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道德妥协     
行为主体在道德实践中经常面临着道德冲突的困境。道德冲突是道德选择的一种状态,道德妥协则是道德选择的一种行为方式。所谓道德冲突,它的特点在于主体在选择时面临着矛盾,一方面符合于某种道德准则,同时却违反有一定道德价值的另一个准则。而道德妥协则意味着,主体必须在相互冲突的道德价值之间进行选择,选取其中的一个道德价值,并通过这一矛盾实现自己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牺牲某些道德价值,以保持其它道德原则和规范,维护更高的道德价值。它是道德冲突中道德行为主体所选择的特殊方式。一道德要协的动机和效果道德妥协是解决道德…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可是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趋利的本性与"道德人"向善的动机客观上形成了经济与道德的分离,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传统道德不可能提供有助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激励,从而导致了道德的现代困境,经济与道德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当前的道德体系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境遇,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求经济与道德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3.
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低碳经济必然与低碳社会相关连,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推动低碳社会建设。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中国低碳社会建设面临着选择困境、整合困境、持续困境以及外部突围困境和协同困境。为此,建设中国低碳社会应当充分发挥现有体制的优势,但需推动其必要的功能转换,建立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适当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其补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承受着新旧道德的冲突,陷入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非道德主义泛滥等等。要克服当代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必须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5.
规范伦理是现代性道德的主导理论形态;现代性道德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诸多理论困境,这些困境的产生根源于现代性伦理学存在的"道德本体自我化"、"道德关系契约化"、"道德内容知识论化"、"道德生活殖民化"等理论缺陷;必须探寻消解现代性道德困境的有效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因整个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迷惘,从而陷入无法回避的道德困境———社会道德调控弱化、道德评价失范、人际关系中道德协调空疏和价值上无根的道德教育等并广泛地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着几乎每个人的生活。要克服当前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7.
从亚里士多德将道德作为法律的基础,到康德把法律作为道德之力有不逮的补充,体现出基于城邦群体的道德到基于个人意志的道德的转变,蕴含着法律去道德化和法律世俗化、法律科学化的内在逻辑,功利主义法学、分析法学实现了法律的去道德化。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挑战之后,虽然法律的道德内涵重新被发掘出来或建构起来,但德性道德理论并未突破自身意志论的羁绊,现代西方法律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存在着紧张关系难以消除,以个人本位为预设的现代西方法哲学仍然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德性正义是公共行政人员应具有的最主要的美德,但公共行政人员德性正义的实现面临着自由裁量权和道德的困境,这些困境是用公共行政制度和外在的法律都难以解决的。道德代理人理论则从德性论的维度对公共行政人员应具有什么样的的德性正义提出了要求。从德性论的角度看,道德代理人不仅应当遵循道德原则,而且还应当承认道德是他们的委托人。作为从事正义事业的公共行政人员,必然是正义的道德代理人,正义道德是他们行动的最高委托人。道德代理人理论的提出,使得公共行政人员德性正义的实现成为可能,也为解决当今公共行政中的道德困境提供了一条理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一种行为已经不能够用道德来约束,即已经触及到了道德的底线时,这种行为才需要通过法律来加以约束。使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常回家看看”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现已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满足了多少老人的心愿,也让多少人拍手叫好。但不乏有质疑者认为这有法律入侵道德的嫌疑,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常回家看看”有无必要性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常回家看看”道德入法在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几点微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耻感是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都褒扬的道德品格。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过滤和净化社会不正之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耻感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利益中心”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复杂三方面道德困境,但最根本的是道德教育自身的单一和表层。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澄清道德教育价值认知范畴和实践理性范畴的特性,并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关注德育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这种由人工参与解答,通过机器算法获得结果的搜索机制,在利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人肉搜索"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方面起到打击违法犯罪,监督政府官员,强化道德压力和为民排忧解难的社会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侵犯隐私的隐患和暴力性风险。借助道德的力量和法律的控制手段规约"人肉搜索",可以避免其可能产生的隐患,发挥人肉搜索的积极效应,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道德知识的本质的问题与道德辩护问题密切相关。道德虚无主义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在根本上值得在乎,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道德上错的。这个观点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人类状况的一个标记。面对虚无主义的这个挑战,很多道德哲学家已经感觉到为人类道德提供一个辩护的迫切性。传统的道德实在论被认为是回应这个挑战的一种有力方式,但有趣的是,这种实在论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道德怀疑论,而且也不能对道德动机提出合理的说明。另一方面,非认知主义的道德理论在能够说明道德动机的可能性的同时,却被认为也是道德怀疑论和道德虚无主义的一个来源。本文旨在考察这两种观点之间的一些主要张力,在批评道德知识的物理知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借助于休谟、康德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试图表明道德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并由此对怀疑论和虚无主义的挑战做出一个回答。  相似文献   

13.
