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理论命题。围绕这个纲领性的理论命题 ,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对文学解释活动中释义者与释义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释义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深入而辩证的探讨 :既充分尊重接受者和释义者的主体意识———“意” ,又强调文学解释活动最终不能背离对作者和作品原意———“志”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还把文学解释活动看成是释义者之“意”与释义对象之“志”通过“逆”的方式相互交融而形成新的意义的过程。“以意逆志”的文学释义方式比较好地解决了西方释义学理论无法解决的某些理论难题 ,其中所蕴涵的文学解释学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诗无达诂”是古代文论中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理论命题。围绕这个纲领性的理论命题 ,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对文学释义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 ,他们不仅高扬解释者在文学释义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赋予解释者参与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利 ,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释义活动中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西方现代释义学无法解决的文学释义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诗无达诂"是古代文论中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命题.中国古代文论不仅高扬 解释者在文学释义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赋予解释者参与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力,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释义活动中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西方现代释义学无法解决的文学释义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正确把握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审美原理。长期来,学界对该说的解释或“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或“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皆失之于片面。本文试以西方读者学之基本观点,作一新的解释,把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统一起来,强调了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与作品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间性理论的原生态--从孟子的"以意逆志"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提出说诗者面对诗作要"以意逆志",也就是解诗者要以意去迎取诗人之志。但孟子却没有明确论定说诗者所用之意,是说诗者之意,还是诗作者之意,这就留下了文本的未定点,引发了千古不绝的争论。本文以诗的文本作为不同主体间的经验世界的对象,认为对文本底蕴的把握,既要以诗人之意去迎取诗人之志,也要以解诗人之意去迎取诗人之志,并在作为对象存在的诗—世—志的多重文本间,达到对于文学文本的体验与认知。此中既有主体间性,又有文本间性。可见,"以意逆志"说中正含有间性理论的原生态的丰富存在。  相似文献   

6.
“以意逆志”,是孟子针对咸丘蒙曲解《北山》诗义的错误所提出的说诗方法。因为自身的儒家立场,咸丘蒙从《北山》一诗中获得了“文本义”“语境义”与“预期义”三重意义,这三重意义彼此矛盾,导致咸丘蒙对《北山》做出“断章取义”的理解。“以意逆志”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的特点,而《北山》又因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呈现出多种可被解读的向度,孟子的解读只是其中的一种。“以意逆志”的“意”与“志”是儒家学说中“仁义”的体现,具有“心所同然”与“不忍之心”两个心理学前提。孟子“以意逆志”的说诗方法,具体表现为用伦理情感延伸出的亲亲之爱置换文本中表现出的怨愤之情。  相似文献   

7.
东汉以还,众多学者对孟子的"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进行了注释、疏解,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修辞理解的角度看,"文"、"辞"、"志"、"意"固然是准确理解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的关键,而"逆"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它包括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方向的解读过程,涵盖面广,表现力强,可用"推求"对应之。"以意逆志"的过程,实际就是融"意""志"为一体、由已知而未知、"推陈出新"的理解、阐释过程。  相似文献   

8.
孟子“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不仅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与当代文学理论有着内在的契合。因此,今天重新认识这两个命题的内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一、理论建构“以意这志”说见于《孟子·万章上》答咸丘蒙一节。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断章取义比附穿凿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批驳了他关于德高者君不能以其为臣,父不能以其为子的观点。将《小雅·北山》的主旨概括为“莫非王事,我独贤劳”。进而,从解诗者的角度提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的观点。孟子的这一观点起码有如下几层含…  相似文献   

