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二十余年,中国社会经历着急剧的社会变革,作为阐述观点和态度、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评论,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报刊新闻评论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为,总结其发展特色,以期透视媒介与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的重要门类,在新形势下,应强化喉舌功能、引导功能、传播功能、监督功能等主要功能,警惕在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中弱化主功能的倾向,对新闻评论进行功能定位是写好新闻评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运营分别经历了市民化、市场化、网络化和全媒体转型,从而给新闻评论带来四次关注点的变化,分别是社会现象、新闻事实、社会变革以及社会心态,最终使得言论表达方式出现变化。就个体而言,40年媒体和言论转型为媒体人实现了社会阶层、媒体职位、言论思想以及经济阶层的流动。新闻评论为表达者提供了身份转换机遇,但早期多为职业转换,而后期逐步提供经济阶层流动机遇。纵观新闻评论表达主体机遇变迁规律以及当前媒介发展现实,国家应通过提供更多的身份转换机遇,促进网络新闻评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选题是新闻评论写作的第一步,能否正确的选准、选好论题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的指导作用并影响到写作程序的进行。新闻媒体要想运用新闻评论这种形式来真正向社会,向受众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关注新闻评论的论题的评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有其自身的内在品格与话语特征,足以折射出社会变化的诸多信息.本文着眼于我国新闻评论的价值定位,并从新闻史学角度分析了20多年来新闻评论逐渐建构起来的"意义模式",即融入"新时期启蒙意识"、传播现代文明意识和凸现人文精神主题等,认为新时期评论宏扬了"开民智"的新闻传统.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评论对弱势群体话语空间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随机性的简短评论,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以关注“民生”为宗旨,关心百姓的生存和生活状态,采取“主持”的方式来播报新闻,对新闻事件做出点评,由于这些特点,它往往被视为大众传媒时期普通民众话语权的代言人。民生新闻评论具有充分接近弱势群体的优势,但它在为这一群体构建公共空间时仍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即:新闻点评只停留在事实的表象,不能真正为弱势群体的利益代言;对政府公务行为横加指责,评价不当;过分娱乐化,缺乏足够的社会公信力。想要真正为弱势群体搭建起话语空间,民生新闻评论还需要把握和调整好自己的视角,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切忌对公众事件进行娱乐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多重理论视野中的新闻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交往日趋频繁,广大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在人们的社会表达中,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形式,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它必将在传递观点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信息传播、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等三个方面,多角度地研究新闻评论,从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来解读新闻评论的时代功能。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新闻伦理的研究主要偏重于采编环节,而忽略了与之相关的新闻评论伦理研究。在具体操作中,新闻评论可能产生三类伦理问题:其一是在事实的引述方面,其二是在论证的逻辑方面,其三是在评论的态度方面。通过几个具体的新闻评论失范现象作为现实背景,结合相应的业界规范,对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作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立新闻评论的亲民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在新闻媒介中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必须建立新闻评论的亲民文风。而让新闻评论具有指导性、知识性、美学性和多样性则是建立亲民文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俐 《南都学坛》2002,22(5):118-118
<正> 作为对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发号召的一种文体,新闻评伦最本质的属性就是论说性,因此,撰写这类文章就要十分注意把握其语言特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言运用的好坏、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评论的宣传效果。为了更好地把握新闻评论的语言,我们对其特性作了初步探讨。我们认为,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新闻评论的语言更需要具有针对性、逻辑性、指导性、生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记者特有的捕捉新闻的本领 ,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就是记者的社会认知过程。从社会认知的角度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 ,分析新闻敏感和社会认知的关系 ,图式对社会认知及新闻敏感的影响 ,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和增强新闻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任何国家的新闻都成长和发展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并形成鲜明的新闻个性。社会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新闻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一个国家的政治观念文化镕铸,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文化表现,一个民族的叙事体系(思维与表现方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3.
