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论述了信仰是人对"终极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类对"至真至善至美"境界的永恒追求与向往;指出在当前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功利化、世俗化等倾向。分析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仰中进行合理选择;辩证对待宗教信仰;坚持信仰教育与其他课程、信仰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信仰教育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2.
试论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大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以宗族为祭祀单元;二是跨宗族的个人交往不得与本宗族的信仰互相冲突;三是个人的社会生活也必须与宗族信仰合拍;四是个人荣誉感来自于本宗族的宗教信仰并与本宗族信仰相关系。一般说来,不管是在哪一方面,苗族信仰都强调要对得起宗族的祖先,不要冲犯祖先神。我们可以从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上看到苗族的图腾祖先崇拜意识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信仰来源于对人生境遇、社会矛盾的哲学思考,并最终形成一种理想期待。信仰有着多种类型。宗教可以成为信仰,但信仰绝不仅仅表现为宗教。外在的社会团体信仰可以为个人信仰引路,但能不能内化为个人信仰,还需要信仰者自身的学习和体验。信仰作为一个体系,离不开三个基本成分:第一,终极目标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标;第三,当下该怎么做。当下该怎么办包含:信仰与道德的紧密联系;群体性的信仰者通常会建立相应的组织;道德和组织对信仰者利益的维护。坚守信仰的动力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坚守信念的考验在于信仰者能否抵御实践信仰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课题组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正确的,没有出现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且能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其理想模糊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不足,关心国家政治不够.为此,文章提出: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要密切联系十七大精神,注意以人为本;积极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手段和工作机制;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力度;提高马克恩主义信仰教育者自身的紊质.  相似文献   

5.
构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长效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构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长效机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大学生信仰教育缺乏系统性、前瞻性;民族文化意识不强,没有厚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追求短期效应,没有形成大学生信仰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长效机制,必须立足历史与现实,着眼于实效与长远,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多维立体地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6.
认识水平与实践水平分离;理想信仰结构不尽合理;重功利讲实际的价值取向突出,对远大理想和精神价值 的追求较弱;个体情感色彩浓厚、理性思考不足;这是长期困扰我们的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有效性缺乏问题。社会价 值观的多元分化激烈冲突;大学生人生实践活动与水平的有限;理想信仰教育阶梯的倒置;都对这些问题有重大影 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目标定位要准确;教育内容设定要合理;教育方式方法要创新。  相似文献   

7.
学生观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教育者要科学地认识评价学生,文章从学生的生命意识、发展潜能、个性特点、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文学审美经历了政治群体意识向自由个体意识的激变并形成了三个生成点:追求一种以零度情感为特征的叙事策略,使审美形式化;以苟安的众生相描绘为特点的审美庸俗化;颓废美成为作家价值失范、精神虚无中的无奈追求。这三种审美趋势反映在作品中则呈露出大面积的审美感性泛化趋势,要不要重返理性王国应成为90年代以来文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高校的创新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互动的关系,认为高校应进行创新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教育者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在校园营造有利于提高创新文化教育成效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0.
道德信仰建设的目的在于使主体个体的道德人格永恒、引领整个社会的道德追求、弘扬善的真谛。一个社会道德信仰建设中的责任主体有三种:政府、文化工作者、社会成员。道德信仰建设中的三种责任主体之间有着紧密、内在的逻辑关系,共同促进一个社会的道德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6.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8.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9.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20.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