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复旦大学哲学系和上海市哲学学会联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与主体性问题”理论研讨会于6月23日在社科院举行。来自上海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普遍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深入探讨主体性问题,对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重振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少同志回顾了主体概念在近现代哲学中的基本递嬗演变过程。指出其中存在着主体主义与反主体主义的基本倾向,认为有必要澄清“主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这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康德哲学体系出发,在认识论和伦理学,即从自然和自由的角度较全面地考察了康德主体性思想的构成。一方面,对体现在“人为自然立法”中主体的能动性思想作了深入的剖析和高度的评价,并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立场上对康德那种片面夸大主体性而导致的唯心主义倾向作了深入的批评。另一方面,在分析道德主体性思想时,对康德的“自由”理论和“人是目的”的启蒙主义思想作了客观的分析,肯定其积极的历史作用,同时也批判了其空洞和抽象的人性论倾向。文章强调,只有劳动人民才是真正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研究普法教育主客体关系是解决普法教育固有难题——实效性问题的关键.中国普法教育的主体分为导向性主体和主体性主体两类,而主体性主体在普法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维护司法公信力和司法领域中的“公平性”的重要作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客体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发展的倾向,因此,普法教育必须注重对客体的研究,只有在尊重客体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提高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自觉,表明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已经走向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主体性女人。这是女性文学一百年来关于人是什么和我是谁的追问一个大幅度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作为自由自觉活动的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体现,而异化劳动又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人存在的目的性只是为了维持生存,人的主体性发生异化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人的生存。马克思对劳动异化问题的考察,揭示了人在劳动的对象、自身、以及社会关系中作为主体被异化的种种倾向,并深入到人的内在本质,通过挖掘人的主体性受到遮蔽的原因,寻找真正的人性的回归,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源头上看,发展主体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依托。借鉴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可知,主体自觉正是推进有效衔接的核心意涵,不仅能够充实衔接力量和凝聚内生发展动力,还能创造乡村振兴氛围和集聚振兴智慧。但在实践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却面临诸多主体性挑战,包括部分主体对衔接工作理解度较低、部分主体的衔接振兴实践较慢、农民群体诉求发声较少和主体间相互监督虚置等内容。为此,理应强化主体自觉来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衔接。一方面,高效促进主体“脱贫认同”转成“振兴认同”,并确保实现“引导脱贫”指向主体“主动振兴”;另一方面,积极应用“脱贫新路”充实主体“振兴创新”,同时引导“脱贫监督”升级为“主体互督”。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问题在哲学界至今意见纷争,其中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见解,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将主体性归结为主观性便是其中之一。有些同志对此提出了异议,但又出现了简单化、抽象化的倾向。为此,本文也对主体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主体性是主体的根本属性。要确定主体性首先就要确定主体是什么?有些同志如李德顺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主体自觉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表征.对传统哲学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批判,构成马克思主义视域中主体自觉的出场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现主体自觉,需要把人从宗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需要把人从政治国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和作为私人的对立;需要把人从旧哲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揭穿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需要把人从异化劳动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把人的本质还给人本身.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主体自觉,是本体论逻辑、认识论逻辑、方法论逻辑和价值观逻辑的有机统一,为人的自我解放和自我超越勾画了新的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表征出一种“城市中心主义”倾向,一些乡村并非作为独立的发展主体,而是被看做现代化进程中亟待化解的问题。城市不断向乡村汲取各类资源,而乡村发展也逐渐依赖于城市,进而呈现出一种“去主体性”样态,导致其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此外,乡村去主体性还表征为农民的去组织化、村社共同体趋向解构、乡村社会向心力减弱等方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以农民组织化重塑乡村主体性,以乡村为主体吸纳整合各类资源,点燃乡村发展的自引擎,构建平衡发展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两课”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诸多不适应,其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的主体性价值的丧失。实施主体性教育,既是时代进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反思现行的“两课”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深化“两课”教育改革,必须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转变观念,自觉构建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劳动阶级的深切同情并为之解放而奋斗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人的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不能满足于对人的“类本质”的“终极关怀”,不能囿于对人的抽象主体性的“本体论证明”.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的主体性问题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经济问题,是一个所有权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哲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关注必须正视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者作为主体的内在矛盾,并在这个内在矛盾中追问劳动阶级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体性范畴及其辩证实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特征在于,遵循主体出发的原则,从主体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用实践改造的原则,来揭示人的方式如何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依照人性发展的原则,揭示人性的发展与自然界、社会的发展的和谐一致。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阶段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主体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客观实在性、自觉意识性、社会历史性、主动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能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超越来自客体的制约性、主体的限定性。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出现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对宏观层面上的教育主体重视不够、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对培养创新素质的认识不足等问题进行反思 ,由此可以更加明确主体、主体性、教育主体、主体性教育等概念的内涵 ,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4.
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希腊哲学中游藏着一种不自觉的主体主义思想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在自然哲学中“始基”的语言性,在普罗泰戈拉、苏格拉底那里对人的关怀和柏拉图理念论中所潜藏的有别于事实性描述的主体的应然设定,以及晚期希腊思想对认识问题的关注,尽管这一切都隐藏在一种本体论探索的背后。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对这一哲学之基本性质及当代意义有以理解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近代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论文力图表明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主体性问题之论域的开展,不仅以对黑格尔观念论的“翻转”为前提,而且以瓦解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为前提;这一基本建制的核心是“意识的内在性”,在此内在性中意识的存在特性通过主体性被规定。马克思哲学唯经由“对象性的活动”以洞穿意识的内在性,方始开启出主体性问题的全新境域———在这一境域中,才有可能来谈论“不是主体”的“主体性”,亦即完全不从属于意识之内在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译者主体性成为国内外翻译界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在谈论翻译主体性的时候,却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认识上还存在歧义。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以及翻译主体间性等问题,是为了强调译者主体性研究赋予译者的启示,以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译者应增强译者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完善译者的职业素养。“译德”、“译道”、“译感”、“译功”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是译者主体性得以真正实现和译者主观能动性得以真正发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价值的主体性维度及其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是价值的根本特性。从主体(人)出发,深刻认识主体,充分理解和把握价值的主体性,是研究和解决价值问题的关键。从主要关注客体转向关注主客体关系、特别是关注主体,立足主体性维度进行价值分析、乃至一切哲学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突出了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消解了价值的客观性神话、普遍性神话、以及所谓永恒的“价值真理”。而且,价值的这种“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现实,它本身是不可能被“摧毁”或“消解”的。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的主体性问题上,向来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尖锐对立。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甚至同马克思主义唱反调。本文就人与文学问题剖析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究竟宣扬些什么观点。 1 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开宗明义强调“人”、“人的主体性”,因此有必要先弄清楚他所说的“人”,“主体”或“主体性”的含义是什么?“文学是人学”又是什么解释? 在《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一文中,刘再复讥讽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人”的观念是“忘记了社会是‘人的社会’,即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是“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对一直争论不休的“主体”及“主体性”进一步考察、确认,以期更准确地对其概念进行界定;由此展开对“文学主体性”的再阐释(包括对刘再复同名观点的评价)和对与“文学主体性”相关的中国当代文学现象的再梳理,甄别和纠正主体性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提出主体教育的根据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再生产,即生产“人的类特征”。人的类特征是什么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异化”,这一人类历史之谜的揭示,将人的类特征确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这一“活动”是人的类本质的表现,而人的类本质恰恰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中,作为主体,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主体性,包括主体的自动性、自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