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均势是个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操作复杂的国际战略,从近代以来它一直为西方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所推崇,因为他们相信均势能够给“自然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带来和平愿景。本文对国际国内学术界关于和平与均势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均势的功用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关于均势与和平互动解读的得失作一个客观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 ,在国际关系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然而 ,这一概念不论在语义上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因为均势不是一种精确的、能够计算和量定的概念。为此 ,本文就争论中的均势论进行一定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然而,这一概念不论在语义上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存在着许多争议,因为均势不是一种精确的、能够计算和量定的概念。为此,本文就争论中的均势论进行一定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现实主义流派的两大支柱之一。均势是国际政治中始终起作用的因素 ,许多国家都有意无意地运用均势原理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西方均势理论的合理内核 ,以加深我们对当代国际政治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均势战略是大国按实力均衡原则构筑的国际关系体系。自1721年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将“保持欧洲均势”写进国际条约《乌得勒支和约》以来,这种均势战略逐渐被广泛应用,延续至今。对1815~1914年间欧洲大国均势关系体系作了历史的考察,展示其均势结构形态(即五大国均势、不稳定的三极均势和二极集团均势)的演变轨迹,分析影响均势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多种均势结构的差别,探索此间欧洲国际政治关系体系的运作规律与特点,于今仍可为鉴。  相似文献   

6.
权力和均势理论是国际政治学中现实主义流派的重要理论。该研究对权力和均势理论的由来与发展进行探究,分析了权力与均势理论的内涵,同时指出当面对以知识为主体的信息社会时,以国家为基础的权力和均势理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均势”或称“权力均衡”是西方古老的外交准则,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欧洲的历史中,特别是17至19世纪得到了实践,而且一直影响至今。均势及均势理论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立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稳定了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8.
关于北宋灭亡原因的探讨与争论,自从其亡国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将北宋亡国的根源归结于国内政治层面上的相关因素,比如重文抑武国策以及政权的腐败等。不过,从国际政治的视角来看,北宋的亡国与国际体系层次的运作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具体地说,面对体系中具有强烈修正主义倾向的潜在霸权国———金国,北宋没有采取均势政策联合体系的现状性国家———辽国以制衡金国的崛起,反而逆均势机制而动,实行一种反均势策略即联金灭辽政策。这种追随强者外交行动的结果是作为强者的金国更加强大,直到将作为追随者的北宋灭国。通过国际关系均势理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北宋的丧国以及把握当时东亚国际体系的变动与权力转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学术界对"制衡"这一重要理论概念的确切含义存在分歧,当前有关国家行为和均势理论的讨论处于纷争之中。制衡是均势的生成机制之一,因此,我们对制衡的理解必须遵循均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在厘清当前争论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制衡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制衡的目的、主体与对象以及制衡的手段,从而提供了一种符合均势理论的基本逻辑、具有可操作性以及能够运用于实证检验的制衡定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虽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更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然而,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导致的“无政府状态”、诸侯争霸斗争确立的“七雄并立”格局、“权力政治”观念的兴起,以及“合纵连横”外交战略的不断实施,无不体现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国博弈和均势政治.战国时期的均势政治与近代欧洲的均势政治在表现形态、维持手段、瓦解原因上存在诸多相通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古典混合政体思想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制约,现代分权制衡理论主张权力之间的分立制衡。无论是古典混合政体还是现代分权制衡,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权力的均衡。两者之分野仅在于,前者是古代政治思想家从实证的角度,从人与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真实的相互往来与影响的过程中发掘出的政治智慧,后者则是前者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经意识形态化后的哲学表述,旨在淡化人、阶级、阶层等实体形象,维护人民主权与社会契约的逻辑前提。美利坚合众国按照分权制衡理论构造出三权分立政体,追根溯源,本质上不过是古典混合政体的临摹,因而有别于民主政体。言民主必提美国,言美国必日民主,实则是对美国政体的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12.
国际合法性与社会共识有着密切联系,而社会共识又是国际秩序的基础,因此,国际秩序存在的合法性程度与国际秩序的稳定直接有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否在有关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念上形成基本共识,不仅涉及国际秩序的合法性,而且事关国际秩序的稳定。新兴大国的群体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社会在改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上形成基本共识,而且它们倡导的秩序理念和原则也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秩序的转型。新兴大国的秩序理念既与历史上的国际秩序主导思维模式———均势理念不同,又与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人权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理念明显不同。尽管目前各方都希望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但未来的国际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在国际秩序的原则和理念上形成某种共识。  相似文献   

13.
国际社会是由变化着的合法性原则构成的,而合法性的核心原则涉及国际社会合法成员和合适行为愿意受约束的责任问题。这种受约束的义务来自于国家的成员地位。除了成员国的一般责任外,国际社会还存在着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才能承担的特殊责任。特殊责任的分配往往涉及其他国家的认可,这种认可赋予了大国角色以合法性,并使其享有一定范围的特权和责任。同时,特殊责任的分配也是一种独特的合法性实践,它大致是围绕各国主权平等和大国特权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虽然特殊责任的分配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但它基本上按照合法性原则的要求确定。大国特殊责任的分配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平等原则与物质力量分配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以更好地维持国际秩序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立与制衡思想在美国是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展开的.陪审制度作为美国特色的制度,体现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民众与法官、非法律专业人士与法律职业人士之间的分权与制衡.  相似文献   

15.
外层空间国际关系是进入外层空间的人类各种主体之间由于交往实践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在外层空间探索利用中,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国家空间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矛盾,这一矛盾构成了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的基本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关系安排,外层空间国际关系成长中各种权力类型及其互动决定外层空间国际关系成长的方向和路径。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外层空间多样权力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6.
将尼克松的对华缓和政策置于其"均势"战略总构想之下进行再探讨,指出尼克松之所以推行这一政策乃是为了构建两个外交三角,即"中美苏"外交大三角和"中美日"外交小三角,通过这两个外交三角的构建,最终实现其"均势"战略的总构想.  相似文献   

17.
论善治权力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德的根本内容是树立理性的公共权力观,树立这种理性的公共权力观需要转变治道范式,因为一定的权力观附属于一定的治道范式.善治作为新兴的治道范式区别于传统的统治治道范式和现代行政治道范式,是专指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的特定范畴;善治参与者自愿组成善治实体,构建的是公正的管理交往结构和管理交往关系、管理交往秩序.因而与善治范式相适应的善治权力观在权力起源观、权力关系观、权力运作观、权力制约观等有关权力本身的各个方面都与统治权力观和行政权力观分道扬镳,是一种公共的、理性的、人民性的在今后长时期内我们应该努力树立的正确权力观.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与三权分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观点不同 ,本文认为孙中山在移植西方宪政体制时 ,以中国儒家的人性哲学为基础 ,进行了自己的创见和探索。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既没有三权分立说中的分权 ,也没有三权分立说中的制衡。五权宪法的特质并非分权制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小国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军祥  李波 《国际论坛》2005,7(4):38-42
一直以来,现实主义的范式主导着国际关系研究,国际体系中大国扮演主角,小国处于从属地位。在无数的实证和经验的研究中,毫无疑问,理论的话语权仍然为大国所掌握,小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本文拟就被学术界所忽视的小国一词概念为对象,对现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小国定义以及其特征进行一番梳理,廓清国际关系中对这一行为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性恶论"是权力制衡学说的理论动机,"权力在运作中倾向变异"是权力制衡学说的实践动机.在国家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充分吸取西方宪政制度的合理内核,着力建构"法治与权力制衡"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