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通过劳动的自我实现,由于劳动本身内涵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二者当然又是交互作用的),从而人通过劳动所达到的自我实现程度便具体体现在这有着交互作用的双重关系当中。以此作为标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体现了人类自我实现或自由的不同程度。此种考察进路表明,马克思始终是通过紧密联系历史现实来理解人的自我实现或自由的,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被宣称为应当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就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人类道德发展的理想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人类的真正财富就在于人性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 (一)人自我实现的起始点--人的本质 人首先通过劳动实践"生产"和奠定了自我实现的基石.而这一基石正是人超越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是人之补充与融合:厘清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姚顺良 《东南学术》2008,42(2):105-113
本文立足干马克思的文本,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指出入的需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正是从实践出发,马克思确定了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并第一次建构了"需要的社会体系"和"需要的历史序列".文章在阐发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同时,对其同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马斯洛的"似本能"的需要理论的关系,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结构或体系建构学说及其"逻辑方法"或"辩证方法".是马克思的第四个重大理论贡献和伟大"发现",也是我们着力挖掘的宝贵的理论遗产.理论张力在于:它是构建中国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基石和指导思想.国外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学说的研究有若干新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体系构建学说而崇尚库恩和拉卡托斯"范式"论的倾向.这种"范式"热蔓延到国内学术界,其具体表现是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多元化,亦即体系多元化、方法多元化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并存.目前尤应关注前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后一种倾向.本文在比较这两种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从属型"互补论",即范式理论应该从属于并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框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为指导构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从对近代自由主义应得正义批判入手,马克思对正义的运思以现实正义和高阶正义双层结构同时展开,他以现实正义解释和揭示正义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历史性,又以高阶正义实现对现实正义的批判,历经三次视角转换:从思辨理性向现实视角的转换,从普适永恒向历史过程视角的转换,从“物质所得”向“人的自我实现”视角的转换。马克思正义观指涉自由、权利、人的全面解放等多重价值,“人的自我实现”是其对正义的终极理解。马克思在转向对正义的现实性、历史性理解的过程中,并没有失去理想性和超越性的维度,也没有失去其批判和建构功能,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三重向度的交叠融合和有机统一,强化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科学性基础和批判性力量。这对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义问题,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经典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从马克思的文本可以看到,他继承了康德提出的人自我立法的思想,在微观上把自由阐述为自我实现和自由个性,又进一步讨论超越自由意志所导致的社会存在之自发、盲目、无序状态,达到社会存在的自觉、有序和可持续状态,实现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即实现"自由人联合体"。这是马克思自由思想不同于其他思想家的地方,也是他的自由观的变革之处。马克思的自由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价值和鲜明的社会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7.
曾庆娣 《学术论坛》2008,31(3):18-21
福斯特以"反生态的马克思"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围绕核心问题"马克思与生态学的关系",重建了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奥康纳阵营的学者们对福斯特关于"马克思与生态学的关系"的论证提出批评.但是,只有回到福斯特和马克思的文本,结合全球生态问题,才能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分配正义"是当前国内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话题,多年来通过分配正义来切入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成为许多理论工作者未经反思就基本予以接受的理论前提。但是,从根本上讲,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与马克思的人类社会正义是两种异质性的理论范式,前者是以市民社会的等级制和私有制为基础的补救性正义,后者是以市民社会批判为基础、以人的自由个性与自我实现为目标的超越性正义。在这个意义上,把分配正义作为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的基本范式,实际上是一条走偏了的道路。因此,我们需要对当前的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进行前提批判,以此来澄清"分配正义"在马克思正义理论中的地位及其限度,推进马克思正义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9.
