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结合托宾Q假说,通过构建包含货币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了技术冲击、政府支出冲击等外生冲击作用下产出、消费、投资和资产价格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作出反应后能有效降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同时,供给冲击的动态脉冲响应值小于需求冲击的动态脉冲响应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对来自需求冲击的变量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关于货币政策影响经济主体风险承担水平,进而影响金融周期波动机制的研究中,基于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区别于以往相关研究多关注货币政策实际采取的立场,文章基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渠道探讨了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金融周期波动影响的时变机制.滚动回归的实证结果显示:无论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对信贷波动反应的敏感性主要影响金融周期的波动,但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基于信贷视角观察金融周期波动时,货币政策信贷敏感性与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敏感性对金融周期影响差异较小;较之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对信贷波动反应的敏感性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更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随时间扩大的趋势.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强调了货币政策通过政策反应函数渠道而非以往研究中较多关注的狭义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周期波动的事实,并构建计量模型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渠道影响金融周期波动的时变机制进行了详细刻画.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4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样本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手段,实证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互为因果关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最强而且持续时间长;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最小,但是短期冲击大;中央银行买卖国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而言也较小,但持续较长。中央银行应该根据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影响的不同特点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选取能反映房地产行业特征的相关数据,构建房地产增长率指数,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较长期的影响,而利率影响的持效期较短。从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行业的运行轨迹来看,宽松信贷配合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作用效果明显,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成为特殊时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外通行的结构性 VAR 模型.分离出我国8大区域的货币冲击和内生冲击,并计算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历史分解,发现货币政策对我国各区域的影响确实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采取措施完善和顺畅货币政策传递渠道以减少区域效应,并尝试实行差异性、区域性的货币政策.可以调整区域信贷规模、信贷结构,进而适应区域经济周期以及经济结构变化.对市场价格型的工具不可区域差异化.对外市场型的价格工具可以有选择地结合区域实际探索区域差别化.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新疆1991-2010年金融运行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时间序列方法,分析对比国家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和货币传导两种传导机制在新疆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虽然货币政策的信用渠道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均对产出发挥作用,但是不论是对产出还是对物价的影响,信贷渠道的冲击均要大于货币渠道,表明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是影响新疆经济调控的主要传导渠道,最后提出改善新疆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环境,完善新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体系,实行必要的有区域差别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调控会先影响企业的风险偏好或风险容忍度,进而对企业的贷款行为产生影响。并且,金融危机冲击和货币政策调控会引起不同特征企业贷款行为的异质性反应。经验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显著引起我国企业风险承担的上升,而企业风险承担上升也显著引起其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加,中小企业、股权分散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其银行贷款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感。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更加灵敏,而企业贷款规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敏感度有所下降,大型企业、股权集中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其基于企业风险承担传导的银行贷款行为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凯恩斯风险外溢视角,探讨了开放型大国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回应。在对四种可选择货币规则比较后发现:相对于基准规则,其它三种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了反应的货币规则都提升了社会福利效应,而对国内外两种资产价格波动都进行反应的混合型货币规则更是带来了社会福利损失更小化。因此,在一个两国风险外溢框架下,开放型大国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不但应该对国内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也应该对国外的资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9.
