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中国经济史的计量研究及其困境众所周知,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到处都存在数量和质量统一的法则,没有精确的定量研究,就难以认清事物的本质。因此,各门学科都力求由“量”着手去阐述、分析各自的研究对象。这既是一种现实,又是一种趋势。中国经济史是量化程度较强的学科,更决定了计量分析在其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  相似文献   

2.
梁方仲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专家,他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是中国经济史统计的奠基性著作;他在经济史统计中所采取的基本原则,即重视定量的实证研究,重视对数据的校勘求真,重视对数据产生机制的考察,应该为经济史工作者所遵循。在经济史研究中,历史学和经济学两种研究路径的分歧并不在于是否使用计量方法,而是在于具体使用何种计量方法。要准确了解社会经济状况,需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准确性进行详细探究;而如果对数据的准确性缺乏细致的了解,而汲汲于祭出"计量经济学方法",则是不足取的。经济史研究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经济状况有准确的定量认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经济史是经济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在中国经济学界,不少经济学家对经济史的功用还缺乏清楚的认识,甚至贬斥经济史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利于中国经济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澄清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门介于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学科。解放以来,在这门学科的研究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这门学科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有许多问题经济史学界迄无一致的意见,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历史研究总是要分时期分阶段进行,科学的历史分期应该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牵涉到对这门学科的深入研究,牵涉到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牵涉到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和探讨这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应用CiteSpace对1986—2018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2238篇研究性资料进行了文献计量研究,分析了1986年以来我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领域以及前沿问题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近现代经济史、明清经济史和两宋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热点断代,农村农业、经济体制与商业管理是经济史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是中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前沿。不同阶段的经济史研究热点有所差异,1986至20世纪90年代,生产方式、生产力、剥削阶级、资本主义等是该阶段的研究热点话题;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商人、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企业与企业管理等方面;21世纪初以后,研究的重心则在企业管理、商品流通、工业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近来,不少学者尝试借鉴社会科学的计量方法来进行古代文学研究。分析计量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逐渐从语言学、史学进入文学研究领域。计量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定性作为定量的基础具有关键性影响。文学定量研究很难避免误差,但不是所有的误差都没有意义,一些新的发现往往从误差中来。作为一种尚在发展的研究方法,计量研究具有特定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7.
经济史学科是融合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因而在经济史研究中,就研究对象、方法和成果而言,显现出偏重于历史学或偏重于经济学的特点来,形成了历史学家的经济史或经济学家的经济史。目前,运用经济学方法,并对经济学科产生较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经济学理论离不开经济史,理由在于: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经济理论必须结合经济史揭示的经验性材料,才能启发人们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加以应用。经济史研究方法的创新应加强运用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应注重根据研究目的和可能得到的史料更多地运用经济理论为工具来解释和分析经济事实,如运用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经济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产权和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对外贸易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等等。应注重从经济史中总结出特定规律,以对现有经济理论进行补充和创新。 在南开大学近期召开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史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就经济史研究方面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南开大学经济史学教授了长清先生。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朱伯康教授是著名的前辈经济史学家,是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创建人之一。半个世纪前他就在研究和讲授中国经济史。他在重庆中央大学讲授中国经济史时,在他的学生祝慈寿先生的协助下,写成了《中国经济史纲》一书,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解放以后,朱先生继续进行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文革”期间,他所写的书稿及积累的资料全被抄没。“文革”结束后,朱先生已届70高龄,仍壮心不已,孜孜不倦地攀登中国经济史学科的新的高峰。又花了10年的时间,重新写成了一部《中国经济通史》,其中一小部分由他的学生施正康硕士执笔。书槁于1988…  相似文献   

9.
19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正式启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开辟出两种经济史路向:一种是直接源自论战、以理论为主导、以宏观通论为特征的经济史;一种是扭转论战方向、以史料为基石、以专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史.第一种路向使经济史后来居上、地位迅速攀升;第二种路向真正使经济史研究步入正轨.中国经济史研究驶入专业化轨道而日益发达,终于附庸蔚为大国,实由食货派导其先路.在论战时期,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已经形成.此时的经济史研究根本超越了传统的食货之学,呈现出"社会经济史"的形态,不同于单纯的社会史或经济史,而是一种具有总体视野或通史眼光的经济史.  相似文献   

