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理论界对财政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也进行了相应的反思,对财政本质的争论就是其中之一.高培勇教授倡导"以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作为公共财政本质特征的新解释和公共财政框架的灵魂,以取代"国家分配论"的财政本质观,这一点值得商榷.我国社会主义财经还是应该坚持国家分配论的财政本质观.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本文从三个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人民利益至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同时,"三个代表"思想也蕴含着在当前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相结合的道德评价标准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物质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荆襄磷化56万吨重钙投资失败为例,探讨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分配论"提出的财政分配主体是国家这一财政理论问题.进而阐明科学性、开放性的"国家分配论",仍然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国家分配论概括了财政本质,体现了财政一般,适用于任何经济形态.而西方公共财政论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理论,是研究政府如何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财政模式理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求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充分借鉴西方的公共财政理论,发展国家分配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必须与我国当前正在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先进生产力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先进文化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对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必须肩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重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将高等教育改革推向创新阶段;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培育者;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改革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上充分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丰富和创造性的发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生产力"是二者的基础和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先进文化"是二者的灵魂和保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主题,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建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基础,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目的是为在新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个代表"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植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新世纪面临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以先进生产力为标志,以先进文化为旗帜,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并以此为自己思想境界的追求和政治道德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简单说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由"一个哲学基础"、"一个主题"、"四论"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简明回答,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内涵.就这两论被提出的方法、视角及其涵义而言,蕴含丰富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以及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无度发挥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致力于解构作为现代主义深层本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主体性的同时,又努力在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后现代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遵循现象学阐释学原则,面对海德格尔思想文本自身,解读海德格尔诗学言论的意旨。作者认为,海德格尔界说“诗的本质”乃存在之创建、通向存在之近处和神圣,以及界说“诗人的使命”在于道说神圣、还乡和期待上帝,都表达了对现代主体形而上学所导致的“贫困时代”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思考,指示着对人的本真存在的切问,体现了海德格尔“反主体形而上学”之思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许多教师在回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中“推”与“敲”的优劣时,往往以故事的演进、情节的展开为依据,他们认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只不过在叙述着贾岛自己一段拜访友人的经历,情节之外所有的诗性因子就这样被他们一一抹杀。其实,《题李凝幽居》的主题应该是突出李凝居所远离尘嚣的岑寂,在创作方式上存在着“妄想揣摩”的可能性,并非一定是其行程的实录。  相似文献   

17.
"譬"、"喻"因含义相近常被人们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名辩思想和因明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它们在缘起、论证方法、悟他目的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从推理的结构、形式的稳定性等方面来看,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名辩学之"譬"是一种独立的推论形式,而因明学之"喻"只是推论中前提的一部分;形式上名辩学之"譬"相对稳定,因明学之"喻"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别;方法上名辩学之"譬"大多使用类比、比喻说明问题并且例证详尽,因明学之"喻"与"譬"大致类似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也并不相同。民族与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主义同时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和价值体系的稳定性。在其演变的过程中,逐渐从最初的情感认同过渡到与国家根本属性的理性认识相结合的现代涵义,呈现出以地域意识为核心、民族自决和民族利益为表现形式、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三大特征,并形成了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和利益认同三个层面的互相叠加、互相包容的语义特征。全面认识和理解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非常重视对空间方位词的研究。蓝纯总结出六种关于上/下的路径图式,它们分别是动态上/下,静态上/下和静态接角上/下。本文通过语料分析,揭示上/下在表示某一相同意义时,可同时用两种不同意象图式来解释,即容纳图式和路径图式。  相似文献   

20.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的创造性转进与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