9.
文学文本作为既定之物自身要求着被理解,语言既开启文学文本的存在又形成对文学文本的遮蔽。解释者通过语言这个中介介入文学文本,与之形成交流和对话,在复原其原初意义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意义,显现文学文本作为一个意义统一体的存在。正是语言的这种既遮蔽又自我显示的特点,决定了对文学文本的理解最终要通过解释学循环的原则达到视界的融合,求得真正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孟子所提出的“养气知言”、“论世知人”和“以意逆志”等三大命题,本是先秦的儒学理论,后来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命题。本文对如何理解这三大命题,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到了孟子的时代,在《诗经》的几种应用形式中,“听《诗》”十分罕见了,“赋《诗》”日渐式微了,惟有“引《诗》”硕果仅存.孟门师生“引《诗》”相当普遍,孟子由此在批评“断章取义”的基础上,提出解读《诗》篇必须“以意逆志”.“以意逆志”迟早地、必然地聚焦于“逆”之一环,只要这个时刻来了,“真切”就是对于“逆”最真切的“翻译”.践履孟子说的“以意逆志”,于一般读者而言,理当放弃“中心”之类概念,让更有理解力度的“互动”概念挺身而出;但是,当读者化身作者之后,其真切地逼近《诗》篇之“志”,也只是作为自己的“支援意识”,它们终归要服从于自己的“集中意识”——所谓“意”也.惟有这样理解,“以意逆志”才会成为一种上乘的读书方法,更是一种心向往之但又未必能够抵达的解释学境界.  相似文献   

12.
论"文学是人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艺理论在理解“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时,往往倾向于从认识论和知识论哲学出发,将文学活动中的人仅仅看成是思维主体和认识主体。这种思维视觉的局限扼杀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张力和推衍能力。惟有从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这三个维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含蕴,从而对这一传统命题作出恰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曹丕关于“文以气为主”、“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审己以度人”的文学主张化解为“文学观念论”、“文学价值论”、“文学批评论”三个命题来研究。认为曹丕文学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它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历史意义自当不可低估,其现实意义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孟子提出理解文学作品“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是对我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贡献,为历代许多文学批评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所遵循.但是,“以意逆志”,是“以(读者或批评家)自己之意逆作者之志”还是以“作者之意求作者之志”呢?“知人论世”,是“只以(作者的)其人其世为背景为参考为根据去理解其作品”,还是“以其人其世去驾驭、统率、控制、规范、规定甚至代替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文学现象本极复杂,又涉及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涉及“论域”的进一步界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孟子“以意逆志”的由来及其正确理解,论证了“意”是阅读的主体意识,“志”是阅读的根本目的,“逆”是阅读的理解途径。孟子的“以意逆志”论为我国阅读理论的建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对文学文本的阅读的本质特征进行了论述,指出文学文本阅读的历史性、开放性决定了阐释的多样性,释义主体的“此在”性决定了阐释的循环;并论证“道可道,非常道”这一道家哲学命题是对文学文本阅读的经典诠释。  相似文献   

17.
解释者的“前见”对于法律解释而言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解释学这一路径对“前见”的概念予以界定,并对其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对之前人们对于“前见”的“偏见”予以匡正。进一步说明解释者“前见”的形成及其在司法解释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对这一机制特点的分析,期望给解释者的解释活动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学“元理论”,即文学学科理论,是一门以文学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反恩性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文学专业适当地开设文学“元理论”课程,可以优化文学课的课程结构,提高各门文学课的教学效率,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开设文学“元理论”课程,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模式:其一,在原有各门文学课课程之外,开设独立的文学“元理论”课程;其二,在原有每门文学课程中增补文学“元理论”的内容;其三,在作品选读课中增加反思性的内容,并进而与写作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忠实”而忽略了“创造”与“叛逆”,强调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而忽略了文化层面上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文化转向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译者、读者和接受环境成为研究对象。文章试图通过对“创造性叛逆”这一命题的阐释,证明“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解读中西方的“鬼(Ghost)”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西方“鬼”的文字释义,寓意挖掘,价值评判,结合中西方文学中“鬼”的形象的探讨.人鬼关系的比较,揭示东西方“鬼”文学中的宗教情结,并透过中西方“鬼”的民俗和仪式的比较,探讨中西方“鬼”的异同,从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法门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