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媒介时代为信息传播、人际互动和社会秩序运行拓展了新兴的空间与即时性互动场域,同时也对当前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共识形成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从深度媒介化视域下的现实困境逻辑出发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必须;从媒介和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回答新媒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能;从实践逻辑出发回应新媒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以可为,以这三重递进思路探析新媒介视域下凝心聚力的困境、转化与破局。为此,落实新媒介平台价值导向与大局观,坚守社会责任底线;着力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培育独立思考的理性现代公民;以主流声音抢占大众的意识阵地,塑造生动活泼的媒介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诉求,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而以情感能量为核心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能在沉浸式的互动仪式中有效聚集各民族成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情感能量。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尝试性地从互动仪式链视域下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认知之维、价值彰显之蕴、实践理路之策,拓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视域,期冀在实践中能够“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3.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实践融入全媒体体系既是新时代团结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推进媒介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有助于二者之间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面临时代革新、全息融合、全员联动和全效实现等历史机遇。基本的传播之策是: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牢牢掌握全媒体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主导权;坚持内容为王之根本,为全媒体传播体系输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质内容资源;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全媒体“大平台”;坚持传播主体建设为关键,全面打造适应全媒体形态传播且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坚持管理创新是保障,确保全媒体创新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社会化途径之一,本身就是以国家为单元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中,政治仪式作为重要形式与展开路径,以其特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特征,推动了在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心的记忆刻写、在场体悟、价值引导、文化信仰、情感认同、行为规范等叙事实践,多维多层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内核。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需要充分认识政治仪式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挖掘其承载的共同性价值,拓展其民族共同体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指引。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对比分析,从历史和现实视角出发,结合各民族成员的文化心理与传播互动,对文化认同的深层影响展开分析; 从理论探源和现实语境的双重维度,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指向,继而探讨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生逻辑与互动关系; 同时深度剖析各成员的价值观念和传播心理,从而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阻力,探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传播路径。研究认为,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生共契、辩证互动关系,基于“整合、共情、重塑”的发展思维,从知识再造、情感融合和行为自觉3个方面发挥民族成员文化表达的主体性,激发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交流与创新性发展,发挥媒介与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播的中介性,同时能包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与独特性,实现文化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通过注重顶层设计、协调中间力量、激发各成员的人际互动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原生创造力,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各民族进一步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情感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网络空间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域,同时也面临着时空挤占、负面要素生发和实践成效不集中等问题。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网络空间的民族互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化为理论基础。通过空间拓展,网络空间实现了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创造、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由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风险要素,网络空间借助双重空间协同、网络民族工作和仪式传播,形成了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补机制、修正机制和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生活叙事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表征、阐释及传播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于人们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的重要实践举措,其旨在体现以生活境遇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脚本、以生活具象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核、以生活话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认同并最终实现“铸牢”目标的实践过程与行动逻辑。从价值彰显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意图”的大众化阐释,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力量”的持续性增强,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效果”的日常化呈现,从而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为引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激发磅礴力量。从实践路径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协调配合的过程,以“形”塑“意”,绘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图谱;以“术”拓“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张力;以“情”促“信”,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动力,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有机统一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最大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价值理念形态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游走于区域与城乡之间,是有效连接不同民族的纽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人群。以工具-价值理性为分析维度,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实践存在数字鸿沟、管理鸿沟与服务鸿沟等问题,需要构建“坚守初心”、“技术引导”、“关怀主导”以及“整合互动”等行动模式,从思想、技术、服务和制度层面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铸牢实践从“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向“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与现实,理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文章从历史维度分析大一统理念到大一统格局,天下归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脉,中国各民族在共同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不断共生共存共享,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理论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融合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源;从实践维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学理性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路向,努力构建学理依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体系,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立根,切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文化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县级融媒体作为触达“最后一公里”的媒介平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赋能主体。西部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已从文化、技术、社会三个维度展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但仍存在价值赋能深度较浅、融入意识不足、实践路向不明等问题,亟须聚焦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主线,打造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赋能闭环”,进而建立既富有民族意蕴又兼具高质量赋能新时期民族地区宣传工作的县级融媒体旗舰队。  相似文献   

11.
