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卖淫作为以满足他人性需要为代价而获取钱财的行为,它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制度水火不相容的丑恶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明令取缔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制度,并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捣毁窝点,封闭妓院,收容改造了大批娼妓,惩办了一批有罪恶的妓院老板和鸨母,从而使卖淫这种丑恶现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销声匿迹了.但是,近年来,卖淫却又沉渣泛起,而且在某些地区还以相当快的速度蔓延.那么,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妇女加入卖淫行列,为何对卖淫活动不能有效遏制呢?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卖淫妇女和一些同志对卖淫的本质和危害缺乏清醒的认识.因此,正确认识卖淫的本质和危害,对遏制卖淫的蔓延是很有好处的.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试就卖淫的本质及其危害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日本明治政府迫于国际压力于1872年颁布了名不符实的“娼妓解放令”,此后日本的“废娼派”与“存娼派”展开了近一个世纪的论战,而近代日本的卖淫业却依旧存在.尽管1956年日本政府出台《卖春防止法》,正式在日本废除了公娼制,但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娼妓仍在日本得以存续.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将娼妓问题的治理与社会改造相联系,成功治理了娼妓问题。学术界从党和政府的角度研究娼妓改造问题的较多,而从娼妓改造运动的被改造者角度研究较少。本文主要从改造者和被改造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了被改造者娼妓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群体,娼妓的改造过程充满了改造与反改造的艰难博弈。对于娼妓改造与反改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娼妓问题治理的艰难性和复杂性,而且能够为当今卖淫嫖娼问题的解决提供分析思路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建国初期四川娼妓改造运动为研究对象,分别就建国前后四川娼妓问题概况、建国初娼妓改造过程及特点等方面加以分析,将四川娼妓改造与北京、天津比较,得出四川方式的特点和经验.文章主旨是展现共和国建设者们在处理社会问题时表现出的国家控制力,亦希望为解决当今社会严重的卖淫嫖娼问题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那些对选美竞赛获胜者的优越生活持批评态度的人当中,有许多人将她们与乱交和卖淫联系起来,并将乱交和卖淫同社会的普遍道德堕落联系起来。这使他们怒不可遏。由于他们将男女关系混乱同社会普遍道德堕落及出卖社会主义和祖国(这两者经常在他们脑海里互相联系起来)挂起钩来,所以他们认为,要根绝卖淫和乱交现象,必须在政治上有大的动作,即中止改革,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化和文学的角度探讨了娼妓的起源和社会流变 ,进而研究了唐代娼妓的生存状况及其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重点审视她们的诗歌创作及其审美价值。认为这是探析唐代社会的特殊窗口 ,借此可以深化对唐代社会结构和本质特征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娼妓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占有着重要但又暧昧的地位,从历史背景看,是自由开放与礼教规矩的过渡阶段.东京娼妓业极为发达,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有意发展娼妓业,使功臣沉迷酒色,不再过问国家大事,使狎妓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娼妓业刺激了当时商业的发展.娼妓业和当时的商业、军事、官僚体制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南青楼文化与明末清初士子娼妓剧的兴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的娼妓业呈现出了畸形繁荣的局面.由于文人的推波助澜,使得江南的青楼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士子娼妓剧的兴盛.明末清初的士子娼妓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描写士子与青楼女子的风流逸事,另一类则描写士子与妓女的真挚爱情,后者的数量更多一些.这两类作品都可以明显地看到现实生活对创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末清初士子娼妓剧的兴盛正是江南青楼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民国成都的娼妓数量众多,性病的社会传染问题特别突出?在各种性病治疗方式中,西医的九一四标准化治疗以其有效性与方便性,成为社会认同的最优治疗方案?娼妓?性病与九一四等性病药品建构了普遍认知中的娼妓生活?与此同时,脂粉?美容药品与时髦穿着等符号表征,又建构着娼妓生活的另一个面相?娼妓的“疾病”与“时尚”,对于宏大的历史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碎片,但是对于历史的整体重构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警察是北洋政府时期北平娼妓管理制度最重要的制定者和管理措施最直接的实施者,其对娼妓业进行了多方面的规范,对娼妓的传染病进行了控制,还负责针对娼妓的救助机构——济良所的管理。这些管理措施使警察和娼妓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对立状态,但减少了娼妓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救助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娼妓,保障其基本生存权。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7.
面对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以及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无度发挥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致力于解构作为现代主义深层本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主体性的同时,又努力在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后现代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南朝宋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的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该文遵循现象学阐释学原则,面对海德格尔思想文本自身,解读海德格尔诗学言论的意旨。作者认为,海德格尔界说“诗的本质”乃存在之创建、通向存在之近处和神圣,以及界说“诗人的使命”在于道说神圣、还乡和期待上帝,都表达了对现代主体形而上学所导致的“贫困时代”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思考,指示着对人的本真存在的切问,体现了海德格尔“反主体形而上学”之思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