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伴随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历史性转变,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整体面貌和创作也发生剧变。从叙述视角上来看,十七年到新时期初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始终以政治视角为主,作家对叙述视角的确立更多地是出于表达文学立场、创作思想和政治诉求的考虑,极少出于对文学形式、技巧、审美价值做出思考。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进入新的创作阶段,其中叙述视角从政治化的外部视角向个人化的人性、心灵的内部转移成为这一创作阶段转型的重要标志。叙述视角的选择和确定意味着作家创作立场的选择和确定。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视角从十七年、新时期及至90年代持续至今的转变,从政治视角到人性视角,从集体叙事到个体叙事,标志着知识分子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知识分子精神反思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的魔幻化书写,主要体现在一些有关西藏题材的汉文小说中,以扎西达娃的小说为代表.魔幻书写是激活西藏题材小说的十分有效的方式,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一,过分追求神奇现实,为魔幻而魔幻,以致走向了猎奇、志怪;其二,有关西藏的魔幻化书写,满足了内地对于西藏的想象,实质采用的是一种"外部人"视角,而非来自"内部人"的发言.魔幻书写的奇观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西藏题材的小说应有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3.
民俗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又构成创作的内容本身。胶东新时期以来的乡土题材小说造就出的文学"胶东"中,民俗书写构成了小说的审美风格和美学价值。特定的民俗形式、特定的民生内容,又折射出特定的地缘文化精神。社会现代化引起民俗变更,也带来乡土小说视阈的新变。新时期以来胶东乡土题材小说中的民俗书写,坚持知识分子的大地民间立场,体现乡土民间关怀,实现了精英与民间的对接,解决了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及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者的新作《桃花》是一部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在如何书写知识分子这个问题上,作者显然处在犹疑不定的状态,从而导致作品出现游离的问题。这种游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主要人物形象在坚守与逃离之间游离,其二是作者在纯文学与畅销书之间摇摆不定,力图兼顾,实则俱损。《桃花》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实质是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超拔力量的匮乏。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创作意蕴举隅蔡芬鲁迅的小说有两大基本题材──农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普通人物的命运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题。鲁迅注目的中心不是包括农民在内的下层人民所受的政治经济的压迫剥削,而是精神的毒害;所着重表现的不是人...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山乡巨变》具有突出的范式意义。在小说叙述话语安排上,拥有权威力量的叙述者赋予小说叙事以明确现实意义的方式,奠定了基本的话语规范;在结构安排上,以运动发生的线性时间过程,讲述农民从分散的小农经济个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主体的必然,剖析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大大小小的矛盾与冲突,成为该类题材小说的基本结构模式;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为主要矛盾冲突焦点,次要矛盾服从且围绕主要矛盾展开的冲突方式,已成为农村合作化题材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网络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有别于传统体制文学的青春性。网络小说在主体方面的青春性主要表现为网络写手与网络读者的年轻化;在小说文本方面的青春性主要表现为:在题材方面突出表现爱情题材的盛行以及校园暴力题材的书写,在主题方面表现为"成长"主题的盛行,在小说文类上则表现为网络尚虚类小说与网络耽美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而网络小说意识形态的青春性,既表现在审美意识形态立场的超越性与包容性,又表现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历史小说的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的历史小说中体现出的历史观与审美观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不同时代人们对历史的理解有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历史题材小说的主流观念是讲述革命历史的“革命历史小说;”80年代前期的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是反封建;80年代后期的历史小说体现出一种文化历史观;此后的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历史观在当代历史题材小说中具有很大的异质性,新历史主义小说作为一种创作思潮消失后,它对近来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继续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至新时期以来,《青春之歌》的接受者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解读:社会历史批评立足政治阶级立场,集中探讨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容;文本批评围绕文本各要素,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及叙事模式加以关注;女性主义批评则结合性别意识与心理分析,从女性话语、知识分子文化心态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11.
特殊的生存年代和自身的美学选择,形成了方牧各个时期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五十至七十年代,以政治诗创作为主,基调激越高亢,被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立足于对海洋满怀深情地抒唱,展示天风海涛及乡土风情,风格细腻真挚.九十年代以后,诗人为古代诗人描摹画像,出现"以诗论诗"的特殊文本形式,准确描画历代诗人的意态风神,兼而咏史怀古,独抒幽怀,显示了学者的深邃和诗人的激情.这一时期也写政治抒情诗,词采丰盈,意蕴深厚.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告白.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作品,我们都能从其诗作中听到一种声音,来自真诚,来自热爱.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关于“树”的诗歌,其意象绝大部分都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含义,纵观这些诗歌,20世纪“树”的意象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意义的变迁阶段:一二十年代的独异,三四十年代的坚韧,五六十年代的挺立,六七十年代的忍辱,八十年代初期的申诉,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崇高,九十年代以来的世俗。  相似文献   

13.
