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人权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概念就像是哺育国际社会发展的乳汁。问题是,现今的人权却更像是咖啡或软饮料。你是想要亚洲版的,伊斯兰版的,本土的,经济的,还是欧洲版的或美国版的?你想让你的人权怎样为您服务呢:制裁、政变、企业的门面装饰,还是旧式的道德劝说?让我们来看一下最有效的--也是最具误导性的--提升全球人格尊严的办法吧。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奎因对经验主义哲学传统的执着而开明的坚持,他的自然主义正是这种坚持的后果,并展示了奎因和正牌实用主义者在真理观和科学文化观上的巨大分歧。奎因对经验主义的哲学传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经验主义者,而实用主义的标签则是不适当的并具有误导性。  相似文献   

3.
对上市公司信息失真赔偿两个程序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是导致证券市场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投资者因此遭受损失时,依法可以请求加害人赔偿,但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实践中,投资者行使权利时,困难重重.由投资者选择被诉主体,并由证券交易所所在地人民法院受理此类纠纷,应当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康德提出我们具有一类被称为“视之为真”的心理状态,其中包括主体对于判断的三个阶段的态度,即意见、相信和知道。康德说明他如此分类的理由是这些态度在主观和客观上的根据是否充分,然而康德事实上谈及三种意义的主观根据和两种意义的客观根据,并且三阶段的划分是依据认知现象性所作出的。一些研究者将视之为真划归“接受”这类命题态度,从而区别于当代的信念概念,这可能是一个误导性的观点,同时也会丢失康德主张中有益于当代信念论的内容,这些内容至少包括信念的实践性目标、信念的间接意志主义等。  相似文献   

5.
戚晓杰 《东方论坛》2000,(4):52-56,66
语言是一套严密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这一传统语言观对汉语规范带有一定的误导性。本文通过语言本质的新认识 ,重新审视汉语规范化问题 ,从语言的非体系特征、语言的开放动态平衡特征、语言的自我调节特征等方面找出造成汉语规范过度的原因 ,指出今后汉语规范化工作努力的方向 ,以求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模式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政治隐喻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其文体和框架功能等积极作用,很少人关注政治隐喻潜在的消极影响。文章通过对美国总统的政治演讲进行分析,对政治隐喻投射的不可靠性、片面性和误导性进行论证,以期加强对政治隐喻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模式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政治隐喻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其文体和框架功能等积极作用,很少人关注政治隐喻潜在的消极影响。文章通过对美国总统的政治演讲进行分析,对政治隐喻投射的不可靠性、片面性和误导性进行论证,以期加强对政治隐喻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8.
《海边的卡夫卡》的流行既是作家自身的品牌效应使然,也是作品本身的一些"市场和时代因素"的推动,是一部极具商品特色的作品。它的流行离不开市场经济大环境,也逃不开大众文化这一范畴。《海》的成功表明了:这是一部消费时代下作家彻底的个人主义和社会的集体无意识的碰撞的具有价值误导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与"千年才一回"的全球联合救市,彰显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但也给我们深深的伦理忧思。金融学家和政治家们对金融伦理水平给出了一幅误导性图画,使人们在梦幻与狂热中攫取财富。正是人性的贪婪、道德的缺失、责任的缺位及信用危机,致使人们在金融风暴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应对金融危机,需要道德救援。  相似文献   

10.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是经济法的制度的重要重要组成,其中的混淆行为在反不正当竞争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混淆行为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但是混淆行为在认定上却存在较大的难度。文章从混淆行为的本质出发,结合国内外理论和立法例对混淆行为的认定进行研究,并从主观故意性、混淆的特定性、后果的误导性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唐文宗朝的党争是唐代政局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政治事件,也是预示着唐代政局由中唐转入晚唐的关键性标志之一。传统所谓"牛李党争"的提法不仅不符合史实,还具有很大的误导性,比较确切的称谓应是"二李朋党",而这场党争其实是在唐文宗朝才真正爆发的,它以"甘露之变"为界,分为大和党争和开成党争前后两个不同阶段,且各具特色。文宗朝党争深受当时政治体制及其演变的影响,是一种体制内权责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研究中心"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显示,中国现有700万问题彩民,43万重度问题彩民。虽然有学者对网络调查和方法持有争议,但一个共识是,我国彩票年销售额已突破2000亿,而对于彩民的关注和研究滞后,问题彩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记者对北京数十家彩票投注站、百余位彩民的采访调查,低收入的打工者已成为购彩主体,且有的痴迷程度很高。一些彩票站违反《彩票管理条例》,进行误导性宣传。  相似文献   

