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伟大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独特的政治资源,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载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见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精神源泉,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兴国和强国历程形成的执政文化,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它有力地阐释了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义。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红色文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时代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科学回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文章在对红色文化进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红色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逻辑关联,指出了应该从红色文化的历史性、实践的整体性与共生性等角度,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为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镌刻的红色记忆。革命文化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蕴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承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革命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治党兴党的精神钙质、兴军强军的精神基石、铸魂育民的精神资源。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深刻自我革命,必须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做到铭记光辉史迹、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文化自信和赓续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4.
红色歌剧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代表作,以可歌可泣的历史史实、富于地域化的音乐风格和波澜浩瀚的舞台艺术,再现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民气动山河的红色精神。红色歌剧兼具马克思主义文艺作品的实践性、人民性和审美性,其精神内涵包含着开拓精神、拼搏精神、鱼水精神等,通过使用壮丽的艺术语言和再现革命年代的民族记忆,不仅使这种民族艺术形式获得了高度赞誉,更再次发挥了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中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了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简称“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事业之中。“三大文化”各有其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三大文化”也各有其价值边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孕育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明的基因。革命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引领,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文化发展方向,革命精神谱系则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品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了解和掌握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认清高校弘扬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找到红色文化推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传承历史的文化大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含有浓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发展实际与全球发展大局,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彰显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优良传统,体现着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创造活力和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8.
广西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西人民创造的极具广西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应明确广西革命文化概念,深入了解广西革命文化内在构成要素,准确把握广西革命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价值准则,以应对新时代广西人民的精神需求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传承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红色基因传承呈现出如下鲜明特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传承的思想内涵;推进伟大革命与进行伟大斗争是红色基因传承在新时代的实践重点;锐意改革、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推进方略。这些鲜明特色贯穿历史、当下与未来,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红色基因的传承,又体现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发展,也能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历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凝结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形成发展的轨迹,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文化政治立场,开启革命文化国家制度化建设的新篇章,建构以教育为本的革命文化建设思想理念,开创革命文艺建设的新局面,创造出丰富的文化成果。革命文化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筑牢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文化根基,为引领中国人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凯歌前行提供了精神动力,是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胜利的有力武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宝贵的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新时代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述红色文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它不仅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还承载着优良作风的传递.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指出红色文化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提供精神支撑,红色文化融入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思政课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主要历经了创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4个阶段,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不断跃升。在百年行进中,中国共产党在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方向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理论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根本宗旨;秉持求实创新精神是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保护红色资源、纪念英雄人物、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率先垂范,为全党全社会做出了表率。习近平红色文化情怀内涵丰富,从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重维度彰显了他保护红色资源的浓浓之情、立法佑护英烈的绵绵之心、弘扬革命传统的拳拳之行和传承红色基因的殷殷之意。习近平红色文化情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和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灯塔和前进航标。  相似文献   

15.
自近代以来,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推动下,中国文化相继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从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转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通过领导文化建设,不断开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变革和转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不仅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中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根基、价值旨向和科学内涵上高度契合。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延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鲜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底色。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坚定红色文化传播的政治导向,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加大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丰富红色文化的养成渠道。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重要意义,对文化自信的深层内涵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进行讨论。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其中包括文化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求文化自信,文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对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立场要求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根本价值;要加强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要倍加珍惜和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文化,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对外来文化要在辩证取舍后消化再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服务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还应科学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发展走势,把握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不断推进文化的创造,要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新成就,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建设网络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8.
建党百年,加快红色革命文化传播,有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推动河北红色革命文化得到切实有效传播,必须加快构建红色革命文化传播体系:从传播主体维度看,政府、学校、社会组织要相互配合、协同创新;从传播内容维度看,要系统整合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精神,理直气壮讲好红色革命故事;从传播路径方法看,要实现学校教育、理论宣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传播载体维度看,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从传播方式维度看,要推动红色革命文化公益化宣传与产业化传播协调发展,致力形成受众广泛、立体化的红色革命文化传播格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智慧结晶。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它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关系国家兴衰、民族精神和文化安全的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坚定文化自信不仅可以为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永续动力,更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在分析文化自信可为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文化土壤、文化资源和文化驱动的实践意蕴基础上,通过梳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实践困境,探索出文化自信的实践进路。在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应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维度展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