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语境中的后殖民文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理论以话语霸权理论来重构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为消解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解构主义言说策略与殖民地文化历史主义重建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后殖民理论传入中国,使一直纠缠中国近现代学界的中西文化关系命题有了一个重新梳理的机遇,但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强化了对西方话语的批判,却忽略了对中国现有话语结构的深层分析,于是也就遮蔽了对中国现实话语复杂性和混杂性的体认.在此种话语场景下的民族文化重建,只能是一种缺乏比较文化视野的自我想象.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的重建,关键要做的是对自身的文化属性做出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文化受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出现了诸多与西方文化相整合的踪迹,使得新世纪的文学理论在出现的症候和危机中延伸着自己的理论维度:文学理论逐渐成为一种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媒学于一身的泛文化研究理论;中国文论在长期的跟踪西方话语后已经开始自己的思想转型和新话语建设;文学理论突破自己的专业框架而向其他领域渗透而形成文化互动;后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学话语从关注文本的小文本阐释(词语、修辞、人物、寓意等),走向关注大文本的文化阐释(阶级、性别、文化、民族、话语压迫、权力运作等);现代性二元对立式的纯思辨的文学理论不再有独霸的话语空间,而是将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活生生的体验和大众审美世俗化情绪吸纳升华为守正创新的理论.这为新时期中国文艺理论的自我创新和理论反省,提出了若干新的问题,需要潜心分析和分别厘定.  相似文献   

3.
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软实力理论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借鉴了西方"软力量"理论,继承了国内"文化力"和"文化生产力"等理论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从话语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理论主要实现了话语体系、话语主体和话语内容的创新。文化软实力理论实现了从西方"软力量"话语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话语的转换,明确了文化软实力的话语主体,实现了话语内容的中国化。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今流行话语之一,引领着时代话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4年至今有关民族理论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民族研究的旨归及学科建设,民族研究的范式转换,民族研究的理论视角,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政策等议题。近年来民族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特色,但是在学理建设上稍显不足;第二,西方理论话语体系占统治地位,理论本土化方面还不足;第三,民族理论百家争鸣,但是学术开放性和兼容性尚不足。文章建议从观照现实,发挥实践智慧;加强西方民族基础理论引进来,本土理论走出去;强化民族历史研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加强知识积累,做大文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民族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话语和政治话语的重大创新与发展,该话语的生成是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文化基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生成是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抵制西方话语对中国民族政策污名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和文化基因来看,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遵循、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团结文化是话语生成的文化基因。而话语生成之后,通过传播才能获得人们的认知和认同。因而,可通过修辞化、视觉化、音乐化、故事化等传播路径,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具象传播,进而建构与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在学界普遍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文论"失语症"讳莫如深的时候,国内一些睿智的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清理和转换,这项工作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仅靠中国古代文论的清理和转换是无法实现中国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的.还有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文章对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理论实质和深层动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期望通过倡导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来实现以我们民族文化与文论为主的文论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关系变幻莫测,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西方学术界,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性的追寻.后殖民主义借用的思想资源主要是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就其基本特征来说,后殖民主义从文本解读入手,着重分析东西方间的文化关系,并表现出超越民族主义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后现代、后殖民与新儒学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世界上大多数人被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既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和文化上.如果从文化的纬度来考察全球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后现代主义在文化上的一个直接后果.后现代主义在进入中国的文化土壤时必然与中国文化相碰撞进而发生形交.在"全球本土化"的语境下,可以建构四种形式的后现代性话语:(1)"全球本土化"的后现代话语;(2)具有解构特征的大众文化话语;(3)从中国视角重新建构的全球化话语;(4)作为全球本土化的后殖民话语--新儒学.儒学已经逐步成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一种带有主导性意义的话语力量,并在全球化时代的后现代语境下得到了重新建构.它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据以与西方后现代理论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文化理论资源.因此,一方面应当从后现代和全球性的视角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改造、批判、扬弃并加以重构,使其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则应从全球化时代的新儒学的视角对西方的各种后现代理论进行质疑、批判和改造,从而使重构的后现代新儒学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话语共存之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研究中,"失语症"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之所以"失语",并不是由于西方的新方法、新观念的引入使我们原有的话语失落,不是我们原有的文化理论的丧失,而是我们无法用原有的话语来解释当前的文化问题;文化研究引入的备受推崇的诸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理论、后结构理论等,并不是西方文化中的主流话语,西方主流文化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所传递的价值观并没有征服中国;我们之所以面对西方学术"失语",主要是我们仅仅满足于操作这些学术术语本身,而对现实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很少涉及,"文化失语"是我们对新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缺少新话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中国的两种现代性内涵及其话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有两种现代性话语在清末和五四前后传进中国。