“唱新闻”是一种源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民间口头新闻传播形式,出现于南宋时期的浙东地区,清末民初发展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并盛行于象山等浙东地区。浙东“唱新闻”与古代歌谣和“唱朝报”的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邸报之兴盛及浙东繁荣的新闻传播活动为“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唱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丰富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与同源俗文化曲艺形式的民歌和“画新闻”比较而言,“唱新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底蕴深厚、口口相传的传播优势,但在流传过程中也体现出其代表作品少、新闻传播功能减弱等不足之处。近年来,“唱新闻”说唱艺术逐渐向“宁波甬剧”“小热昏”等形式发展演变,同时创新地融合不同剧种和乐器,不断满足新时代民众曲艺欣赏的审美需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袁殊主编的《文艺新闻》是在中国现代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份小型报纸。袁殊有意识地将《文艺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新闻理论的尝试,该报广泛报道左翼文化界的活动,积极反映进步文化思想。该报形式上栏目众多,编排紧凑,版面活泼。在通联方面注重与读者的沟通和互动,常常通过二次传播的方式,扩大和延伸报纸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闻日日睇》是广州电视台著名的民生新闻栏目。它在品牌塑造上的主要手段是准确定位和题材本土化、语言方言化、立场平民化,大打亲民牌;叉注重通过跨媒体和其他社会活动对节目进行有效推广,使节目在短期内成为品牌。由于同类节目的竞争加剧,及该节目自身题材的局限、过于追求本土化和平民化等因素,该节目品牌出现了进入衰退期的迹象。要保持民生新闻节目的生命力,需要提升其格调,妥善处理媒体在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闻及其价值体系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国家传播学理论建构的核心范畴。在数字媒介环境下,重新认知新闻的属性,阐释新闻真实的内涵,对于提高国家传播的效率,改善媒介生态,拓展国家传播的全球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究认为,新闻是一种人类基于新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的信息生产与消费行为;新闻真实是保持国家新闻传播秩序化的重要前提;新闻真实存在时间、空间、领域与主体层次差异;共时与历时、相对与绝对、过程与结论、部分与全面、现象与本质、普遍与领域、客观与主观、个体与社会、性质与层次以及国别和度量,既是新闻真实的传统范畴,也是数字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发现真相,保持叙事立场的客观、公正,既是新闻传播的理想追求,也是国家传播的应有境界。  相似文献   

17.
由于涉及国家道德、社会连带思想、个体德性等伦理因子,社会保障因而具有了丰富的伦理意蕴。社会保障伦理是社会保障的价值负载与道德指向,有着自己的特殊形态。社会保障伦理关涉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社会保障的伦理特质,社会保障的伦理功能,伦理对社会保障的作用,慈善文化和慈善思想,养老伦理,社会保障权等思想单元。回顾和梳理我国社会保障的伦理思想及其伦理动因有助于社会保障正确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8.
新疆的新闻事业开始时间较晚,1910年,新疆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的出现,标志着新疆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从《伊犁白话报》、《新报》,到《新疆公报》、《天山报》,构成新疆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媒体。新闻早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是发展较为缓慢,其发展具有单一性、跳跃性。  相似文献   

19.
1934年后,主力红军和中共中央机关陆续西迁,农村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川黔、陕甘宁等西部地区。西迁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文章重点考察农村革命中心倾斜及时空转换的基本原因,探讨此次社会流动与陕甘宁边区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分析陕甘宁边区社会变迁诸层面,概括其社会变迁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无政府主义:无根的社会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政府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恶劣影响的非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潮。它把国家作为社会不公正、不合理的基础予以摒弃 ,把权威当作社会的祸害和人的自由的破坏者予以拒斥 ,把密谋性的恐怖活动视为革命的基本手段予以倡扬。它甚至对无产阶级国家和权威也进行责难。无政府主义的这些特征充分显现出其思想的非历史性、抽象性和无根性。在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无政府主义不切实际的虚幻实质 ,并科学地阐述了国家和权威的本质以及无产阶级国家和权威的必要性 ,指出了人民群众在共产主义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