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所谓“内部参校法”,就是利用辞书内部的信息,进行相互参照、比勘,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订补修正。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辞书编修的效率,较大程度地减少辞书的失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文章结合《汉语大词典》的“水”部修订工作,介绍了这一方法的操作过程,并探讨了其在辞书编纂、修订中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一起辞书诉讼案发生的大背景从1976年,特别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以来,中国的辞书事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十余年间,共出版辞书4000余种。另一近期统计,1989年至1993年间进入编写和出版的辞书就达2700多部。这就打破了几本词典一统天下,被人笑“大国家,小词典”的局面,许多空白得到填补,尤其是综合性和专业性辞书领域形势喜人。《新英汉词典》等的问世及畅销即为一例。我国辞书质量,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了台湾,香港、新加坡和日本。这种事实的最好的见证是那些为四化而拼搏在第一线的使用者,加工业企业的信息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通俗文》、《一切经音义》等古代辞书及其它语料,考证“映”本义为“斜照”,补正了《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映”本义为“照、照耀”的说法.并且否定了两大辞书关于“映”有“未时,午后一时到三时”义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古代训诂材料主要保存在训诂专书(辞书)和注释书中。黄侃先生谈到训诂内容时,提出了“本有之训诂”、“后起之训诂”、“独立之训诂”、“隶属之训诂”、“说字之训诂”、“解文之训诂”、“小学训诂”、“经学训诂”诸概念,即对上述两类材料或作动态分析,或作相对静止分析而进行的系统分类说明。古代辞书属“说字之训诂”,而经、史、子、集部书之注释则属“解文训诂”。对二者的差别、特点,黄先生作了精辟阐述。黄先生研究辞书训诂的最重要成果是他的《尔雅郝疏笺识》  相似文献   

5.
热猫,动物学著作称“大熊猫”,台湾出版的辞书同。但《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均以“猫熊”为正名。从动物学分类来看,“大熊猫”既不属于熊科,也不属于猫科,大陆辞书的处理欠妥。偏正结构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构词方式,但也有一部分词是正偏结构,如“豆腐脑儿”、“铁丝”等。  相似文献   

6.
“ ”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字,古今辞书收录“ ”是一个误会。  相似文献   

7.
应彻底否定“‘施舍’古有二义说”──“施舍”古义再考释肖惠兰“施舍”的先秦语义,清代王引之最先作出概貌性描绘。他的“‘施舍’古有二义说”至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辞书。从现在常用的一些重要辞书来看,对“‘施舍’古有二义说”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大胆地突破,...  相似文献   

