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七位英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注意咬文嚼字,译出了原诗的意境;注意译诗中韵的运用,再现了原诗的音美;注意使用跨行手法,转存了原诗的形关。  相似文献   

2.
《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为主人公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而写的一篇重要的代表作,以其绚丽的意象、悲愤的格调、优美的文辞、铿锵的音韵传唱至今。七位英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再现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注意咬文嚼字,译出了原诗的意境;注意译诗中韵的运用,再现了原诗的音美;注意使用跨行手法,转存了原诗的形关。  相似文献   

3.
卞之琳将自己的诗歌翻译成英文的过程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与其在英诗汉译过程中所遵从的翻译伦理不一样。英诗汉译过程中,其遵从翻译的再现伦理,不仅再现英文诗歌的内容,还能再现英文诗歌的形式;自译过程中,其遵从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译文虽再现了汉语新诗的内容,却没有完全再现汉语新诗的形式。在诗歌意象传达方面,其译文传达了原诗的意象所指,却没有保留这些意象原有的表现方式;在格律和韵律的传达方面,其译文保留了原诗的诗行数目、跨行方式,却没有保留原诗的节奏和押韵方式。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弱势话语地位,是导致卞之琳在自译过程中践行广义的翻译规范伦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诗歌的意象进行简要的论述,并说明了只有在译作中传达出原诗的意象,才能译出原诗的意境.以庞德及其译作为例,介绍翻译诗歌意象的策略是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而不受原诗字面意义的约束进行诗歌再创作.  相似文献   

5.
译诗的关键在于译其神,译其美。翻译诗歌不能只拘泥于原作表层的文字结构,需发掘原诗的意境,使原诗神韵再现于译作中。汉译英诗在无限接近原诗音、形、义的同时,应讲求音美、形美、义美,传递原诗的精髓,实现忠实性的创造,再现原诗的美学意义。译者在深刻领会原诗文字内容的同时,要把握其原创精神,力求译作与原作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6.
诗歌中的“意义”呈现出人“诗意的存在”,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翻译的核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移情、想象、联想等方式领略原诗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原诗的意义通过意象和语言进行审美再现。从唐诗翻泽的不同版本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策略或接近原诗的语言和意象,或对原诗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或发挥译者自身创造力的重写。无论如何,诗歌翻译都是译者对原诗进行审美重建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中,深入、全面、精确地理解原诗,把握作品基调,攻克原诗难点,了解原诗精华,是成功翻译的第一步;字斟句酌地表达,以求译作语言凝练、音韵优美、形神兼备地准确再现原诗,是以诗译诗追求的目标。根据语义学与语篇学理论,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推敲李白的七律名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英译诗,努力再现原作的"意美"、"音美"和"形美",探索成功翻译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谈译诗     
文学翻译难 ,译诗是难中之难 ,因为诗歌翻译除了要再现原诗的思想内容 ,还应该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诗同样精练的语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来驾驭原诗的形式。本文初步探讨了译诗中应该把握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法国诗人魏尔伦在他十八岁时,便写出了《秋歌》这首经典名作。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译者翻译了这首诗。关于《秋歌》的三个译本各有优点和不足:西蒙斯·阿瑟的英文译本稍显冗长,但在保留原诗的修辞特色方面最为出色;许渊冲的译本虽然尽量保持原诗的法文结构,却有多处违背原意的地方;灵石的译本短小精干,读起来也朗朗上口,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但由于中法文的差距,很多特色无法译出。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伯顿.沃森在中国经典英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译文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以他英译《楚辞》为例,从描写的角度,对原诗和译诗神话意象组合、香草与配饰意象组合、时间意象组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直译法基本再现了原诗的美学形式和功能,但也有对原诗的文化误读和误译。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8.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污染环境罪的诸多争议,在正确把握保护法益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寻求具体答案。承认生态学的人类中心法益观下的环境法益是本罪的保护法益,将环境法益与人类法益并列为本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因缺乏对环境法益层次性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认识而不具有合理性。2017年司法解释第1条的部分行为规定,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严重性的实质自然属性的规定,表明行为对于环境法益的实害结果;而部分结果规定则是通过对人身、财产等损害的判断,确认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损害后果。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对过失犯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对间接故意的认定。  相似文献   

20.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