13.
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通过对"宗教"概念的演化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该放弃这个概念而以"信仰"和"累积的传统"这两个单独的概念来取代它。本文认为这种观念虽有见地,但这种术语的变革未必能够达成,更为现实的做法是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对语言的歧义性和误导性抱以警觉,改变思维方式,放弃对宗教本质的追求而把它视为一个集合名称而在特定的研究范围或语境中为它暂定界限。  相似文献   

14.
公法与私法的二元划分学说起源于古罗马。学界关于公、私法的划分标准存在四种较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学说,即利益说、主体说、权力服从说以及综合说。无论以哪一种标准划分公、私法,商法均具有私法本质。20世纪以来,国家公权力逐渐向私人商事领域渗透,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并支持"商法公法化"学说,但由于该学说本身语义上的误导性以及学者论证的不完备性,致使"商法公法化"理论缺乏准确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律师广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因其存在虚假性和欺诈性风险,并且律师行业又存在行业特殊性,律师广告需要受到合理规范.律师广告规范主要是从原则与规则两方面入手.文章通过比较法的视角对律师广告规范的原则与规则进行探析.律师广告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非误导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比例原则.律师广告规则主要由内容与方式构成.在明确律师广告规范的原则与规则之后,对我国律师广告规范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党议"之社会基础和党人群体的身份认同为主要考察对象,把"党议"兴起归之于士族力量的壮大是一个误导性结论,因为东汉安、顺之后士族力量没有实质性增长。"党议"所以形成政治思潮,并在朝野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首要基础在于党人群体认同增强。通过门生故吏关系等有形纽带,以及各种非正式场景的集会,党人已形成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此种认同既通过人物品评表现出来,又为其所加强,最终使党议达到高潮。这也是为什么党人敢于对抗皇权、最终酿成党锢之祸的原因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现有文献倾向于孤立看待不同品牌资产测量模式,该文则重点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文章在分析不同品牌资产测量模式特点的基础上,站在品牌价值链视角,把不同品牌资产测量模式视为品牌价值创造链中的不同环节,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关联性。论文通过京、沪、穗消费者调查数据和美国市场二手数据,分析证实了不同品牌资产测量模式之间存在关联性。论文建议:(1)公司要兼顾不同品牌资产测量模式,避免单一模式测量结果的误导性;(2)提高营销质量,走科学营销发展之路;(3)坚持合作营销,培育良性产业环境;(4)坚持长期导向,注重消费者教育。  相似文献   

18.
虚假广告的多维法律规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假广告可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 ,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责任 ,但广告范围只限于商业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 ,不得利用广告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损害竞争关系。刑法具体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情节严重的 ,构成虚假广告罪。广告法概括地规定虚假广告行为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而刑法具体规定严重损害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虚假广告行为的两罚制。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具有兜低性 ,只有广告法和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的 ,才能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9.
论元好问对陈师道“闭门觅句”作诗方式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门觅句”本是黄庭坚对陈师道作诗“吟榻”习惯颇有称赞意味的另一种称呼,此语一经元好问借用,却成了人们以为陈师道作诗雕琢陈腐的口实.后来的多种学术著作对此也进行了不无误导性的论述,以致长期以来人们以为“闭门觅句”是说陈师道作诗既无素材,是闭门造车,又无才思,是苦吟死作。对此,通过从分析“闭门觅句”的本来含义、辨析对“闭门觅句”的两种误解、剖析元好问论诗绝句的疑点三方面予以多角度的论述驳正,认为“闭门觅句”是陈师道锤炼诗艺的有效方式,自当给其以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绿色需求对商品经济的渗透,环境友好产品、服务或实践的声明愈加普遍。不乏企业作出虚假或误导性的绿色声明即实施“漂绿”(greenwashing)。“漂绿”对竞争者、消费者和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亟需法律规制。根据“漂绿”的界定及对美国竞争法规制“漂绿”案例的分析可证明竞争法规制较为有效。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第九条和第十四条和“漂绿”最为关联,但因条文的局限,不能完全有效规制“漂绿”,应作修改:明确“漂绿”的标准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概念;允许利益受侵害的消费者作为诉讼主体;增加一般条款和规制“漂绿”的条款;加强“漂绿”企业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