8.
对于常用动词“踢”,已有的研究与辞书释义对其语义认知不足。通过与“踢”搭配的论元进行穷尽性调查,发现动作方式和论元类别的不同与互动都会导致动词语义的演变。研究表明,动词“踢”的语义构成一个有机的语义系统。辞书应该根据自身的性质对这些义位进行选择性收录。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数量丰富,文体多样,语言特色鲜明,是中古时期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大型辞书由于对石刻文献利用不足,对不少词语释义有误或有义项缺漏的情况。结合传世文献对“潜形、潜迹”、“短祚”等6条词语进行考释,可以补大型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晚清辞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连载“自由书”,论证为何要将学校、报纸、演说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但“报纸”、“演说”多即兴之作,对时下有启蒙之功,却非知识增长的最佳途径。费时费力较多、讲究通力合作的辞书出版以及教科书编撰,如强劲的后卫,支撑着整个社会的学术积累与知识创新。在满清王朝寿终正寝的前夕,上海国学扶轮社出版了东吴大学教授黄人编著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和《中国文学史》。刚刚崛起的社会组织(现代大学和出版社)与新型出版物(辞书和教科书),二者的合作,让我们得以一窥晚清西学东渐的蹒跚步伐。考虑到黄人在东吴大学教的是“国文”与“国学”,本文将以其编纂活动为中心,讨论现代中国的“文学”概念,是如何在晚清辞书的视野中得以浮现的。作为现代中国第一代从事文学教育的“专门家”,黄人的才情学识固然引人注目,但更值得后人欣赏的是其建立在现代学科分类基础上的“百科视野”。面对西学东渐大潮,有此视野者并不罕见,但能成功地将其落实在辞书以及教科书的编纂活动中,可就不多了。本文试图将黄人的文学批评、辞书编纂以及教科书撰写三者互相参照,解读社会转型期新的知识系统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明清俗语辞书的释词特点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书证为主,或无释义,体现辞书编纂的“原则中心论”;二是结合民俗文化、文化史进行释词,体现了语言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元明清白话文献中的“国家祥瑞”一语,除了它的字面意思外,还有瑞雪的意思。但是它在今天所见的大型辞书《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里都未当作词条收录。事实上,当作瑞雪义的时候,“国家祥瑞”已经凝固成了一个词。此外,“国家祯祥”、“祥瑞”,也都有瑞雪的意思,上述辞书对前者未收录为词条,后者虽然收录而却未列这一义项。考释“国家祥瑞”可知其还有“瑞雪”一义。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具权威的一部汉语语词词典,但其书证晚出现象严重,补证这些滞后的书证,对于词语溯源和辞书编撰均有裨益。“二程语录”语词颇具特色,然辞书对其重视不够。本论文以“二程语录”语词为考察对象,共提前《汉语大词典》首引书证滞后的单义词169个。  相似文献   

14.
以嘉靖《保宁府志》为研究对象,考释其中俗字“女占”“ ”“ ”“熳”“ ”和“ ”,结合历代俗字文献进行研究,以展现其流变概貌,推动汉语俗字研究的发展,为大型辞书的编纂与修订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5.
现有辞书的成果,应当吸取;其漏误处也必须补正。兹从“释”字所领词目,举三例简述如下: 释憾现有辞书的释文与例证,几乎全同。旧《辞源》:“谓心有所怨恨,因事以消释之也。”旧《辞海》:“谓消释雠恨也。”《辞海》未定稿:“消除仇恨。”《汉语词典》:“谓解去心中之怨恨。”所引书例,皆为《左传·隐公五年》“请君释憾于宋”。《中文大辞典》释为:“消释怨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辞书编纂,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近年来编纂了不少新的辞书,“前修未密,后出转精”,这些新的辞书无论在容量、编排还是释义等各个方面,都远远胜过以前的旧辞书。但是,白璧难免有瑕,《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这样的大型辞书,也偶有疏虞。为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学,我们不揣浅陋,姑撮二例,略陈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成语溯源     
移山填海,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二典语之缩合。辞书中所举其出处皆非其源。其源是: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追溯了“天花(华)乱坠”的源头,分析了7部辞书关于“天花(华)乱坠”释义分歧的原因,通过考察佛教文献“天花(华)乱坠”场景及要素的演变,就辞书如何解释“天花(华)乱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余折以御”的“折”是“抑骚”的意思。“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断句不妥。“带长铗之陆离兮”中的“陆离”不应译作“长的样子”,而是“来回摆动的样子”。本文还指出了一些辞书对“毛”字解释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顷读《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释词语若干条,其义多未见辞书,或释义与辞书有异者,特炒录数例,以飨读者。【极】言疲也.卷一0《赵瞿》:“能负重,更不疲极,年百七十.”(出《神仙传》,71页)“疲极”连言,二字平列同义.卷三五《韦丹》:“韦公党党其前而立,久因因极,不觉兼公职亦倒卧在床前地上睡.”(出《会昌解颐录》,225页)卷三五九《张骋》:“晋大安中,江夏功曹张骋,乘车周旋,牛曰:‘天下方乱,吾甚极焉,乘我何之?’骋及从者数从皆惊俱.”(出《搜神记》,2845页)【勉、努力】唐世叮咛语,言保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