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考察师幼关系在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同伴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选取上海市两所幼儿园293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的身高体重计测查儿童身体质量指数,教师完成师幼关系量表,并采用同伴提名法测查儿童同伴关系。结果显示,幼儿身体质量指数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与同伴接纳相关不显著。当师幼亲密性处于低水平时,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当师幼冲突性处于中、高水平时,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作用显著。研究结论:身体质量指数较高的肥胖儿童易受到同伴拒绝,师幼关系在幼儿身体质量指数和同伴之间具有调节作用,中、高师幼亲密性和低冲突性可以缓解肥胖儿童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对同伴拒绝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Olweus欺负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探讨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同伴欺负状况、抑郁焦虑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情况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初一年级学生较初二初三的学生更易卷入同伴欺负中;留守初中生同伴欺负与抑郁焦虑相关显著,同伴欺负程度越高,抑郁焦虑水平越高;抑郁焦虑对同伴欺负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起正向预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学前儿童羞怯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及考察情绪调节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保护性作用,随机选取山东省德州市170名幼儿为被试,请教师用量表评定法报告幼儿的羞怯、情绪调节能力和同伴交往能力。结果表明:1)幼儿羞怯水平与其同伴交往能力显著负相关;2)情绪调节能力对羞怯与同伴交往能力间关系起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情绪调节能力是羞怯引发较低同伴交往能力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及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两难故事法”“同伴提名法”对W市某幼儿园大班117名幼儿进行访谈,而后使用相关性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参与的幼儿具备良好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亲社会行为表现;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亲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可显著正向预测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在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幼儿整体情感观点采择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发展良好;女孩表现均显著优于男孩;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直接预测同伴关系,并通过亲社会行为间接预测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母亲守门行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和父亲参与教养之间的关系,采用母亲守门行为量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父亲参与教养问卷对四川省三所幼儿园内241名幼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母亲守门行为显著负向预测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母亲守门行为显著负向预测父亲参与教养;2)母亲守门行为可直接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也可通过父亲参与教养间接作用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的开门行为与父亲有效参与幼儿教养能够提升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对保教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为探讨托育机构师幼互动质量与教师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以东北地区H省D市和华东地区S省W市3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在秋春两季进行测查。使用经杨希本土化修订的CLASS Toddler量表和王彦峰等人基于UWES改编的教师工作投入量表,研究教师工作投入与师幼互动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秋春的教师工作投入与师幼互动质量呈显著正相关;2)交叉滞后分析表明,秋季的行为支持和学习支持对春季的工作投入有正向预测作用,秋季的工作投入则对春季的情感支持有正向预测作用。综合分析发现,增加教师的工作投入可以有效提高师幼互动质量,反之亦然。因此,托育机构应该为教师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为教师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国家也应该深化教育政策改革,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从而提高师幼互动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成都就读的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和白马藏族文化适应问卷,考察了在西南民族大学就读的200名藏族学生的文化适应和自信以及学院分类的关系.结果: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存在人口学差异.文化适应各维度对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和与人交谈等自信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主流文化认同对社会相互作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教育认同对个人评价的外表、与人交谈维度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总体文化适应对学业表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与自信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量表、同伴侵害量表及行为问题量表,对25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知觉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正相关;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正相关;(2)儿童对教师积极策略知觉状况能够影响身体侵害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即儿童对教师积极策略知觉水平较高时,身体侵害能显著增加儿童行为问题,但二者在儿童对教师积极策略知觉水平较低时不再产生关联。?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幼儿冒险游戏水平与抗挫折能力的关系,及考察自我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随机选取浙江省杭州市148名幼儿为被试,通过任务测评法评定幼儿的冒险游戏水平和自我效能感,通过教师问卷评定报告幼儿的抗挫折能力。结果表明:幼儿冒险游戏水平、自我效能感、抗挫折能力发展良好;冒险游戏水平直接正向预测抗挫折能力,并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师幼关系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关系,并检验接受性语言能力和心理弹性在其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师幼关系量表、接受性语言能力测量、幼儿心理弹性量表和幼儿自我概念量表对911名学前儿童及其教师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表明:1)师幼亲密性和依赖性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2)接受性语言能力和心理弹性在师幼亲密性与自我概念之间分别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接受性语言能力在师幼依赖性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接受性语言能力和心理弹性在两种类型师幼关系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教师与学前儿童建立积极亲密的师幼关系将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追踪到五年级,考察焦虑退缩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二到五年级.小学生的焦虑退缩呈线性下降趋势.从二到四年级,母亲的惩罚对当时的焦虑退缩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三、四年级时母亲的惩罚能预测后期的焦虑退缩,表现为母亲惩罚分数低的儿童,焦虑退缩下降速度慢.虽然焦虑退缩不受同伴的排斥,但三年级的同伴排斥对三到五年级期间的焦虑退缩变化趋势预测作用显著,受同伴排斥程度低的儿童,焦虑退缩下降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陈会昌编制的气质类型调查表.对医学生进行测查并对测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目前医学生的气质类型和心理健康状况.并进一步探讨医学生的气质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气质类型之间SCL-90各症状因子得分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01),具有抑郁质和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可见心理健康与气质类型关系密切,气质类型对人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我妨碍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测查医学生的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自我妨碍倾向低于本科生,城市医学生自我妨碍倾向明显高于农村和城镇医学生;医学生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均存在显著相关;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的自我妨碍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对医学生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自我妨碍呈负向预测作用。结合研究结果,相应地提出了在教育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师范生手机依赖与学业挫折感的关系,考察人生意义的中介作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手机依赖性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青年学生学业挫折感问卷和人生意义量表对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628名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师范生手机依赖可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挫折感,人生意义与自我管理能力可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挫折感;(2)师范生人生意义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挫折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师范生自我管理能力在人生意义与学业挫折感之间、手机依赖与学业挫折感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习环境满意度及其各个维度与学习态度、学校态度、焦虑和同伴关系等之问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学习环境满意度的学生的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心理环境满意度和时空环境满意度对学习态度、学校喜欢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对学校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心理环境满意度对焦虑和同伴关系不良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17.
论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环境满意度及其各个维度与学习态度、学校态度、焦虑和同伴关系等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不同学习环境满意度的学生的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环境满意度越高,则对学校适应越好;心理环境满意度和时空环境满意度对学习态度、学校喜欢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对学校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心理环境满意度对焦虑和同伴关系不良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个人评价量表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管理倾向三个方面均与学业自信显著相关,但仅时间效能感对学业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体育运动、爱情关系、社会交互作用、交谈等方面的自信均与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显著相关,仅时间效能感对各方面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外表自信仅与时间监控观相关,且时间监控观对外表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为在年龄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自立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认知解离、承诺行动与接纳都能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社交媒体使用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以及知识共享和心理安全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量表、创新能力量表、知识共享量表以及心理安全感量表,对230名研究生进行测试。结果:基于社交、认知的社交媒体使用显著正向预测研究生创新能力,而基于享乐的社交媒体使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不显著;知识共享在基于认知的社交媒体使用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且这一作用受到心理安全感的调节。结论:正确使用社交媒体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但较低的心理安全感水平可能损害这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