DMS模型以高度灵活的模型设定方式描述变量间的关系,能够对变量间关系的时变特征进行更准确的刻画。以麦克勒姆规则作为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基础模型,运用DMS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具备明显的模型动态调整特征。当宏观经济处于增速与通胀均较低的萧条状态时,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经济增速,对产出缺口做出反应;当经济处于增速与通胀均较高的状态时,货币政策将主要关注通胀,对通胀缺口做出反应;当宏观经济处于增速居中而通胀较低状态时,货币政策将对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兼顾考虑;当宏观经济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状态时,货币政策不做出特定反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商业银行偏向大型企业贷款的特殊信贷结构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能力和效果,是导致信贷市场传导渠道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提升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具体体现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充足时,货币政策与信贷市场、信贷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更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更加畅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提高时,一定程度上提升货币政策的消费效应和投资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货币政策及信贷规模和房地产泡沫的动态关系,采用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构建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不同经济变量的冲击对房地产泡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导效应。同时,为考察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泡沫的非线性影响,在模型中M2为非参部分,并根据偏导图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给定某个地区的房地产泡沫冲击、外商直接投资冲击会对周边地区的房地产泡沫产生不同的效应,且这种效应在短期内具有区域性差异,在长期内趋于稳定;货币供给量对房地产泡沫呈现出非线性的影响,并且宽松和紧缩型货币政策在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泡沫的传导效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从央行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运用极大值原理,构建央行效用的动态最优化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经济主体行为对其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货币政策传导的时间长短,直接取决于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度大小。第二,当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企业和居民更重要;相反当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企业和居民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比商业银行更重要。优化商业银行、企业、居民三大经济主体行为,能够有效提高其对货币政策信号的敏感程度,进而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沈阳市人口老龄化的最新数据,运用Logistic curve方法对沈阳市未来20年的老年人口作出了预测;采用ADF平稳性检验方法研究了老龄人口与消费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IRF)分析了老龄人口对消费响应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沈阳市老龄人口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对于消费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短期内的冲击十分敏感。提出了沈阳市培育人口老龄化新兴消费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28个省份2000-2012年的年度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东中西部地区的效应进行检验,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性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东中西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较为明显。货币政策的即期效应对东部沿海省份冲击较大,对中西部省份冲击不太明显;而其滞后性对中部省份冲击较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弱。建议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信贷供给,加快利率市场化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具有名义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前瞻型与后顾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经济影响.目的是考察在"新常态"时期,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外生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的大小,从而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健性与有效性进行检验.本文利用参数校准与数值模拟在三种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对各个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前瞻型货币政策规则在熨平利率波动与通胀波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且能够自动平稳外生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不过,在产出方面,前瞻型与后顾型货币政策规则具有同样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基于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各个经济变量序列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得出经济变量的一阶差分平稳序列,并建立VAR模型。依据VAR模型检验结果检验模型稳定性,判断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以此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的冲击效果和风险大小。依据影子银行产生的风险效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7.
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在分析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货币增长减速过程中所蕴含的“债务-通货紧缩式”衰退风险后发现:我国进入金融经济周期下行阶段,货币、信用面临内外因素共同驱动的收缩压力,上一轮经济周期累积的“过度负债”问题使经济、金融系统相对脆弱,一旦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金融加速器效应将对经济产生加倍收缩。在大规模货币错配的背景下,开放经济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会放大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的冲击。因此,货币政策需建立灵活的资产价格应对规则,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渐进与审慎,经济稳定、货币稳定、金融稳定三者需纳入统一的目标框架。货币政策应该通过预判信贷市场对于政策操作的反应,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调节规模和时机,切实增强流动性管理的合理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及影子银行体系,理论分析二元结构信贷配给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机理。选取我国2007—2015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影子银行业务的流动性供给对商业银行主导的信贷配给有不同程度的弱化;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有正效应,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起到正向促进作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的正向刺激作用显著,抑制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相比较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影子银行体系对经济贡献度更高,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冲击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00—2013年的季度数据,利用金融状况指数(FCI)作为资产价格的代理变量,对考虑资产价格和未考虑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后者估计的反应函数系数偏大,导致社会福利函数损失增大。因此,中央银行不仅要考虑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还应该考虑资产价格,而金融状况指数作为资产价格的代理变量,对未来通货膨胀有较准确的预测能力,并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因此央行可以借此来判断中国金融状况并进行反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双轨制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具有市场化利率渠道和管制利率渠道两条途径。将2007年央行正式推出Shibor作为分界点,把利率市场化进程划分为利率市场化初期和深化期两个阶段,运用VAR模型,分别对两阶段中的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各渠道传导的有效性及其在两阶段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强于市场化利率渠道;从对物价的影响上看,利率渠道较信贷渠道发挥着更重要作用;深化期较初期管制利率渠道有效性明显增强,市场化利率渠道有效性有所提高,信贷渠道有效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