行动效用主义是传统的效用主义形式 ,而规则效用主义则是新效用主义的主要代表。在两种理论之间集中了很多关注和争论。作为复兴了效用主义的新理论形态 ,规则效用主义一方面给效用计算问题带来了新的困境 ,但另一方面却对处理效用主义与道义论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即引发了效用主义对道义论的调和关系。然而 ,这种新的理论动向并未获得行动效用主义一方的认可和支持 ,因为后者明确反对像“道义论”那样以规则作为道德评判的直接标准。  相似文献   

14.
电视法制节目一方面肩负着普法载道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发展困境。形态老化,同质化竞争;题材资源匮乏,争夺激烈;围追堵截,其它电视栏目大量涉及法制题材。文章基于法制节目的社会责任和面临的困境,探讨法制节目未来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一方面对传统就业方式提出了挑战,增加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创造新的就业领域,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针对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应该采取增大经济总量,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实现多种形式就业等措施改善中国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一方面需要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另一方面全球性的后工业化也对中国社会构成了巨大压力,它必须解决后工业化的课题.在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伦理学的研究需要有着远大的社会目标,那就是努力追寻道德制度确立的可能性,以求通过道德制度的建构去解决后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加规定子女应当经常看望年老父母,“常回家看看”第一次被写入法律。“常回家看看”入法本质上符合道德法律化的目的及其限度,凸显了法律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认可。该法律条款具有一定的强常性,伦理性色彩浓厚,兼具规范与倡导功能,并可作为起诉与裁判的依据。法院判决要求赡养人履行看望义务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现实当中也遭遇了标准模糊、执行困难等障碍,故一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在审判和执行中充分运用调解,敦促赡养人自动履行,另一方面有赖道德进步和养老制度的完善,使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获得满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德育的智慧在于:把对人的生活秩序和生命意义的关注融为一体,关怀整全的人生。一方面它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进行调理并确立规范,引导人们合理地生活,营造生活家园;另一方面它从更高的层次关注生命的意义,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调理并勾画秩序,开启人生的意义,构建精神家园。当代德育建设应当吸取传统德育的智慧,关怀现代人的生活秩序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是近代革命的先驱.在他的革命纲领中,道德革命是近代中国最根本也是最后的革命.他运用进化论理论分析指出:道德随社会进化而进化,道德进化就意味着道德革命.近代道德革命的历史任务在于革故更新、积极进取和不断创造.实现道德革命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他提出的现实主义、唯民主义、职业主义和兽性主义教育方针,就是他的道德革命及道德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陈独秀道德教育思想以进化论学说为基础,不但突破了传统的循环史观,而且赋予了崭新的内容,表现出革命性的一面.但他在传播与运用进化论学说时,对传统道德一概拒斥所表现出的简单化倾向,又暴露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和社会的自由交往空间,旨在通过理性和自由的讨论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并以此为载体实现对社会问题的“信号”功能和对政治系统的监督和批判功能。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需要以公共知识分子为主体。但中国目前公共知识分子主体性角色发挥面临两个困境,一是知识体制的专业化使知识分子与公共性产生脱离;二是功利主义的侵蚀使许多公共知识分子缺乏公共关怀精神。公共知识分子要履行好作为建构公共领域主体的神圣使命必须克服公共知识分子只有公共关怀却没有专业素养的弊端和只有专业素养却没有公共关怀的狭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