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章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校大学生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存在偏差,主导性的应对方式也有错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并非都是积极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态问题,要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要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要建立起积极心态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校大学生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存在偏差,主导性的应对方式也有错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并非都是积极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态问题,要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要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要建立起积极心态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格因素是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作为大五人格模型没有涉及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特征,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216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解释量为21%。主动性人格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交往焦虑量表(LAS)对22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交往焦虑量表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实践社区和非实践社区的成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交往焦虑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应用SC L-90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来自江西与安徽的450名高复生进行测评,结果发现:高复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且存在性别差异;高复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常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SCL总分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七个因子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其余因子呈弱相关;消极应对与SCL总分和其它九个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由此可知高复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高复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成长的因素,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西安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有效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并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能力、努力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运气呈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可控归因、内归因维度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应合理利用归因,抓住发展机遇,增强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对254名被试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也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心理和谐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自我和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工具,采用心理测验的方法,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属于良好水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个体自我和谐的状况;大学生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76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应对"、"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生总体压力水平为中等;2)当代大学生面对压力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3)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有非常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问卷对378名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流动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应对方式问卷的6 个因子中,幻想和退避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自责应对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②流动儿童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应对方式的6 因子中, 自责和退避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对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同卷(SDS)对河南大学383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极显著高于女生,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各应付因子中仅解决问题性别差异显著,其他因子无性别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显著正相关,与自贵、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以及抑郁显著负相关;高、低一般自我效能感者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和退避因子以及抑郁等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关系密切,提高大学新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增强其应付能力,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hwarzer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文版,对3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科目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也表现显著性差异,理科显著高于文科;不同年级之问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建议,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成败观、积极归因方式等多个维度来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以期能够寻求一条适合大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为其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准确把握影响大学生创新的因素及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文章采用问卷对重庆大学2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感知的教师创新支持都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对困难的应对方式基本积极。大学生在4个问卷上的得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创新自我效能感可以更好地预测创新动机,教师创新支持和应对方式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影响创新动机,创新自我效能感起到了中介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是高校创新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0名医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各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5.
下岗女性职工自我效能感可以区分为一般效能感和再就业效能感两个部分。下岗女性职工两种效能感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再就业应对也以积极方式为主,而再就业效能感则低于男性下岗职工。两种效能感是受不同的再就业因素影响的,同时两种效能感也影响着不同性质的再就业应对方式。回归分析表明:当一般效能感较低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应对方式,较高的再就业效能感会导致积极的再就业应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间的关系,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黑龙江省8所高等院校的4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分别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性别、年级上对应差异显著;自尊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两个变量均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教养方式可以显著地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家庭教养方式总分能够显著的预测自尊.  相似文献   

17.
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华北电力大学贫困大学生以分层取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而提出改善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良性压力对工作倦怠的影响。采用医护人员良性压力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河南省26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护人员良性压力、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均呈显著负相关,医护人员良性压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医护人员良性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提升医护人员良性压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缓解其工作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9.
自我导向学习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特别需要培养的一种学习品质和能力。为解析学习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自我导向学习品质的影响,使用包含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问卷对720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调查。潜在剖面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自我导向学习品质上存在显著的群体内差异:41.4%属于低自我导向型,44.7%属于中自我导向型,13.9%属于高自我导向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求知兴趣和能力追求两类学习动机正向预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品质,声誉获取学习动机则负向预测自我导向学习品质,培养类型、年级、专业兴趣和利他取向学习动机对自我导向学习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自身发展。采用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自我效能感现状,提出应对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