一种是文化普遍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性话语,即以一般的西化、现代化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和文明;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话语。两者皆被中国知识分子作为真理性话语而接受和引进,并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使其揉进和变成本国话语,用以对中国社会历史结构进行结构与秩序的重新阐释、组织和叙事,从而达到组建现代民族国家或革命建国的现代性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悲剧有无”问题讨论经历了近代启蒙话语、现代启蒙话语和民族本土话语三种不同话语形态。蒋观云、欧榘甲着眼于“戏剧改良”,从戏剧类型视角提出“中国无悲剧”的问题,偏向于近代社会启蒙话语。王国维第一次把“中国有无悲剧”问题带进悲剧精神层面,鲁迅、胡适受到王国维的影响,从“国人之精神”“国民性”视角分析“大团圆”戏剧结构。熊佛西、朱光潜、钱钟书依据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西方经典悲剧理论,用西方的“绳墨”量度中国古代戏剧,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的悲剧。20世纪30年代以后,戏剧理论研究中的民族话语逐渐觉醒,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季思、张庚、陈瘦竹等学者悲剧美学、戏剧精神、戏剧形式结构等层面,回归本民族文化立场,基于中国戏剧发展实践,参证西方悲剧美学成果,揭示中国古代悲剧“悲喜相乘”“崇高”“悲愤”等美学特征,肯定中国古代悲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由此可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应该基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艺实践,将“悲剧”放置在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变迁中,放置在中国人的文艺创造心理机制,放置在中国观众长期养成的文艺欣赏心理机制,参证西方经典悲剧作品和悲剧美学成果,方能真正揭示中国古代悲剧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如何建构具有民族特性,又能有效阐释当代文学实践的理论话语,是文艺理论领域至今仍未解决的课题。本文论证了"现代性"追求对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深刻影响,认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主要资源应是当代中国与西方业已形成的各种理论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直面当代中国文化的变化发展,确立强大的实践性品格;二是超越狭隘封闭的本土主义立场,拥有更为开放的现代性视野;三是立足于现当代文艺理论,有机吸纳并改造民族的传统资源。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科学话语霸权的认识论、方法论根源为隐性但顽固的欧洲中心论,在政治领域表现为契约国家、抽象票决民主、个人自由主义至上等话语和文化特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以私有产权为经济发展前提、以赋权参与为脱贫前提等话语和文化特征.基于文明互鉴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直面西方话语霸权核心议题,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主体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宝贵资源,以西方社会科学积极成果为有益滋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西方思想界“文化转向”以后,西方学者对文化全球化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其中英国约翰.汤林森博士的《文化帝国主义》从媒介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话语、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四个层次来剖析文化帝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的关于道教的态度是在西方话语背景之下对道教的判断,他的文化心态是在西方文化殖民的背景之下对待西方宗教话语的被迫接受和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弱化,其目的是回应西方的政治和文化侵略,以说明中国文化的非宗教性或理性特征,其背后的动机是国家主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康拉德的《海隅逐客》以“爱伊莎的面纱”为象征和隐喻,提出了一种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殖民地女性进行了一种身体想象和话语建构,探讨了作为“面纱”象征的伊斯兰宗教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伊斯兰民族与西方民族的冲突和对立,以及这种二元对立在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的出版,体现了中国学者充分理解民间故事的地方性与"国际性"特点的努力.故事类型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民间故事的总体风貌,为探讨中国民间故事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民间故事之间的交流影响提供了基础.民间文化的研究亟待从学科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传统文化资源等方面增强学科的对话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话语是近代中西文化对立、冲突、融汇的产物,它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思想文化困惑,以及中国人民为改变西方"他者"形象而积极探求国家昌盛和民族振兴的艰难而又复杂的心路历程.在经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之后,"中国特色"话语逐渐由思想文化领域转向政治视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当代中国最具核心价值的政治哲学话语.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形成一套学科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审美文化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应,它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美学使用的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而是以诗性话语为主.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特征,不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而且使审美认知与实际的艺术体验达到了高度吻合,对今天的文学艺术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学界一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因而把它纳入中国近代革命话语体系.而从清末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竞争与结果来看,五四时期各文化派别都试图完成清末民族主义未竞的民族文化的重构任务.而如何看待传统的中国文化,如何吸收西方文化,中西文化是否被解释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各派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模式呈现出多元性、对立性、不耦合性,因而无法形成统一的民族主义话语,文化整合的任务依然是未竟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