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非知识分子写作”:“文革文学”的一种潮流与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话语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民间大众话语的合流中遭到重创,“非知识分子写作”成为一种潮流与倾向;主流文学中“知识分子”的写作在本质上是非知识分子的。  相似文献   

2.
学院派诗歌,有一个更为通用的名称:知识分子写作。在中国,把当代中国诗歌一分为二为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是“盘峰论争”的遗产。诗歌场域的常态,是艺术之争和话语权纷争并存。否认后者,并不意味着可以更加纯粹地讨论前者,只能导致两者互相混淆。诸如真伪之辩,实质是话语权纷争,由于双方不愿承认这点,只能以艺术之争的形式讨论,最后以各执己见而告终,都认为自己坚持艺术立场,对方在争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写作”是20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诗歌流派,其群体中的诗人有着自己的美学观念和诗歌追求,但从诗歌发展的事实看,他们无可争议地呈现出相似的诗学立场。本文从诗人主体、诗歌与现实、诗歌本体和诗人与读者四个方面阐述“知识分子写作”群体的精神向度和诗学立场。  相似文献   

4.
经过1980年代中期"第三代诗歌"的全面冲击和1990年代后期"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激烈论争,加上后现代文化在中国诗坛的登陆和洗礼,目前新诗写作中的"无标准"和"无难度"问题日益凸现。从"标准"的语义分析入手,将有可能进一步厘清其关于诗歌标准的概念,与此同时,结合当下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论争探讨,将有助于建构新诗标准、寻找诗歌写作的路标。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技术平台,构建一种新的“电子写作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班(98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写作实验,定性和定量数据表明,该写作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交际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镜像学习”、“协作性学习”、“反思学习”,大大地增加了有效信息摄入量,达到了创新写作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三级评议”模式在教师评阅和同学互评中,促进了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写作文本语料库,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教师写作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莫言主张回归民间,提出了民间写作即作为老百姓写作的观点。对民间的书写有桃花源式、批判式的书写传统,莫言对民间的书写则是体验式的切入,以自己的体验叙写最朴素的乡村生活,按照乡民的生活原则诚挚地展现他们的生活。但莫言进行的实则是知识分子立场上的民间写作,真正的民间写作只有民间文学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7.
“传统写作教学”法对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影响深远。“写长法”是对“传统写作教学法”的改革和一种新的写作教学尝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和对两种写作教学法的对比研究,从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阐述了对目前英语写作教学法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的古诗今译活动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新诗”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古诗今译是对“新诗”写作的有益探测和锻炼,而古诗今译所生产的文本,也是一种“新诗”,一种被更新的诗。就整体而言,古诗今译最重要的意义,是为早期新诗的合法性提供了一种姿态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同五四以来一切表现农民的知识分子作家相比,最大不同在于写作根据的差异:后者是“为农民而写作”,前者则是“作为农民的写作”。本文从立场、视角、言说姿态、阐释方式、写作目的等辨析两者对乡村与农民的不同解读。意在说明,为什么只有赵树理才能完成新文学与农民的第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个人化写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文学关注人性的传统从“五四”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这种“个人化写作”可以看作是人性的一种回归并更加深入,在创作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从“先锋派”到“新写实主义”、女性写作和新生代的都市时尚写作等方面。尽管其中有成就也有局限,但文学对人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论"写作"     
"写作"一词,有动词、名词之分.中国人一般将"写作"视为动词,而把"写作"作为名词来运用与研究则比较晚.若对名词"写作"重新思考,不妨可把"写作"看成是写作主体运用文字符号描述第三世界(或日世界3)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美洲奥尔梅克文化中的几枚玉片刻纹被一些学者辨识为中国甲骨文及金文。在研究中发现,这些刻纹实际上是一幅完整图像被破坏后的残余部分,并非文字符号,更非中国文字。这些残余刻纹仍然保留着和传统图画一脉相承的特征,据此可以说明它们本来的图画面貌。辨识者用来佐证的一些散布于中、南美洲的"符号"也存在偶然性强、不成系统等研究方法问题。因此,"奥尔梅克刻纹为中国文字"一案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书写”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一个关键术语。他将书写视为语言之根,以此反叛语音中心论,主张一切都是书写;并以无意识中的心灵书写开启语言的自由的生命力;他进而透过有形的语言,进入无形的语言世界,以“总书写”来命名那种无形的宇宙的根本推动力。以其书写理论入手,德里达展示了解构主义冲破一元中心传统的力量。同时,德里达围绕着书写与书既相斥又相依、既悖离又返回的关系,完成其自我解构。这种自我解构策略,正是我们真正理解德里达解构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阅读与商务英语写作是商务英语专业两门重要的课程,在培养高素质的英语经贸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地关注语言形式和写作规则而忽视了商务内容.而且,目前商务英语阅读和商务英语写作都是分开教学,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利于系统教学的开展.以内容为基础的CBI教学理念对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愈“以文为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以明道"并非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有意"明道"之作也并非韩愈作品中的精华,过分强调韩愈散文的"明道"作用,无异于买椟还珠.与此相反,"以文为戏"更能体现韩愈文学创作的独特性.韩愈"文以明道"说在理论上并无多少创见,但韩愈对"以文为戏"的理论阐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建立在认识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视文学的审美追求超过直接的功利目的,因而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学术编辑从事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写作的范围主要包括本专业专题研究综述、编辑学论文、专业论文、交叉和边缘学科论文、编辑立言、书刊评论等.学术编辑写作应以编为主,兼顾写作.既把写作作为考察编辑人员工作业绩、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又要防止衡量编辑人员的成就离开编辑坐标,参照作家、学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知行关系失衡是导致写作教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这种失衡在写作教育的观念、教材、教法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写作教育既然是教育的一项科目,就必须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并尊重写作的特殊性.写作教育要达到"知行合一"与"知行并进",应该从新的理论背景下创新教育理念.知识形态上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并进,思维方式上的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并进,训练内容上知识领会和技术运用相结合,应该成为当前写作教育的三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诗坛的地方性诗歌写作中,"新湘语"诗歌具有特殊性,其在总体上显示出一种挖掘日常诗意、充分彰显地方色彩的创作追求。"新湘语"诗群的写作接近"民间写作"的立场,厌倦诗歌的"宏大叙事",追求把诗歌的在场感、地方性和个性化统一在日常生活的诗性视野中,具有一定的网络号召力,对湖南倾向于口语诗写作的诗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新湘语"诗群的写作既有利于形成湖南诗坛良性互动的诗歌格局,也有利于新世纪湖南诗歌在全国诗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形式的丰富多彩,作为消息如何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让受众能够接受,写好消息的标题是写好消息首先要解决好的大问题。消息标题的制作,与一般文章的标题有所不同,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写作心理素质是作家从事写作活动的特有心理品质,其中包含着许多因素,这些因素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写作活动就是作家心理素质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本文结合作家的写作实践,探讨、论述了写作心理素质的功能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