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哲学基本原理。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一原理不是作辩证的理解,认为运动就是纯粹的绝对,运动的绝对性中没有相对性、静止就是纯粹的相对,静止的相对性中没有绝对性,那么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争论中的一个内容是如何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对立,即它们之间的对立仅仅是绝对的或仅仅是相对的,还是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长期以来,在宣传中主要强调运动的绝对性,强调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绝对性方面,而对于静止的相对性,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相对性方面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运动与静止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我们基本上同意邹学荣同志的《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统一》一文的立论与分析,并试图从揭示绝对与相对的本质含义入手,进一步分析论证静止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一通过对绝对与相对范畴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绝对与相对这对范畴在哲学史上的使用有两种情况:第一,从本体论意义上使用.凡是作为世界“始基”、“原初”,  相似文献   

4.
邹学荣同志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发表题为《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统一》(以下简称《邹文》)的文章,认为静止不仅具有相对性,而且也具有绝对性,提出了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对立统一的新观点.这个新观点能够成立吗?我认为,不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又具有相对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即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状况的如实反映,也是针对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  相似文献   

5.
只肯定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观点是偏颇的。静止也具有绝对性,运动又有相对性。无论从物质的根上属性,还是从自身的内涵,抑或从与运动的关系来说.静止都具有普遍的、广泛的、无条件的绝对性;而运动也离不开运动的主体,它的产生、存在和消失,以及具体的运动形式,又都具有有条件的相对性。因此,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不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于“理性”有着不同的释说,这是理性的相对性一面。但哲学本质上是“理性”的,这又是它的绝对性一面,或称为“绝对的理性”。作为人类理性最高层面上的哲学的“理性”,是“宇宙的理性”、“纯粹的理性”、“反思的理性”,在这意义上说,亦是“绝对的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国内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科书和专著中,绝大部分在论述相对静止时,都只谈静止的相对性,而不谈绝对性;看不到相对静止的总体属性是静止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对立统一.这种看法我认为值得商榷.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上流行着的做法,就是把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局限在“绝对的斗争性与相对的同一性对立统一”;“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对立统一”……。即只讲了绝对与相对的对立统一(也不完全),根本否认了相对与相对的对立统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和同一性的相对性问题的争论的症结所在现在对辩证法核心——对立统一规律问题的探讨,已经进入了更深的一层。长期以来,哲学界对于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和同一性是相对的问题,认识都是一致的。时至今日,也没有异议,因此,争论并不在谁是相对谁是绝对的问题上。现在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围绕着在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中,是否包含有相对的成分,在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中,是否包含有绝对的成分。争论的双方,相持不下。  相似文献   

10.
邹学荣同志的《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统一》一文(以下简称《邹文》,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转载于《新华文摘》1986年第6期),提出了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统一的新见解.我们认为,这种见解从静止的本质规定入手,全面地把握了静止的属性,有着充分的说服力,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一种新的观点不是一经提出来便尽善尽美的,《邹文》也还需要补充和完善.在这里,对静止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1.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是指针对一定对象而言,事物才不发展,不变化,它是暂时的,有条件的。静止和运动一样,也有其形式,归结起来静止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质的相对稳定性;第二,以相同的方向和速度做着相同形式运动的事物之间,互相比较所  相似文献   

12.
在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讨论中,争论的焦点是绝对贫困化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趋势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有的同志还认为,绝对贫困化不能离开相对贫困化而存在,在相对贫困化中也包含着绝对贫困化。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妥。因为他们把无产阶级贫困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下简称“两性”)与无产阶级绝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哲学界一直认为斗争性只是绝对的 ,同一性也只是相对的。我们认为 ,对于客观辩证法来讲 ,斗争性既具有绝对性 ,又具有相对性 ,同一性既是相对的 ,又是绝对的。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论的实际运用的转换过程中 ,不同时代的历史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 ,而现代人类的价值取向是社会生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解释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野,提出并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解释学问题。在解释学的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理解的基本性质是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是包含绝对性的相对性,在人们相对性的理解中包含着绝对的成分,理解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统一。坚持辩证的理解观,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相对真理由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所以它具有真理的相对性;又因为相对真理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扩展和深化,并最终积累成绝对真理,所以它又具有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只是相对真理的两种辩证统一的属性,而绝对真理只能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何谓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一向是真理论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中国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几乎千篇一律地重复着同一观点:每一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他们说,一项具体真理“从一种意义、一个角度上看,它是相对真理;从另一种意义、另一个角度上看,它又是绝对真理”①。存在许多理论上的混乱与错误。1  真理论的“既是又是论”,其错误要害在于混淆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两组不同的概念,抹煞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他们说,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绝对性即绝对真理。又说,相对真理和绝对真…  相似文献   

17.
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如何作出合理的理解和规定?这是目前国内有关真理论的研究中引起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分析真理作为正确的理性认识所具有的具体性、历史性特点入手,确认“有条件性”是真理的一个基本内在属性,也是理解和规定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所必须坚持、贯彻的一个基本的前提。由此,本文不赞成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解说为无条件性和有条件性的传统观点,而认为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确定性、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不确定性、非至上性,二者都是有条件的;也不赞成把绝对真理作为与相对真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而认为相对真理的对立面其实就是相对谬误。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自我扬弃的历史性过程,任何具体真理本质上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又包含着向相对谬误转化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转化中,真理愈升愈高,日益接近着客体世界。  相似文献   

18.
真理的绝对和相对及其转化问题,是哲学界颇有争论、令人困惑的问题,木文从新的角度分析真理的绝对和相对的两种含义,认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等同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真理的绝对和相对的两种不同的转化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事物的本质以及由万事万物所构成的世界整体的本质,虽然不能进行完全绝对的(具有完全的绝对的)证明,但却能进行相对绝对的(具有非完全的亦即相对的绝对性的)证明;这种证明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同时又是绝对的,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据此,联系到康德的知性学说,我们便可认为:康德对自然科学中的“先天综合判断”怎样可能或“纯粹自然科学怎样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不能成立的。在知性学说中,康德试图论证人们的知性思维形式是先天的(在康德看来,“先天”是与“后天”亦即后天经验相对而言的。“后天”的特点是不具有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这是一直被人们看作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的全部关系.然而,同一性中究竟有没有绝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