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委婉语的使用过程就是说话人寻求关联语境,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借鉴语用研究者所提出的关联-顺应模式,在这一框架下对委婉语进行探讨研究有助于理解和使用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2.
既要表达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而又不能直陈真言,这是思想和表达之间的一对矛盾,委婉语正是这一矛盾的产物。在构建委婉语过程中,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模糊原则。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一推理过程,以关联性为取向。用关联理论解释人们如何使用并理解委婉语,认为使用委婉语时应依赖语境假设并确保其关联性和明示性;理解委婉语则要以认知环境中各种信息为基础进行非论证性的演绎。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说话人因有所顾忌而避免直截了当的表达,代之以婉转的词语,通过含蓄曲折的方式传递说话人的信息、意图、思想感情等。英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意思相近,可解释为good speech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作为语用策略的功能及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以往委婉语的研究,总结了委婉语语用策略的类型与功能,并试图采用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框架对委婉语作为语用策略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委婉语语言的使用具有顺应性,即顺应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高度文明的的社会,职业委婉语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都使用职业委婉语,但其产生渊源不同。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关于职业委婉语的产生渊源从避免职业歧视、顺应人的心理、遵循礼貌原则、社会文明、避免产生不快的需要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进一步证实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相应的职业委婉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从关联理论入手,首先阐述了关联理论与课堂委婉语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使用的指令性和评价性委婉语进行分析,着重强调课堂委婉语受众的认知与理解机制,提出课堂委婉语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推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语言交际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西方语言中均存在委婉语。语言的顺应性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满足交际需要。一些英汉委婉语由于顺应了相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而具有共性,另外一些英汉委婉语由于顺应了不同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语言结构而呈现出个性。通过对英汉委婉语异同的了解,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就可以提高交际能力,减少语用失误,从而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即用一种迂回的、温和的、令人愉悦的表达代替那些直接却令人不悦的说法。委婉语的产生与使用是与人类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的。本文将从认知心理视角用图形-背景理论来阐释英语委婉语委婉效果的产生机制并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委婉语的理解过程进行探析,分析人们在现实言语交际活动中对英语委婉表达的识别及其理解,探究人类在其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推理能力及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是用来全面地阐释语言使用的理论框架。本文介绍了语言顺应论基本概念,运用语言顺应论的观点,从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上分析了委婉语的使用,指出委婉语的使用正是顺应了交际双方共处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为了达到成功的交际而采取的一种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英语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是语言交流中的润滑剂和消毒剂。现阶段对英语委婉语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础上,不能很好地揭示它的本质.并且把人的认知能动性排除在外。英语委婉语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它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心理的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英语委婉语进行分析,为揭示英语委婉语的实质提供了理论工具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从社会语用角度说明具有曲折婉转、含糊其辞特点的委婉语在使用范围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作者首先重点讨论了语用意义,目的是引起英语研究者的注意,特别是阅读和口语方面的注意。随后,作者探讨了英语委婉语的特有的语用功能,也就是礼貌功能,而这一功能又是使用委婉语的主要原因。关于语用范畴,作者认为委婉语具有复杂性,她不仅是以友好的方式来表达不宜言表的事物,而且暗含了不同的动机。作者希望这一讨论有助于在英语委婉语与其所指物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3.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委婉语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语言现象。关于委婉语的传统研究 ,英语主要限于与禁忌语相对待的范围 ;汉语则主要是看作辞格系统中的一种方式。事实上 ,委婉语是在语境的制约和作用下、体现交际主体心理需要而产生的 ,表达者不直说本意 ,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根据是否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特点 ,委婉语系统由规范委婉语和变异委婉语构成。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存在着类似生物群落一样的语言群落,每个语言群落中包括许多语言个体及其变异形式,每种语言个体或其变异形式又包括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委婉语就是一种具有避讳、掩饰、礼貌等诸多语用功能的间接语言形式.与生物物种的发展进化一样,委婉语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遵循生态学规律:委婉语间相互竞争,竞争的结果不仅使弱势委婉语走向衰落与消亡,同时也促进了现存委婉语“生态特征”的多样化,委婉语的产生、多样性特点、再委婉现象、语码转换机制、创新,都是与其赖以生存的整个语言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结果,其存在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的变化存在于它所要实现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在实现概念功能时 ,委婉语所包含的核心意义是促使其变化的原动力。在实现人际功能时 ,个人的自我意识 ,社会病理和机制促成了委婉语的变化。对委婉语功能的分析有助于揭示社会现实和语言使用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英语里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 ,一方面 ,就其交际目的而言 ,它可以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类 ;另一方面 ,从讲话者的意图来考虑 ,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内的委婉语又可以分为有意、无意两种情况。如果使用恰当 ,能达到一种全新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化、语境和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文化和语境的解释和分析,阐述了语境在正确解读委婉语方面所起的作用,指出文化是产生委婉语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是选择、使用和理解委婉语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可分为规约委婉语和非规约委婉语。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委婉语做出以下解读:对会话原则的违反是构成非规约委婉语的语用根据;委婉语具有五个语用功能,即避讳功能、避俗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自我保护功能;语境则对委婉语具有制约作用。对规约委婉语和非规约委婉语的翻译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就是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较委婉、温和或者不那么直率的词语来取代另一个事实上就是那么真切的词语。”(李鑫华2000,110)“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是人们感到直说某事可能受到怀疑、拒绝甚至厌恶,处于忌讳或是礼貌,就通过遣辞造句,或者借用与某事相应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