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教委《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指出:“扩大高等理科教育的服务面向,把多数理科毕业生培养成为适应实际部门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应用性人才,促进理科人才流向厂矿企业和其他应用部门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明确指出:“地方综合大学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科教、教育事业需要的应用性理科人才和教学工作者为主。”这就为物理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高等警察教育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高等警察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大致经历了清末民初、北京警官高等学校、南京中央警官学校等三个发展阶段.作为中国近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高等警察教育在最初模仿和照搬日本、欧美的办学经验之后,逐步摸索出一条结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借鉴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受到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强调警察专业化建设和军事化管理的办学模式,对中国近代警政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家群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近代科学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第一次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科学家群体。本文对该时期科学家群体的一些基本问题———年龄结构、学科分布、区域分布以及留学经历、精神特质等———进行了分析,并揭示它在多个层面上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洋务运动时期的官派留学生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创举和飞跃,它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科技、外交、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在洋务派的主持下,形成了关于留学生的选拔、管理、经费筹措以及学成回国后的任用和奖励等一整套制度,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唐文治高等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文治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主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今日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的思想和实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其众多的著述不但是研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份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研读其教育著作,文章认为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他关于人格、道德教育、学问与成才关系的论述,对于今天高级人才的培养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王生钰五一年代以来较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理科教育一直把培养从事理论科学或基础科学研究或教学的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普遍采取的是一种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  相似文献   

7.
以反侵略斗争为主旨的林、魏的爱国主义军事思想,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端。从1861年到189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成长的阶段。从1894年到1924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阶段。从1924年到1949年,是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大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独具特色。首先,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层次。第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内容和结构层次,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进步替代落后,逐步转变、更新、完善,体现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专利制度的萌芽及形成过程艰难而曲折.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它经过了晚清时隐时现的萌芽时期以及被迫承认的内外保护时期;民国初年,专利保护开始设章定制,而内容仍多变不定.国民政府时期,专利制度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逐步完善.194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包括发明、新型、新式样的专利法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与郭秉文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同时期的两位重要教育家,二人办学思想各具特色,但在完全人格培养、注重学术、教育自治、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共性。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学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大学职能等方面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代意义上的即资产阶级的警察,伴随近代西方国家制度和法制理论而诞生,依据宪法和法律而存在,是国家行政部门中执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治安职能的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专业性文职机构和人员队伍。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开创于清朝末年,形成于北洋政府时期,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近代警察制度产生、形成、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论从理论层面分析,还是从实践层面分析,都不应当也不可能得出肯定或者否定、积极或者消极的简单结论,而应客观、历史、辩证地予以评析。中国近代警察制度总体上显示出理论层面的双重性和实践层面的滞后性等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1.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半个多世纪的近代历程中,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知识分子也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这一过程可以大略分为以鸦片战争时期"师夷"思想的提出,学习西方自然科技和初步探求西方社会政治思想,以西方社会政治思想为基础寻求中国社会根本变革三个时期。在逐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认识中,富于社会责任意识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与传统渐行渐远而趋向现代。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吃尽了西方富强、中土贫弱与西方文化先进、中国文化陈腐的双重苦楚之后发出的怒吼 ,它将民主与科学构成富国图强的必由之路 ,同反帝反封结合在一起 ,为爱国主义和反帝反封斗争作了新的时代奠基。新时期纪念五四、发扬其爱国主义精神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内涵 ,其中特别是标志广义五四运动的民主与科学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代史以其铁律证明 ,国家要富强 ,只有依靠民主与科学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国古代科学教育传统为近代科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近代实施科学教育引发的激烈论争及影响,传统的治学方式对近代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影响等,又透视出传统文化对近代科学教育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在抗战时期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为落后封闭的重庆文学提供了时代、政治、民族和文学艺术一体化、现代化发展的机遇.显现出抗战时期重庆文学在新文化、新文学转型中的民族解放意识和文学发展的现代性流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西史东渐与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发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挽救民族危亡、改变国家政治状况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风起云涌,史学革命应运而生.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学子积极译介域外新知,域外史学的大量成果及信息源源不断地被输入中国,形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引进国外史学的新高潮.西方史学思潮的大规模输入对中国社会尤其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和思路,为新史学倡导者批判封建旧史学、创立近代新史学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武器和效法的模式,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确立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堪称中外史学交流史上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大致经过了戊戌变法前的物质层面的变革、戊戌变法后的制度层面的变革和五四运动时期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变革三个阶段,但是,都未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渐探索到了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正确途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形成并在此后不断丰富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的精神旗帜和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并经党的十五大系统阐发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文化的精神旗帜和前进方向.这是中国近代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重大的历史性推进.中国近代史表明,作为中国先进政治力量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也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由信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有多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转变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性,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则将这种可能性促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人被迫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西学从往日个别零碎和缓慢的传入方式转变为广泛、迅速的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次第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器物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意识文化的变迁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滥觞与萌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具雏形于五四时期,普遍流行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时期.是现当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直接源头.其内涵丰富,取向悬殊,局限性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的与时俱进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继曾国藩、李鸿章之后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领军人物,但他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洋务运动。他更有影响的时期应当是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后洋务时期”,尤其是新政时期。在这一时期,他的思想与实践都体现了与时俱进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