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戈公振的媒介经营管理观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公振先生是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此外,在新闻学诸多方面有着独到的研究,但并未被后人所重视。在他逝世70周年之际,本文对其媒介经营管理观作一梳理。戈公振的媒介经营管理思想涉及广告、发行、发展战略、报纸定位、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对于如今的媒介经营管理仍不无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戈公振在上海《时报》任职期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时评。这些评论,聚焦时政,关注商业,关怀民生,抨击时弊,跨越五四运动前后两个时代,论题更为宏观,更为底层,救国情怀和民生意识更为浓烈。同时,经由包括新闻时评在内的新闻实践,戈公振形成了自己典型的民本主义舆论观。  相似文献   

3.
商务印书馆2017年整理版戈公振遗著《世界报业考察记》,嘉惠学林甚大,然其中有少量文字讹误,对此略做校正与辨析。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戈公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公振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的创始人与泰斗,他是新闻事业的践行者,中国新闻学的早期研究者,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新闻教育的倡导者,资产阶级新闻观点的批判者,新闻广告的推介者,新闻职业化的实践者,为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1919年开始,作为旧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先后创办了"教育""妇女""儿童""实业""图画"等多种周刊,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系列专题周刊的报纸,在整个报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知名报人、新闻史学家戈公振正是创办"专刊"的直接推动者。他不仅擘画各专刊的创办、发展,还亲任《图画周刊》的主编。戈公振认为风靡一时的报纸专刊只是为形势所迫,虽代替了杂志的部分功能,但其自身有不可化解的内在矛盾;理想的报纸专刊应以文艺为基础,贴近读者的常识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史是研究我国新闻和新闻传播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是我国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学科,从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7年)算起,只有60年的历史,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至今有关新闻史的论著屈指可数、资料贫乏、教学研究人员奇缺。中国新闻史的研究跟整个新闻学科一样,还尚处在开拓阶段,未开垦的土地俯首皆是。  相似文献   

7.
戈公振认为现代人都应该有报学知识。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人们读报,有利于健全舆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增进世界交往,开拓视野,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达。在全球一体化的信息经济时代,要传承传统文化、参与世界竞争,具有一定程度的媒介素养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8.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盐城工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008-5092;CN32-1499/C。《学报》主要设置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语言、历史、高等教育研究等栏目;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学报还设立了“盐海文化”研究专栏,其内容包括海盐文化研究、新四军研究、沿海滩涂与湿地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名人如“二乔”(乔冠华、胡乔木)研究、“二戈”(戈公振、戈宝权)研究、与盐城地方相关的《水浒传》及作者施耐庵研究、《镜花缘》与作者李汝珍研究等,竭诚欢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层次性、可变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某些规律,能为完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创造一定条件。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盐城工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季刊,同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ISSN1008-5092;CN32-1499/C。《学报》主要设置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语言、历史、高等教育研究等栏目;同时,结合地方实际,学报还设立了“盐海文化”研究专栏,其内容包括海盐文化研究、新四军研究、沿海滩涂与湿地文化研究、地方文化名人如“二乔”(乔冠华、胡乔木)研究、“二戈”(戈公振、戈宝权)研究、与盐城地方相关的《水浒传》及作者施耐庵研究、《镜花缘》与作者李汝珍研究等,竭诚欢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政治哲学以目的论为基础,即“人是目的”,大自然隐蔽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普遍法治下的公民社会,实现人的尊严和自由。康德政治哲学具体表现在“政治自由主义”和“理想的世界主义”两方面,这是其目的论在政治法律层面的落实。康德政治哲学是近代启蒙政治思想的总结和展望,其纯正的自由主义精神和普遍法治下世界公民的理想,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列奥·施特劳斯为什么以及怎样批评卡尔·施米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特劳斯的核心问题是虚无主义,其毕生致力于批判自由主义和现代性就在于认定它们导致了虚无主义。而他之所以批判恰恰是激烈批评自由主义的施米特,也在于认定施米特思想的基础仍然是虚无主义的。我们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批评,才能够理解施特劳斯所表达的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仍然发生于自由主义的视界之内,依然受制于无法克服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这一话语的义涵。施特劳斯对施米特的批评是正确的,但是对自由主义的指责却是不正确的,自由主义并非虚无主义的,分歧仅仅在于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与施特劳斯的道德基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沈从文的影响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做一个自由的人,从这一点看,沈从文以他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文艺创作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使他们成为自由主义作家;第二表现为传播了自由主义的文艺思想,以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文学独立观、以及健康自然的生命观、宇宙观影响和改造社会。  相似文献   

14.
老子民本思想的前提是民众具有自生自化能力,核心是以民为本,特点是自由放任,基本方法是清净无为。老子的民本思想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的价值主要在于,他把民众的生产和生活看作是自然而然的,是与生俱来的,不要过多干预他们的活动。他对为政者提出的基本要求也很有教益。他的民本思想过于理想化。  相似文献   

15.
霍布斯与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继承了马基雅维利现实主义的政治研究方法,运用自然法与社会契约理论全面论述了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一西方传统政治研究的主题。表面看来,提出君主专制主张的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与自由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但实际上他在政治的人性基础、国家的必要性、国家权力的范围以及个人自由的依据和内容等问题上的见解对现代自由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殷海光的自由主义思想以逻辑作为论说基础,他所表达的仅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政治信念,并没有也无法转化为一种政治实践。将信念依托于逻辑之上,是导致其自由主义主张落空的原因。殷海光意图寻找中国的自由之源,但是他拒斥中国传统,凭空想将西方的自由主义嫁接到中国的土壤上,这使得他的理论既无法获得自由主义的支持资源,又因超越现实需求的超前性而缺乏现实底蕴。只有社会政治生活需要自由主义发挥现实功效的时候,自由主义理论才具有切合政治生活需要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7.
文章系统考察了现代西方自由主义著名代表哈耶克的法律观和立法观,以哈耶克的社会哲学观和自由观为基础,从法律的原始含义、哲学基础、否定性特征以及根本目的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哈耶克法律观的根本特征;在立法思想方面,考察了哈耶克关于立法意义和任务的理解、对西方各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批评、对美国立法制度的评价以及哈耶克关于理想宪政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解析了近代唯理主义堕陷为极权主义的逻辑过程 ,阐述了休谟认识论与因果哲学背后的自由主义内涵 ,以及 2 0世纪最重要的自由主义理论与休谟哲学的直接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胡适对自由的张扬却体现了"文化边际人"情结,即他在超越传统时又没有远离传统文化的土壤。他在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中塑造健全个人主义的魅力;诠释无为而治的现代意义;其批政、议政的做法体现着传统强烈的人文批判意识;而其容忍的原则则在质的追求中又晨露出士大夫懦弱的心迹。然而忽视对中国社会政治格局的科学把握最终酿成了胡适的自由主义之累。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道德哲学基础是公平正义的观念 (Justiceasfairness) ,而“原初立场”和“无知之幕”是其理论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他首先在一国之内得出了民主宪政两个政治正义的原则 :公平原则与差异原则 ,晚年 ,他在《万民法》一书中又将这套原则推广为国际交往原则 ,企图在政治自由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建构国际和平的新秩序。这一宏大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代表了 2 0世纪后半叶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