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迄今尚无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论两汉酷吏     
对于酷吏,人们以往不无微辞。其实,在从秦一味崇尚法制到汉代先尊崇黄老思想,后“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转变中,酷吏是作为两汉统治策略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的,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对两汉的吏道有很大影响。本文欲对其特点、地位、作用及影响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论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本名瞾(唐中宗时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故史称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原是太原地区的木材商人。隋末时参予了李渊的军队,到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起李唐王朝以后,武士彟也成了唐王朝的功臣,做过利州都督及工部尚书等官。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被唐太宗选入宫中,立为“才人”。唐太宗死后,被迫入感业寺为尼。公元六五○年,唐高宗再度接她入宫,立为“昭仪”。六五五年,被立为皇后,开始参予朝政。公元六八三年,唐高宗死,中宗继位,武则天以皇太后临朝称制。六九○,她改国号为“周”,自称“神圣皇帝”。到七○五年病死,享年八十二岁。  相似文献   

11.
《史记》中"酷吏"词义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主张的“以民为本”有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因素,所以宽大为怀;法家“以法为本”,难免冷酷无情。这是两种文化的分歧。我们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酷吏”之“酷”,认为:1.视酷吏为“残酷的官吏”是一个误解。按《史记》本传,酷吏的本质特征是“刻深少恩”,即“冷酷”,而非“残酷”。“残酷”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群体;2.他们的“刻深少恩”与法律的准确性、客观性有必然联系,并非个人阴暗人格的表现。但由于传统社会提倡“仁治”,致使人们对《史记》中的酷吏存在误解和偏见。  相似文献   

12.
陈剑锋同志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发表了《陈子昂诗文编年考辨点滴》(以下简称《陈文》),提出了几点新见,读后获益良多,颇受启发。然而,似有一些可商榷之处。一、由于对原诗文理解的错误,造成了编年的不当《陈文》说,《感遇》第十八、二十两诗,“当作于刑狱既盛而酷吏又未除之际”。其主要根据是:此二诗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奸党酷吏横行的世态。为此,陈同志作了这样的解释: 《感遇》十八曰:“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慨忠直之士寥寥无几,公正之道丧失殆尽;看透昏虐之道者大有人在,然而又慑于奸党酷吏之势只好缄口沉默。这种“道弊”之风,连绵已久。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表面  相似文献   

13.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江青及其御用文人梁效之流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在批林批孔期间抬出武则天大肆吹捧,百般美化,甚至连武则天身上残忍狠毒、奸猾狡诈、奢侈腐化这些一切剥削阶级所共同具有的特性,也被当作至高无上的“美德”加以无耻地颂扬。他们这样做是有其罪恶的政治目的的。他们歌颂武则天就是为了美化叛徒江青,为江青“登基”当女皇大造反革命舆论。其中由梁效炮制题为《有作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一文,更是一篇赤裸裸地利用历史进行反党的黑标本。它以歪曲史实、虚构历史的恶劣手段,大搞影…  相似文献   

14.
武则天名曌(公元六二四——七○五年),山西太原文水县人,出身“寒微”。其父武士彟蔓原为木材商人,“以鬻材为事”,没有政治地位。隋朝末年,他曾从李渊起兵,是一个只管三十人的“队正”。武则天十四岁被收为宫女,曾落发为尼,后来在中小地主阶级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她在掌权的半个世纪中,执行了一条尊  相似文献   

15.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载入史册。古往今来,多少贤哲给予她褒贬不一的评论,但即便是近几十年所撰写的武则天传记也很难冲破种种樊篱,对武则天及其时代以全面、公正的评价。杨剑虹教授的新著《武则天新传》则是一部试图撩拨重重迷雾,全面展示武则天及武则天时代的著述。《武则天新传》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全面客观地评叙了武则天及武则天时代。以往的武则天传记偏重于武则天性格的叙述,或局限于政治活动的评叙。《武则天新传》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不仅叙述了武则天一生的重大活动,而且用大量笔墨展示了武则天时代的全貌。作者虽未言及武则天时代这一概念,但他不仅论述了武则天在位前后(包括唐高宗时期的参政、临朝称制、大权在握几个时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推行改革措施等方面的种种努力,专题研究了武则天时代巩固边防和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且还独具慧眼,  相似文献   

16.
隋朝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措施复兴佛教。唐朝初期对佛教的法律限制比较严格。武则天时期 ,确定了佛教在宗教中的优先地位 ,使佛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僧人干预政治及佛教滥无限制的发展 ,导致唐武宗以法废除佛教  相似文献   

17.
以道家思想为基本内核的黄老学积极参与政治治理,以顺守天道为核心,主张治国用“德”、“刑”二柄。“德”为万物成长的内在基础,决定着万物的盛衰,是从天道到人道的延伸,表现为国家治理的德政基调;“刑”类似于法,是规劝和引导民众并在必要的时候施以惩戒。“德”“刑”关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尊卑、主辅关系,而是阴阳四时自然之道的人间延伸。  相似文献   

18.
辛桦 《百姓生活》2014,(1):27-28
2013年9月29日,最高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造成飞机返航将入刑;“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等5种情形,应加重处罚,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30日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9.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决心以法治国。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的王全斌,是赵匡胤的功臣爱将。他在伐蜀中犯了“黩货杀降”罪,赵匡胤为了“为朕立法”,立即召还王全斌,给以降职处分。 赵匡胤说“劝惩,国之常典。”并规定,把指陈“刑狱冤滥”作为内殿起居的常设内容之一,并警告百官“不得将闲慢事应诏”,但却特别关照,“只要是重大紧急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现过皇太后执政的事情。但作为一个皇后,当皇帝在位时,就临朝执政,皇帝死后,又正式做皇帝的,却只有唐朝的武则天一人。对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评价,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孔孟之徒总是用最恶毒、最污秽的语言,咒骂武则天是“狐狸精”。而历代进步的政治思想家,则称赞武则天是“圣后”、“明王”。怎样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评价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呢?最近我们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习马列和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查阅了一些资料,作了初步探讨。仅就有关武则天的几个问题,谈一下我们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