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赵婷婷等人修订的《亲子关系调查问卷》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沈阳市、辽阳市、郑州市三座城市的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的亲子关系与其焦虑的关系进行了调查测量研究,主要发现:1)小班幼儿亲子关系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亲子关系中亲密性这一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即独生子女的得分较高。2)幼儿焦虑中的分离焦虑这一维度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强迫冲动障碍这一维度上呈显著性差异,即独生子女得分较高。3)亲子关系中要求性、反应性和亲密性因子与幼儿焦虑总分呈显著相关,其亲密性对幼儿焦虑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融合幼儿园中普特幼儿间交往意愿与同伴接纳现状,采用普特幼儿间交往意愿问卷、融合幼儿园幼儿同伴接纳问卷,整群抽样选取一所融合幼儿园5个班的99名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幼儿园中幼儿的交往意愿和同伴接纳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同伴接纳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同伴接纳;中班普特幼儿间的接纳程度显著低于小班;高、中、低交往意愿组的普特幼儿间同伴接纳在接纳程度因子均分及总均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低交往意愿组在同伴接纳程度均分及同伴接纳总均分上均低于中交往意愿组;幼儿类型与交往意愿、同伴接纳呈显著正相关,幼儿班级与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幼儿类型和班级对普特幼儿间的同伴接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建议:幼儿教师应组织以合作为主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引导普通幼儿接纳特殊幼儿,为普特幼儿提供交往机会;创设和谐度高、包容性强的园内融合氛围,创建有利于特殊幼儿被接纳的心理环境;家长配合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减少特殊幼儿的情绪、行为问题,增加其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沈阳市三所普通幼儿园355名3-6岁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学习品质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已有的学习品质教师评定问卷和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4-5岁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幼儿问题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孩问题行为多于女孩。(3)幼儿问题行为中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因子与学习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不注意-被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幼儿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湖州市两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80名幼儿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规则认知水平影响显著,年龄越大幼儿的道德规则认知水平越高,女孩道德规则的认知水平高于男孩;2.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行为影响不显著;3.在总体上,幼儿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说明两者在幼儿阶段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在遵守情境下,在三个年龄段上均是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高于行为得分,除小班差异不显著外,中大班差异均显著;男孩、女孩在遵守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高于行为得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及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两难故事法”“同伴提名法”对W市某幼儿园大班117名幼儿进行访谈,而后使用相关性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参与的幼儿具备良好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表现;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亲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可显著正向预测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在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幼儿整体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发展良好;女孩表现均显著优于男孩;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直接预测同伴关系,并通过亲社会行为间接预测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学前儿童文化认同量表”对上海市7所公办一级园的579名幼儿进行三年追踪调查,探究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3-6岁幼儿文化认同总分属于良好水平;3-6岁幼儿的文化认同存在年龄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中班到大班是3-6岁幼儿文化认同的快速发展阶段。小班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中班男孩的文化认同显著高于女孩,大班女孩的文化认同显著高于男孩。主要建议:开展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文化体验活动;减少性别偏见,为幼儿提供平等的文化体验机会;引导幼儿在喜爱和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行为倾向;在园家社协同育人中增进幼儿文化认同并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巢湖市1所幼儿园的441名儿童为测查对象,运用幼儿同伴侵害问卷、师幼关系问卷(教师版)及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来考察师幼关系在幼儿同伴侵害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女孩亲密性、满意度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孩,而男孩的冲突性发展水平则显著高于女孩;同伴侵害、社交焦虑及师幼关系年龄差异显著,但无性别差异;同伴侵害与亲密性、支持性及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冲突性、儿童社交焦虑及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满意度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满意度在幼儿同伴侵害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专注力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投入程度会影响其早期数学经验的习得。以数学区域为媒介,运用 观察法对60 名幼儿独自与合作活动中专注力的思考、伴随语言、抗干扰与注意分散行为进行统计,并结合访谈法收集质性资 料。研究发现:幼儿专注力总体表现较好;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孩伴随语言能力均高于男孩,男孩专注的消极行为则多于女 孩;情境差异中,独自活动产生更多与材料互动的思考行为,共同操作时有声语言的频次更高。  相似文献   

9.