孟芳 《兰州学刊》2013,(5):14-18
自我问题既是哲学探究的永恒之谜,又是现代性语境之中最为根本的显题之一。马克思将自我置于"社会—个人"的二维关系框架中予以探讨,在他看来,个体自我始终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自我与生俱来地栖居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之中。真实的生活世界为自我建构并确证其自身提供了可能性场域,而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则成为自我实现其本真性理想的现实途径。马克思对个体自我的解读与构建,为其破除近代以来"实体化自我"提供了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早期文本中,马克思对劳动及其实现个人自由的有效性,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然而,G.A.科恩通过对《资本论》第三卷有关"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论述的解读,发现马克思对劳动的态度变得消极和悲观:即使是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也不具有可欲性,故应消除一切劳动。对此,莫伊舍·普殊同指出,应注意区分两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必然性。而大卫·詹姆斯、扬·坎迪亚利等人则指出,在马克思这里,劳动对于劳动者享有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的自由而言,仍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我们发现,马克思对待劳动的态度只是变得更加现实,而非悲观。马克思主张消除的是劳动的异化,而不是消除劳动本身。  相似文献   

11.
杨建华 《社会科学》2002,1(9):35-38
我国传统理想人格追求人格的“完美” ,结果却违背初衷 ,葬送了国民的“精神家园”。本文提出完整人格 ,以人格的“完整”来归还本属于个人的人格完整性和生活的真实性 ,引领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 ;并主张完善人格 ,从完整人格升华到现代意义上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2.
汉字本体结构和字群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谐”本义起源于音乐,与华夏先民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听觉感官与味觉感官的愉悦性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何鸣 《江淮论坛》2006,(2):134-137
"意义"主要来自媒体的生产,而有选择的"呈现"与有意识的"遗忘"就是意义生产的基本策略.万科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房地产大企业,王石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品牌的营造、"白领"的想象或偶像化的运作,主要得益于媒体的"呈现".这种"呈现"同时"伴随"着"遗忘",如对"万科金色家园"的业主与万科集团的纠纷,深圳的媒体就表现出让人不可思议的沉默.其实,在媒体与万科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以利益为原则的同谋关系,媒体需要来自万科地产巨额的广告收益,而万科也需要来自媒体的"呈现"与"遗忘".媒体与大公司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必须引发我们对媒体的思考媒体必须以"公器"作为其基本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全”、“都”和“全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殷都学刊》2008,29(3):133-138
从实际语科出发,详细分析了“全”、“都”和“全都”用法的异同,总结了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5.
胡云晖 《阴山学刊》2004,17(5):64-66
根据现存方言并证之以古代语言资料,可以知道赏心之"赏",是"爽"字韵头脱落后的方言口语记音.这种语音现象具有普遍性,以之解释一些历来释有疑义的词语如"伤心"、"行唐"、"桑新妇"、"刚"、"松(月桑)"等,均可豁然明白.  相似文献   

16.
“两课”教育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教育重任 ,“知”“行”统一是“两课”教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知识教学的突出特点。“行”重于“知” ,“身教”胜于“言传”在“两课”教育中尤为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7.
“江”“河”是两个常见的形声字,随着词义的发展和汉字的变形简化,声符“工”与“可”的表意性被忽略了,很多人认为其只起表音作用。实际上“江”“河”两词所表意义即源于其声符“工”与“可”,其声符具有示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蔡翥 《学术探索》2005,(1):57-62
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微观层次上,选择关系资源为分析路径,同时结合宏观层面的制度性动力分析,拟以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来探析农村社区阶层分化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研究当代中国农村,特别是以安徽为典型形态的中部地区农村农民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探讨转型期关系资源与农民阶层分化的关联,并将就实地调查中所获农民阶层分化的具体情况,探析"关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向关系资源转变的过程,分析关系资源在农民阶层分化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微观层面的社会事实做出解释,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社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的一种世纪性思潮(现象),同时它又始终处于边缘性状态,对中国"现代性"危机的认知成为解读其"边缘性"的基本思路.20世纪中国面临着贯穿百年的"现代性"危机--价值观念失范和制度性体系脱序的整体性危机,而原本就是西方现代文明危机产物的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作为对中国"现代性"危机的回应和救赎方式因此东渐而至并渗透到文学话语中.然而,本土化的存在主义(文学)只能对"现代性"危机起到文化重构、艺术救赎的作用,如何从存在着的意义世界推衍出对秩序性建构的现实救治不是其价值所在.而马克思主义则以既能提供道德和信仰层面又可以重建制度性秩序的话语方式回应并克服着中国的"现代性"危机,并在其"中国化"过程中被转译为主流文学的"现代性"主题内涵.在此意义上,存在主义文学的边缘性正是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