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刑事审判作为实现“正义”的一种方式,具有多义性。从审美的视角分析,刑事审判蕴涵多姿的美:既有建筑美、音乐美、仪式美、人格美等形式表征,又有正义美、和谐美、自由美、悲剧美等内在要素。刑事审判的审美价值在于用审美的视角去发现诉讼法的形体、理念、精神和司法活动中的美,并为刑事审判的建构提供某种可以参照的美学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以实物展示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展示的都是人类创造物的精华,两者共同关注科学与文化,都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传播的课堂。这些共性的存在,使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展示技术的发展一直发生着影响,而博物馆界人士参与世博会筹办,博物馆展览融入世博会之中,是世博会与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体现。历史上,不少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曾将博物馆作为整个世博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来建设,或在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变为博物馆,部分世博会展品为博物馆所收藏,这不仅仅是世博会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同时也通过博物馆传播了世博会精神,延续了世博会使命。正是由于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充分体现世博会与博物馆互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高校学报与编辑美学的内涵关系进行了探讨。学报不仅进行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还必须是带给读者以审美的感受,其主要表现在学报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文中对学报编辑美学具有的特点;真实美、价值美、语句美、新颖美、规范美、装帧美进行了讨论和阐述,指出学报编辑应对学报所蕴含的美学因素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4.
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博物馆一项重要功能,体验教育是一种重视人的体验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博物馆具有开展体验教育的先决条件,本文就博物馆陈列展览、互动展示项目及特色培训分析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内涵。博物馆开展行之有效的体验教育是实施科普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探析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审美及创构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绘画在美学上有它的独特性。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语言,从立意、为象、到格局长期探索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逐步丰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它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境美,彰显了中国文化鲜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画境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并提出了形式美的法则。本文从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及美感形式中探寻古人的美学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意象、审美情趣,试析意境审美的创构理念,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前人的审美思想及高深的境界,传承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工作中的服务美学就是把美学原理与服务理念融合到图书馆服务中去。通过充分展示服务形象美、服务产品美、行为品质美和服务环境美,来实现馆员与读者心理相容和情感相悦的无障碍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7.
方志美刍论     
方志的美学归属应为社会美与自然美的统一;其美学价值主要在于展示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境界,给人美的享受,留下可资借鉴的审美准则;方志美的实践源头大致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开始,历代方志名家同时又多是文学美学大师;方志美的主要形态包括博物美、山川美、风俗美、真实美、体例美等,是多样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正> 喜剧美学,是戏剧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喜剧为审视对象,研究喜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观众的审美心理,考察喜剧在审美效应方面的诸种表现。喜剧的创作,需要一种喜剧美学思维。  相似文献   

9.
高梓梅 《南都学坛》2007,27(6):56-59
民间叙事文学表现的是普通民众共同的理想和愿望、共同的审美情趣。无论悲剧的壮美、喜剧的滑稽美,还是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美,表达的都是民众的梦幻和理想,展示的都是民众的审美情趣。从美学范畴探讨民间叙事文学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为发掘民族文化精华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继承、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建设新文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又是美学的终极追求。美学以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审美关系质的规定性即和谐自由,因此构建社会和谐是美学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关于社会状态的审美判断,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质上是社会美审美理想指导下的审美创造,美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培养和谐的审美人格、树立和谐的审美理想并将这种理想付诸实践的使命。通过审美教育、审美创造等审美活动,美学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人"为基点,"实践"为关键,"审美活动"为中心,"为什么把一个人或事物看成是美的"为问题线索,"哲学化研究和科学化证明的辩证综合"为方法论原则,"实施美育,促进人生的审美化"为研究鹄的总体研究理路。要在新的自然科学条件、社会历史语境、人文社会科学成就基础上深入推进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性发展进程,就要对其中的一系列"不自觉"的理论前提和思想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反思、辨析,进而深化学理理解,实现当代美学研究的自觉。  相似文献   

12.
对于景观艺术而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时间观念并在相应的作品中予以呈现。以当代西方景观设计中时间的审美特性为研究主题,在现代时间美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景观之美"置于时间审美的角度加以运思,介绍了历史质感的介入、多重线索的叠合、变幻无常的镜像等呈现形式,以期对当代西方景观艺术的相关作品进行时间审美意义下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景观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核心部分,提出了新的审美对象、审美方式、审美感官.景观美学的“主题”理论、审美方式的转变、审美感官的拓展,能改善名人故居整体规划松散、展示方式单调、功能单一、过度教育化和商业化等不足,指导名人故居以主题进行整合规划、转变游人的静观式审美为参与介入、展示方式和名人故居利用方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把审美教育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突出了科技美与真善美相结合等新特点。将以往的审美认知力和情感体验与培养和开发科学技术能力结合起来,形成科技美的审美教育,从而为审美教育提供和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中国大众审美文化领域,身体美学成为引人注目的热点和富有冲击力的研究课题.尽管历史上遭到传统禁欲主义的严重压抑,但是身体美学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从西方艺术殿堂里的古典芭蕾,到中国古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缠足,再到当今仍然风行世界的高跟鞋,乃至长达数千年的妇女美容术的积累,都是身体美学进行的大胆尝试和多方面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美学揭示了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它与环境美学等美学研究中的新的分支学科汇合在一起,推动美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对于美的哲学思辨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学学科来说,推动这个汇合点成为一个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方法角度反思,当前中国美学界对老子美学的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脱离文本的历史语境,缺乏历史性;缺乏以文本为中心的系统观;忽视老子文本的学科性质及其作为美学的转换条件。方法方面的缺陷既不利于美学史书写也不利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因此,在老子美学研究中,应当:通过哲学史的回溯和语言文字的考释,尽可能地回到老子的历史语境中去;以老子的文本为中心,对其进行系统考察;重视老子文本的原始性质,并考察其转换为美学论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儒家制度美学是一种以审美制度建构为关注核心、以审美功利主义为基调的美学视野。孔子依据仁学重构了具有审美乌托邦性质的礼乐文明,其中文艺审美具有根源性质。孟子进而从内在人性层面与外在国家政治层面,为儒家的审美乌托邦提供论证。荀子则以礼法一体的思路,使儒家制度美学具备了从知识话语向意识形态转化的可能。儒家审美乌托邦的实质是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文化改制,儒家制度美学的实质即关于这一文化改制的思想布局与话语表达,是为实现儒家向往的好政治而对审美生活所做的规划。儒家制度美学有力地建构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图景,然而儒家思想的内在症结决定了审美乌托邦只能是一个关于政治、文化与审美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8.
从中西比较看西方美学范畴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西哲学、美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从美学体系的学科性和思维方式,从中西美学范畴产生和存在模式可以看出,从中西哲学、美学范畴的历史等角度入手,从而辨析中西美学范畴的差异与基本特点;西方美学范畴在内涵上具有确定性、变异性和科学逻辑的学理性等特质。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大量实例探讨了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内涵与外延 ,指出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与技术美学教育 ,对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科学美学和技术美学的基础知识、敏锐的审美知觉 ,促使其按照美的法则、规律进行科技发明和创造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中,对景观的审美感知和判断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文化的美感。文章研究各历史阶段社会自身独特的审美方式,认为这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心理定式及世界观相呼应。既然环境是文化的,任何关于环境美学的讨论同时也必然是所称作的城市独特景观文化美学价值的讨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颠覆和离弃传统美学的同时体现新价值观主导下的审美,在语言形式和建构的层面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营养,同时当代艺术的介入又增加了其丰富性,当代景观美学的最大转变源于价值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