培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长期、复杂的工程,对于此意识的培育与铸牢不能仅停留于意识形态层面,更需要体现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以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为基本框架,分析其社会实践理论中三个核心概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适切性,在此基础上勾勒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图景,并进一步提出在...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伦理诉求,内含了诸多伦理价值和伦理精神。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伦理价值的社会源头发掘其坚实基础,更需要把这些伦理价值落实到相应的具体社会实践中去。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依据,是新时代丰富民族理论的新尝试,旨在从伦理价值、伦理精神与伦理路径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共生、友爱与团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价值,具有导向作用;包容、互助与尊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精神,具有价值支撑作用;责任与发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伦理路径,具有具体的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3.
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为一组辩证互动的逻辑。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具体路径,它可以使边疆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体验得到平等性、同一性和共享性,从铸牢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体意识等维度来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它能使边疆各族人民凝聚共识、统一力量,通过政治建设稳定性的增强、经济建设协同性的提高、文化建设凝聚力的增加、社会建设有效性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的提高等,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根据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指导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交叉同构的, 需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多民族国家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实践路径。 第一,可 建设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相协调的中华民族法制共同体。 第二,应以党的领导为统领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第三,需以 立法、执法、司法为统筹全面深化法治实践。 第四,可通过法治教育为媒介巩固共有法治精神家园。 总之,法制共同体是中华 民族为人类历史转向所优化的现代法治范式,法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实践基础,彰显了依法治国背景下 “德法共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诉求,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国家制度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保障。由此,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内涵、制度化现实需要、实现制度化的机制与对策等问题,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化是什么、为什么制度化、怎样实现制度化”三个基本问题,以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能,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化水平,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纲”的定位引领当前和未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是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其他任何意识一样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征,寻求适宜的载体使其具象化,让共同体成员更易于理解、体认、感知,有利于规范共同体成员日常社会生活的行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实践。如何将具有丰富内涵且具有宏大目标特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高度抽象化意识形态有效转变为具象化形态,会深刻影响共同体成员的认同度和行为取向,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之一和基础性问题。解决这一基础性问题,有利于共同体成员将其转化为日常社会生活的自主意识,防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口号化、悬置化或空洞化,切实取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7.
融合程度不高是高等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存在的普遍问题。“知-行-演-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社会学专业彰显学科特色,将专业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嵌合的创新性尝试。以社会调查实践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无痕嵌合专业教学,引导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同,从情感依附到内化于心,从行动自觉到知行合一,可为高等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实践供给实践范型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全媒体语境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全员参与、全程革新、全息展露和全效呈现的传播格局。面对全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公信力受到冲击、传播内容影响力出现削减以及传播效果引导力遭到消解等系列挑战,可以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精准施策,构建契合全媒体发展要求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已进入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时代,数字化技术已成为多民族国家治理创新变革的驱动力,各类数字技术融于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治理,并通过数据分析重构铸牢教育内生秩序及行动逻辑已成为必然趋势。围绕数字化变革,从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梳理数字社会形态下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功能呈现的客观变化及结构性特征,试图建立数字环境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框架,并指出数字化作用呈现从赋能向使能演变趋势。进一步从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流程重塑和教育方式变革等关键环节,探讨数字化赋能铸牢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并着重于坚持以人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体验感受、激活多元教育变革要素、开放共享数据资源等方面,分析数字化如何使能铸牢教育的温度和尺度,共创实现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指南与行动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论为哲学基础,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突破学段壁垒,通过特定的培育机制构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体系的整体形态。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理路分析,以理念碎片化、内容片面化、认知主体局限化与教学范式单一化等现实困境为逻辑起点,从建设理念、课程体系、主体保障、育人模式等维度,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