10.
比较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研究的专门学科,历史并不很长。尽管早在十九世纪前半期,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就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进程进行了较细致的比较分析,稍后,德国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都从阶段划分的角度对各国的经济史作了比较,但这时还谈不上系统的比较经济史研究。他们主要是在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上,或者在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的指导思想上进行了一些探索。除德国而外,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其它欧洲国家,也有一些经济史研究者对产业革命的历史或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作过比较研究,并且写出了若干有份量的作品,但同样不能认为比较经济史从那时起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了,甚至也难以认为比较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性已经被经济史学界充分认识了。在西方,比较经济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以及比较经济史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了解,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后。这是与当时的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以来西北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北近代经济史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分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很可喜的研究成果,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及商业贸易等各方面都有了广泛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却不见于文。为了填补此项空白,更好地推动这一研究领域在新世纪的深入开展,有必要对1980年以来西北近代经济史的研究状况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史学萌芽于 2 0世纪初 ,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其标志是相关著作的出现。对于学科萌芽的深层次原因 ,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回答。从外部条件分析 ,一方面 ,西学东渐为学科萌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 ,外国人 ,尤其是日本人对中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促动作用 ;其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强烈现实需求。中国经济史学萌芽时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对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 ,经济史逐渐演变成一门专门史 ;中国经济史作为一门课程开始走进大学课堂 ;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经济学界提倡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经济现象的人多起来了,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也主张用数理方法分析历史上的经济问题,如吴承明先生在《关于研究近代经济史的意见》一文中,就提出要“加强数量概念”(见《晋阳学刊》1982年第1期)。在经济史研究中,数量的研究究竟应放在什么地位上?这种研究采取些什么方法?所谓定量分析法是什么?它包括哪一些内容?如果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上不反对进行数量的研究,而且主张加强数量的研究,那么在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时,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和开展?在实现过程中,究竟会碰到哪些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史是经济科学领域的一门边缘科学——一门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科学。作为经济史一个分支的外经史的研究对象,经济史学界尚无一致意见。关于这门学科的体系经构,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现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向关心这门学科的同志请教。一、外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问题任何一门科学,总有其所研究的事物,总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毛泽东同志指出:“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只有准确地探索到这个特殊矛盾,才能确定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探索并非易事,因为事物的本质总是隐藏在现象形态后面,不可能一眼看出,一索即得。说到外国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国内外经济史学界探索的结论,众说纷纭,颇不一致。这些结论,不可能都对,也可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史与社会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国经济史研究需要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中外经济史的研究都经过了一个从经济史到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过程,傅衣凌先生倡导的"社会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应当全力以赴的方向。没有经济的社会史不可能成为整体的社会史,经济史的研究同样需要与社会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首先是由它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以下简称新中国经济史)的任务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必须阐明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史实。这是由它所具有的历史科学的属性所决定。其二,在弄清史实的基础上,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揭示发展规律,这是由它所具有的经济科学的属性所决定。既要反映一般经济规律,更要反映本国经济发展的某些特殊规律,即“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态”。其三,进一步深入探讨建国以来国家政权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研究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应客观评价罗章龙的经济史学思想及其学术贡献。《中国国民经济史》是学术界第一部以“国民经济史”命名的通史性的经济史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史学原论》是第一部概论性的经济史学论著,它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经济史学科体系。《原论》提出的“史型论”,是经济史学界较早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农史、经济史、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近30年来各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均有涉及,研究人员众多,研究成果颇丰。文献回顾根据农业、农村、农民划分成两大部分,并进行述评。总体而言,近30年来以对农村、农民的研究居多,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史、社会史,虽然相对比较成熟,但仍然可以深入;对农业研究相对偏少,且以对农业经济史的研究为主,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很少,历史地理学、环境史等学科的加盟为这一研究增加了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一部富有地方色彩的经济史专著──读沈雨梧著《浙江近代经济史稿》宓汝成经济史──经济学的一门史的学科──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直到今天,在我国还是一门很薄弱的学科。经济史既可以从"时"的角度,按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做出不同时期的分段研究,如古代经济史、近代...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梁方仲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梁方仲先生以其扎实的文史修养和良好的社会科学造诣,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大处着眼,从具体问题的深入考释入手,以"一条鞭法"研究为中心,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构筑起关于中国传统经济运行的解释框架,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