为从父母教养效能感和祖辈参与教养角度探讨幼儿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采用祖辈参与教养量表、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幼儿问题行为量表对332名3-6岁幼儿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幼儿问题行为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动注意问题、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情绪症状,幼儿问题行为在幼儿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祖辈参与教养高、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祖辈参与教养与父母教养效能感、幼儿问题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父母教养效能感在祖辈参与教养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提高父母教养效能感会有效降低祖辈参与教养对幼儿问题行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独生子女同伴关系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同伴交往中不受欢迎的独生子女占相当的比例;第二,小学阶段的独生子女与中学阶段的独生子女同伴关系的总体状况差不多,都是受欢迎的与不受欢迎的各占一成半左右,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第三,中小学独生子女同伴交往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关系明显好于男生;第四,在中学阶段,不受欢迎的农村独生子女明显多于城市独生子女;第五,中学阶段毕业班的独生子女受欢迎的明显比非毕业班的少,不受欢迎的与非毕业班没有显著差异,同伴关系一般的明显比非毕业班的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成对的方式测试158名4-5岁的中班幼儿在游戏资源分配不均的游戏情境中对同班熟悉幼儿的分享行为,观察资源优势方和资源劣势方的同伴关系,分别考察资源优势方对同班熟悉幼儿的分享意愿和行为及资源劣势方对同伴的侵略行为和倾向。在对同班熟悉幼儿分享意愿方面,不同性别幼儿的分享意愿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在面对资源不足时,男孩和女孩在向对方求助方式有所不同,女孩比男孩更多地采取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男孩具有更多的侵略性。由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优势方和资源劣势方在独裁者游戏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不同性别幼儿在独裁者游戏中分享的贴画分享数量有着显著差异,男孩向匿名陌生幼儿分享的贴纸数量明显多于女孩,这表明在对匿名陌生人分享意愿方面男孩比女孩更慷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探讨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同伴欺负状况、抑郁焦虑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情况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初一年级学生较初二初三的学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中;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相关显著,同伴欺负程度越高,抑郁焦虑水平越高;抑郁焦虑对同伴欺负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起正向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使用社会技能提升系统(Social Skills Improvement System)(以下简称SSIS)教师评定问卷对广东省42所幼儿园、397位4-5岁幼儿社会技能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以探讨4-5岁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结果表明:4-5岁幼儿社会技能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童优于男童;幼儿社会技能随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提升4-5岁幼儿社会技能的建议:重视对社会技能低下幼儿的筛查,为幼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课题组编制的青少年适应性量表对6 441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男女生的适应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整体适应性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学生适应性存在家庭来源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的变化趋势;(4)大学生适应性存在专业类型之间的显著差异,表现为体艺类>理科类>文科类的变化趋势;(5)大学生适应性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融合幼儿园中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间的相互接纳是衡量融合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融合幼儿园中幼儿同伴接纳现状,解决实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融合园中幼儿同伴接纳量表和同伴提名法,在两所融合幼儿园随机整群抽取125名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同伴接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行为接纳高于情感接纳,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同伴接纳高于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通过特殊幼儿所属同伴接纳类型可知其在班级同伴关系中处于中等偏下地位,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接纳与班级中同伴关系相一致;小班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度优于中班,不同性别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无显著差异,受欢迎型的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优于其他同伴类型的幼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61名4-6岁儿童的父亲在十个月中进行前后两次问卷调查,同时由教师完成相对应儿童社会技能的问卷调查,探究父亲元情绪理念与4-6岁儿童社会技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4-6岁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别的主效应显著;2)女孩与男孩的父亲在情绪教导型T1,T2和摒除型T1,T2差异显著;3)父亲元情绪理念与儿童各项社会技能之间部分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社会退缩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探讨幼儿园一名社会退缩幼儿退缩行为产生原因及其教育干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退缩行为产生原因主要有缺乏社会交往经验、人际交往质量低、缺乏交往的自我效能感。基于此,研究者通过建立良好师幼关系与同伴关系,提升幼儿社交技能与交往的自我效能感进行教育干预,较好地改善了幼儿的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18.
通过社交关系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等发现,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在融合教育中多数未获得同侪的接纳,被拒绝的情况严重,颇显孤独;上课时间内情障儿童在普通班与同侪互动的次数比在资源班多,而下课时间内大部分情障儿童主动参与同侪活动的时间和次数比单独游戏或观看同侪游戏的时间长,次数也较多;情障儿童在同侪行为的示范与同侪压力下可训练出良好的行为模式;而普通班儿童能培养出对问题行为的包容、协助和乐于与情障儿童互动的态度。普通班儿童受情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干扰易形成集体排斥后者的现象,后者则因受到排斥而产生孤独、焦虑、自暴自弃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Early acquisition of stereotypes that associate “blue” with boys and “pink” with girls can influence their preferences for these colors and also their choices in clothing, toys or objects in relation to gender stereotypes. In a Spanish sample (5–10-year olds, n = 614), this study reproduc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conducted by Karniol (Sex Roles 65(1/2):119–132, 2011)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whether gender-linked color preferences rule the choice of coloring booklets and if children’s choices of color are affected by their own gend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boys used fewer female-stereotyped colors than girls, both genders colored in each figure with the stereotyped colors associated with them.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boys and girls share similar gender stereotypes and use colors that agree with these stereotypes.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四所工科院校120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有36.3%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存在轻度的各种心理问题;在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偏执4个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在人际关系紧张、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和偏执9个因子存在年级差异;在情绪失调和敌对方面存在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