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赤峰学院为例,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的利弊,分析了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转型的路径。在该路径下,树立3个理念(参与式思政教育理念、互动式思政教育理念、知识与乐趣相结合思政教育理念);推行2项举措,即打造1支学生新媒体队伍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打造1个融合传统载体和新媒体优势的思政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针对一些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强、教学存在的形式传统单一、对青年学生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够强、“到课率”“抬头率”偏低等问题,为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已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创新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是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工作体系立体,教学内容涵盖面广,重视大学生全面政治素质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思政课宏观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如何构建适应思政发展的教学策略,是当下高校思政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基于"大思政"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课程构建缺乏"大思政"思维等问题,提出重视思政课教学、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搭建思政实践教育平台、完善课程评价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折射出党和政府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高度关注。了解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并研究教师背景性因素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通过对江西省五所高校思政课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总体上处于比较好的水平,得到了学生比较高的认可,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并用心投入,但教学能力与教学策略还需提高与优化。由于受教师的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及任教课程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呈现不同的差异和特点。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策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热情与投入;依据学情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校本化设置。  相似文献   

5.
红色资源是极其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挖掘驻地的红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的有力武器,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教育目标的同向性、教育资源的同根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嵌入红色元素、在校园活动中渗入红色主题、在校园建设中引入红色资源平台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调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笔者认为建设新时代高校优质思政课主要存在三个障碍:一是"超级大班"模式阻碍师生沟通;二是学习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三是灌输式教育理念的束缚。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通过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树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可以解决高校优质思政课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7.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理论课堂和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针对“四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体系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探索了“四史”深度融入思政教学体系的原则、意义和路径,对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融合,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教育的有效改革,针对当前高校Python语言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从教学团队建设、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案例设计、考核方式转变五个方面,探讨了思政教育与Python语言课程的结合机制与实践方式,提出相关改进措施。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素质,同时为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同向而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转型大背景下,西安思源学院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创新求变,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主渠道,以加强大一新生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红色文化育人为思政课延伸的"一主两延伸"思政教学创新发展模式,对于同类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提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传播效应问题,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以及内在要求,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进行探讨,提出革新教学理念,强化思政课教师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素养;重构碎片化传播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秉承以学生为本,碎片化教育传播精准对接学生学习需求;完善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思政”教学体系评价机制等策略,为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众化教育阶段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诸多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功能、工作载体、队伍建设等方面出现了新情况。大众化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优化工作队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诸如经济全球化、高校内部环境变化、信息网络化和市场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等因素的挑战。面对挑战,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将网络道德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等都是积极的应对挑战、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以来,在教材改革与建设、教学工作诸方面均取得了新的成就。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新方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取得实效,一是要在课程的育人目标上科学定位;二是要提高课堂教学,丰富实践教学;三是要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追溯了职业生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即从知识哲学到生存论哲学再到职业生涯理念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是职业生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从4个方面阐述了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承载,职业生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判定,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舞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体征.提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改变思维方式、营造教育环境、创新教育方法,以生存论哲学、共同理想、辩证思维和发展联系观点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外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均处于剧烈变化阶段,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面临着严峻挑战。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功能为切入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考察,从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社会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着手厘清其创新路径,并及时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不仅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其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工作路径和制度安排,是构建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机制的必然选择。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高校应从目标、制度与要素出发,对政治性指标进行层次分析来设计课程思政切入点,从课程、教材、党支部三个关键因子出发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河北农业大学按照“学校整体设计—学院主体责任—党支部(教研室)主导—教师具体落实—教学督导和专家协同参与”的工作思路,做到把政策要求与学校实际、模范带动与全员跟进、经验传承与方式创新、精准设计与发散用力相结合,建立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工作体系。同时,注重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价值引领力量、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热情、示范带动效果的全方位评价,从而使课程思政建设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社会的现状表明,为培养既能适应WTO规则,又能满足国家利益需求的高级人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制定符合社会发展、既拥有国际意识又拥有东方人文精神的目标体系,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加以修改完善,要着重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教育观念问题,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适应WTO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理念、课程体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通过对曾经“以俄为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阶段的追溯与反思,我们更应该在坚持中与时俱进,在规范下开拓创新,在政党保持活力的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可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更应将一流的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懈努力。面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加之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高校不良风气滋生、社会非主流声音宣扬、媒体"碎片化"负面舆论营销诱导等各种新挑战,高等学校尤其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紧紧把握"四新",剖析时势,探究如何更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作为判断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重要参考手段,可见其对于新时代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由此,笔者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以及教育环境五个维度阐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评价的意义,探讨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对象、方式方法以及评价主体四个层面为思路构建高校思政工作效能评价体系,为后期科学有效地评价高校思政工作效能,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定位分析,强调了在思想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整个思政课教学这一教育理念确立的重要性。同时,针对目前思政课教材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并联系现实从几个主要方面对思政课教学改革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