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与"第一助推力"的有机结合,承担着带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结合不断推进的背景,文章以2007—2016年我国共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对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推行的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及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第一,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带动试点地区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第二,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试点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第三,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升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双重路径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地政府应高度重视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积极申报试点城市建设.同时,应结合各地市情社情制定差异化试点政策,大力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充分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更好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构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稍快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3.
以科技金融为切入点,解释科技金融本质及相关政策,对科技金融是否支持经济与创新协同作了理论假设,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指数、经济与创新协同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经济与创新协同以规模为主,质量有待提升;公共科技金融、市场科技金融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均显著地促进了经济与创新协同;东部与中西部的区域异质性在统计上不明显,但公共科技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引发了广泛关注,但从数字化视角出发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文章以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对科技金融数字化的实现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不同科技金融数字化实现形式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逻辑推演.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金融数字化发展实践,对科技金融数字化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科技金融数字化实现形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理存在显著差别,其中"科技金融+数字技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主要通过"科技金融业务创新"进行传导,而"数字技术+科技金融"则主要以"互联网科技金融创新"为媒介.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金融业务创新"推动了科技金融机构信息搜寻技术的变革,改善了信息结构,优化了信贷决策的信息环境,增强了"逆向选择风险"规避能力,促进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与此相对,"互联网科技金融创新"则有利于增强科技金融体系的亲科技型中小企业特性,降低科技金融门槛;提高科技金融体系的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对科技金融需求的适配性;丰富科技金融模式类型,增强科技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此外,科技金融数字化发展也导致了"逆向选择风险"规避能力的漏损,诱发了科技金融主体的认知混乱,触发了科技金融监管缺口,抑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1—2012年青岛市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青岛市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与科技创新显著正相关,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明显。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商业银行信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政策性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分析沿海地区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间的关系,构建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较有代表性的苏、沪、浙、鲁、粤沿海5省市为研究对象,分别测算了三个子系统的综合指数,进而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三者间的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沿海5省市金融发展指数、科技创新指数、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较小.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测算结果显示,沿海5省市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系统的协调水平逐年提升,均已达到良好协调水平,反映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有效促进了省域海洋经济发展,但尚未达到优质协调,三者协调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在于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而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转化率很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创新驱动"就意味着要运用金融杠杆推动创新能力的提升,运用金融手段加快创新能力的转化以及运用创新手段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互联网技术革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发展科技金融、创新管理模式、跨区域联合发展、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申请专利保护和吸收金融高端人才以及培育创新文化等措施实现自身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金融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一个难得机遇。在此背景下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具有必然性:一方面,金融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为金融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现阶段,我国还存在阻碍金融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的体制机制问题,包括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担保体系不完善、作用未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完善、潜力未挖掘等。为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传统信贷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形成融资支柱和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选取东北三省2001—2016年面板数据,引入人力资本和地区消费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对东北三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均消费水平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结合东北三省发展现状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科技金融发展已由需求导向转变为供给导向。当前科技金融主体协同创新乏力、联动机制日渐疲软、金融体系创新速度减慢,科技金融发展需要在制度创新层面、金融主体创新层面、科技金融工具层面和配套支撑层面,逐步强化区域合作、优化多层级资本市场,完善互联网金融运行规范、创新金融主体经营模式,开发科技融资租赁工具、推进科技资产证券化,提升联动机制运行效率,拓展科技金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由于金融市场外部、内部及技术条件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导致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创新的理性选择是要突出金融业的制度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创新,加强金融机构的机制创新,规范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创新,在注重创新数量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提高创新质量和科技含量上。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增长的动力是创新.尽管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开始质疑金融创新的有效性,但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充分说明了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文章以辽宁省为例,以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为主线,运用相关分析和统计检验方法,通过实证分析验证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针对辽宁省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金融状况反映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并 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演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证券市场制度 创新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证券 市场制度的创新。而经济增长和证券市场制度的创新又可以促进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选择的争论评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者对科技金融创新工作的重点领域有三种争论:科技创新重点论、金融创新重点论、科技与金融结一合论。其中,科技创新重点论者有科技部门与金融部门之争,金融创新重点论者有融资渠道创新和科技金融体系创新之争。我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可以在以科技与金融相结合作为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确定以创新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为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海洋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正着手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江苏海洋经济现状与其经济大省的地位并不匹配,严重的金融瓶颈问题制约了江苏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实施以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为主的金融创新,为加快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有效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与科技结合渐为当前经济发展新趋势,由此融合生长的科技金融近些年来在我国正在兴起。"十二五"期间,江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借科技金融大力配合支持。本课题报告分析揭示了当前江苏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提出了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与创新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本思路以及创新发展科技银行与信贷、科技保险、科技证券资本等的主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能够通过产业复杂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1995—2019年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Atlas数据库的科技创新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科技创新如何通过纺织类、农业类、钻石类、矿产类、金属类、化工类、汽车类、设备类和电子类的产业复杂度变化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从而揭示了科技创新如何通过产业复杂度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科技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业复杂度的中介效应量为90.83%,具有显著性,其中农业类、钻石类以及矿产类相关系数为负,其他类别相关系数为正,电子类作用程度最高.区分经济体类型的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复杂度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发达经济体、亚洲经济体、技术密集型经济体存在相对优势,而且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开启了"机会窗口期",后发经济体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这一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关成果,能够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提高国家经济增长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绿色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以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科技金融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机制分析显示,科技金融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促进了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而对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尚未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在为金融市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因其技术特征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强度增加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采用2011—2017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来探究金融监管是否促进了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用情况和可负担性,具有较强的普惠效应.在金融监管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更强;但当金融监管程度过高时,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有所减弱.并且,市场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有利于金融科技普惠效应的发挥.本文的研究对于构建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科技的普惠效应,在实施柔性监管的过程中,既要防范金融创新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形成统一全面的监管框架,更要给予金融创新一定的"试点容错"空间,鼓励多元化的金融业态,助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更好地满足长尾群体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依赖、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新兴产业发展、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所要求的金融支持问题。提出金融产品改进、资本市场创新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运用,是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的运行基础。与此对应,政策层面的上层设计为适宜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