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劳动力错配作为中介变量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收入不平等影响的传导机制,并采用较前沿方法衡量城市级别开放指标,具体以2005年中国34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对劳动力错配的中介效应进行详尽地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可以改善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贸易保护程度上升对劳动力错配程度存在推动作用,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可以改善劳动力错配程度。贸易自由化会导致劳动力错配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差距下降,存在显著的贸易开放通过劳动错配影响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且在不同收入差距指标衡量下都具有稳健性。基于本文结论,我国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消除政策引致性的要素市场扭曲。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收入差距会不断缩小,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将会减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多数发展国家在贸易开放的同时也经历了收入不平等的恶化,这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相悖.运用22个省区市1992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可对中国贸易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贸易开放的地区差异性进一步加大了收入不平等,经济发展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倾向于缩小收入不平等.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与物价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贸易对收入差异的影响是国际贸易领域一直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拟从一个新视角——出口质量,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可以显著促进发展中国家低质量产品升级,以及发达国家高质量产品升级。研究还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中技能劳动力在质量升级中获益最多,在贸易开放过程中主要依赖中技术劳动力而非高技术劳动进行质量升级。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质量升级会扩大发展中国家中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收入差异,而缩小高技能和中技能劳动力收入差异。对发达国家来说,贸易开放过程中的质量升级将提高其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扩大高低技能工人的工资差异。  相似文献   

4.
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的机会均等思想被引入收入分配研究。经济学家将机会均等思想公式化,并从如下三个方面扩展收入分配研究:(1)经验测度现实社会收入分配机会不均等状况;(2)设计与评价收入分配机会均等化政策;(3)将分配不公定义为机会不均等,并考察其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对上述研究进展的评述,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1)当前各国收入差距中相当比例源于机会不均,在中国最重要的机会不均因素是社会关系,这为通过机会均等化缓解收入差距提供了经验依据;(2)机会均等思想可操作,罗默的EOp分析框架能帮助我们基于经验数据事先设计与事后评价机会均等化政策;(3)理论与实证分析均表明,机会不均对经济绩效具有负向效应,公平与效率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贸易得以出现,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因具有无国界的特点而难以对其征收关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提出的对网络贸易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观点是其追求贸易自由化的体现,是与著名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相吻合的,同时亦是网络贸易自身的特点所导致的。“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有利有弊,总的说来它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一方面应该对“零关税”政策说“不”,另一方面应尽快确立其在网络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此外,中国还应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的有关网络贸易规则的制定,以保护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网络贸易中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笔者分析了1995年以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及区域竞争力情况,认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贸易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失衡。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内部区域结构失衡会拉大四大地区在旅游服务贸易上的差距,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为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系统梳理近年来有关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文献,从贸易自由化的度量、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结果、中国加入WTO这3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进口贸易自由化总体上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发展中国家主要通过获取国外价格更低、技术更先进的进口中间品获益,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提升创新能力,而部分发达国家由于受到国外低价最终品的激烈竞争,企业利润降低,导致创新活动减少,但技术先进的企业在竞争中几乎不受影响; 出口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都有正向影响:出口能带来规模经济,增加创新收益,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参与国际供应链、向来自发达国家的客户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创新水平; 中国加入WTO后,平均关税水平大幅下降,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的“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执政以来,美国政府为了促进美国主导下的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实施了“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一方面,美国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迫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大与贸易伙伴国进行双边与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力度,推动以美国为中心的双边与区域贸易自由化。布什政府的“竞争性自由化”贸易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贸易霸权主义政策,不但会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正常进程,还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农村劳动力流动纳入贸易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框架,研究了贸易开放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在贸易开放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中的作用。研究得出,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充分流动,纯粹依靠贸易开放难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沿海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促进了贸易开放发挥收敛城乡收入的作用,然而在内陆地区,由于劳动力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除价格机制外,贸易开放还通过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引导外向型产业布局扩散、吸引外资流入等机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的“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必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目前,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部及外部约束条件已经可以得到满足,如中国可以充分利用WTO各项协议的例外条款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另外,中国也可以逐步满足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规模经济效应条件以及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条件。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而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一份研究表明,根据计算自1993年到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恶化13%;但同时,出口量的高速增长,使得收入贸易条件大幅改善。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仍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支持贸易增长的环境代价偏高;同时贸易利益分配中存在的缺陷限制了出口增长对我国国民福利的带动;贸易条件恶化而收入贸易条件改善也是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原因之一。因此,就国民福利而言,贸易条件恶化与收入贸易条件改善并存的后果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2.
物流服务是北京服务贸易的第一大类,近年来,贸易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但一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贸易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造成北京物流服务领域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包括物流企业规模小且竞争力较弱、货物贸易迅速增长与物流行业产能不足的矛盾突出、物流服务领域开放程度不适度以及未充分发挥区域合作优势。因此,政府应对外商在物流服务业的投资进行适当引导,同时,学习国外经验,加强政策导向,对国内企业进行适度保护,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全方位发展海陆空运输业;物流服务企业应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兼并等途径,实现集约化与规模化,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此外,大中型进出口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的合作,通过运贸一体化,把握国际货运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使北京物流服务走出贸易逆差困境。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95—2014年31个省(市)的样本数据研究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贸易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相关,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积极因素;贸易开放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交互项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因素;受教育程度、失业率、金融发展水平是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积极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通过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对比研究显示,东部地区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促进收入差距的扩大,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贸易开放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与收入差距负相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提升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对1992-2011年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澳农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同时存在,并且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中澳农产品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逐渐增强;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近年来有所增强;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澳大利亚市场开放度、澳大利亚对华直接投资和农产品贸易不平衡对中澳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析林产品贸易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评估中国林产品贸易的经济效应。本文分析了1995—2007年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条件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各种主要木质林产品的贸易条件变化。研究表明,木质林产品的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在大多数年份是改善的,收入条件在这期间都是改善的。原木、锯材、单板、特形材、刨花板等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大多数年份是恶化的;纤维板、家具、木片、木浆、纸和纸制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在大多数年份是改善的;除原木、锯材等个别产品外,大部分木质林产品的收入贸易条件都是持续改善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木质林产品贸易条件存在一些不利的变化趋势。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贸易条件变化当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创造良好的进出口环境,提升我国参与林产品国际贸易的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6.
汇率波动是否会影响贸易出口,从历史文献看存在完全相反的观点。本文利用季度数据,考察中国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中美贸易出口的关系。使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描述汇率波动,建立多元ARDL模型,运用边限协整检验说明汇率波动与贸易出口长期与短期影响关系。结论表明:从中美贸易的实证结果看,汇率波动对贸易出口无明显影响,而国内的产出水平和价格变动影响着贸易出口。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以30个省(市区)为横截单元,以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组成综列数据,研究贸易作用于城乡收入差的机制。研究发现,贸易是促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其起作用的方式不但与地区差异有关,而且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短期内对国际贸易最直接的两个主要影响渠道为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本文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划分为危机前、爆发、加剧和复苏四个阶段,采用进出口方程弹性分析法定量分解了国内外收入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两大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危机期间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升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下降。金融危机冲击使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我国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及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紧迫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适度弹性,在危机阶段保持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利于短期出口和经济增长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用计量的方法可以得出结论:贸易增长所引起的 环境质量恶化极其有限,相反,当年贸易增长对于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却相当明显;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导致环境质 量恶化;收入增长对于环境质量改善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