陈若曦的小说创作与她的人生经历几近同一,大致分四个阶段:上世纪60年代初,陈若曦参加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写出了她早期的现代派小说;70年代中期离开大陆之后,陈若曦笔录"伤痕",书写乌托邦理想的幻灭,这些作品奠定了她作为小说家的地位;80年代旅居加拿大与美国期间,陈若曦关注身处异国他乡的女性所面临的婚姻困境;90年代重返台湾之后,陈若曦仍致力于描写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如何寻找精神归宿的历程。"女性"与"政治"是陈若曦小说最关注的主题,而她的每一次选择既是对既定生活方式的突围,又是对传统文化理想的认同和回归。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对于战争小说而言,是一个难得的黄金时代。在南线战争爆发之后,一大批反映战争题材的军旅小说异军突起,彰显出军旅小说的独特品格和重要意义。综观这一时期的战争小说创作,无论是其文学理念还是题材内容,无论叙事风格还是审美品格,都因其对于"英雄是人"、"军人是人"理念的重新确立而展示出全新的风姿。由完美英雄走向伤痕英雄、由阶级英雄走向民族英雄、由正统英雄走向民间英雄,成为80年代战争小说英雄塑造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理论的先驱是一批旅居西欧的非洲知识分子 ,他们在 2 0世纪 5 0、6 0年代对殖民主义给殖民地遗留的问题进行思考。 2 0世纪 80、90年代 ,后殖民主义成为流行世界的文化思潮。作为后殖民主义的原创性理论 ,主要包括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文化霸权”理论 ;斯皮瓦克的“边缘中心化”理论 ;霍米·巴巴的“含混矛盾的杂糅”、“文化差异性发布”、“第三度空间”理论。后殖民理论呈现出复杂性、理论对抗性和两重性的特点 ,但其文化贡献和社会意义非常明显 :对“欧洲中心论”文化立场的批判、东方民族的文化建设和民主进程的推进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 :故事发生时的语境 (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初 )和故事写作时的语境 ( 80 - 90年代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 ,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 (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 ) ,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 ,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作为女性写作 ,杨绛选择反讽作为自己散文的基本修辞方式 ,既是时间的积累沉淀对她的话语启示 ,也是她对自己文化素质审美心智优长的一种发挥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以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四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包括五四”时期的“人”性写作,1930--1940年代的阶级性写作, 1950--1960年代的政党性写作和“文革”时期的领袖--集团性写作,其思维模式和表现视阈都没有跳出“人与社会”的樊篱。1980年代以后以“人与自然”为反思和表现对象的生态性写作,与前四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比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一次最富有新质、最没有重复性和最具有开拓意义的转向。  相似文献   

18.
地域风景因素在20世纪50-70年代的民族小说中不但转化为小说人物的聚焦对象,而且还转化为各类功能行动元,既推动了情节发展,又促成了形象塑造,还暗示了当时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从而成为鲜活的小说情境。这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因而值得今天的民族作家认真回顾、反思并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9.
女性诗歌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躯体写作后,90年代转向了语言写作。90年代以来,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对诗歌认识的改变,女性诗人不仅以诗歌的姿态表述自己,而且以具有女性主体性的"人"的立场进入诗歌,聆听和感受世界,既不放弃性别立场,又不放弃艺术价值,使女性诗歌达到人文价值与诗性价值合一的高度。90年代女性诗歌的语言写作,使女诗人以独立的女性话语与充分女性化的写作策略,实现了女性世界的完全自立和性别表达,并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体系,从而实现了女性诗歌写作的"宁静的丰收"。女性诗歌从此走上包含性别但又超越性别的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生成与延展来自于感性审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二元对抗。人性启蒙和感性解放的历史诉求都通过美学的知识形态得以充分表达,此种学术场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变革。美学被边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总体化国家领导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则是知识分子公共启蒙的分化。面对市场伦理对大众文化的推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以及文学审美实践的影响,大众审美文化以面向大众的姿态、平等多元的共存理念和审美意识形态的介入性视角给美学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形成了从“终结”到“延续”的历时性叙事,“美学热”的精神理念与启蒙热情将持久地影响未来美学的发展。反思从“美学热”到审美文化的美学谱系,也存在“光晕丧失”和“主体困惑”等理论缺失,但也显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美学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