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正> 真切细微的心理描写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特色.他的小说不追求人物外在行为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与完整性,而注意刻划人物内在心灵的特征,表现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心理描写的深化、外化和虚化是他的小说在心理描写技巧上的突出特点.所谓心理描写的深化,是指把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化到人物意识活动的领域,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显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意识冲突.所谓心理描写的外化,即描写心理活动在外在事物上的反射,通过人物外在言  相似文献   

2.
心理活动,例如知觉、想象、思考是如何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心理活动是什么”的理解。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活动既不是单纯地由外在的物理对象引起的生物体的生理运动,也不是单纯地由灵魂实体引起的精神活动,而是由内在的灵魂作为原初的动力因和由外在的物理对象作为辅助的动力因协同作用而引起的生物体的运动。本文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的四种解释模型以及灵魂作为不动的动者对身体的作用,进而指出心理活动的原因机制不是物理线性的,而是外在的物理原因和内在的灵魂原因协同作用的双层结构。而这个双层结构为我们解决当代心灵哲学的“心理因果性”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艺术手段。它与肖象、行动和语言三种描写手段,互相配合,互为表理,共同为塑造真实生动和丰富完美的典型人物形象而服务。 心理描写在外国文学中叫做心理分析,这是专指作者(或叙述人)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而言的。在我国古典小说的人物描写中,没有如外国小说那样的人物心理分析、而常常是借助于对人物的外形和人物所处的外在环境(即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状态。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品德结构,就其总体形式而论,包括内在的个体结构和外在的关系结构。分析孔子品德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以及构成品德结构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出四点启示:第一,健全的心理机制是品德完善的重要条件;第三,完美的品德是体现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诸种美德的平衡统一;第三,研究品德问题应采用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四,当代中国的品德目标应是“仁德”与“智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激励是组织行为科学中调动、启发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加强人的意志,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是行政人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搞好行政人事管理的有效的手段与方法之一.激励是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的,所以只有针对不同人的具体需要与不同工作的具体内容、任务以及不同阶段去把握其行为动机,确定不同的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有效的激励,并通过某些刺激因素去加强被激励对象想实现某种愿望的动机,从而提高其积极性.激励的模式如图.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拾起来主要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管理重在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礼义"制度,但制度的产生又基于他对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因素的思考。他提出,管理须以人的心理发展为主线,通过把握人之性、情和欲等基本心理活动,配合实行基于个体心理激励机制的有效赏罚策略与基于群里心理激励机制的公平手段。  相似文献   

7.
和谐教育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摘 要: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仅提素质教育又有着巨大的片面性;新时代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以促进人和谐发展从而造就其和谐个性为目的的教育。人的和谐发展是在个人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发展。和谐个性是个人自觉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的个性。和谐个性有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心理状态等十二个维度上的个性特征。和谐教育有系统性、科学性、继承性与创造性、多样性与持续性、先进性与开放性、适应性与超越性六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认为,“心理”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心理活动的形式、心理活动的机能三个层面,只有心理机能才有个体间的极大差异,因而只有心理机能这个层面,才是真正的心理素质。据此,可以把心理素质定义为:人在遗传禀赋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作用而形成的,在个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机能的特征和发展水平。本文作者还对心理素质的结构问题作了探讨,还提出了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五条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人物内心意念的环形心路漫游表现主义戏剧就其实质而言,不过“是一种写在纸上的梦”反映在戏剧的叙事结构上集中体现为对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等外在叙事模式的无畏突破和背离,及其对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方...  相似文献   

10.
社会心理学应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个人、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是一个范围周延、层次完整的关系结构体系 ,其内在结构是表层的“心理之和”和里层的“人人之和” ,外在形态是优美和壮美 ,其中 ,表层的“心理之和”主要表现为儒家的“情”与“理”统一和道家的“心”与“物”统一两种不同取向 ;里层的“人人之和”是经由心理之和达到的间接的社会目的 ,即普遍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也主要表现为儒家的“人和”与道家的“天和”两种不同取向。儒道两家学说互斥互补 ,对立统一 ,二元耦合 ,形成古代和谐观相互耦合的系统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的方式 ,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针对社会转型、发展期间成教大学生存在着学习动机功利性、学习速成性、社会角色自卑感、厌学和考试过关等心理 ,分别运用柔性管理中的“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肯定重于否定、个体重于群体及执教重于执纪”等五个基本原则尝试解决成教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人事管理有其内在的逻辑.首先,人事管理作为行政管次,人事管理的基点要素使其有基点逻辑;再次,人事管理各个模块之间有高度相关的功能结构;最后,人事管理还有严密的流程逻辑.此四者关系是递进的推导关系,职能逻辑决定后三种逻辑的价值取向,基点逻辑奠定模块逻辑和流程逻辑的基础,模块逻辑影响流程逻辑.  相似文献   

14.
人事管理是高等院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著名企业家罗杰·福尔克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人的问题,管理中的“规章制度”问题必须始终受人事这个更大问题所制约。因此,在各种管理活动中,人事管理与其它管理相比较,无疑应占首位。“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人事管理不好,其它管理也是不可能搞好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认为,人的意识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能调节、控制人的行为活动,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为它是心理的表层,因此称它为“表层心理”。而“深层心理”是隐藏在心理深处的一部分心理活动。深层心理是在伦理、道德、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不能或不敢公开表现出来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它在表层心理的控制下埋藏在人的心底深处。表层心理与深层心理是辩证统一的,表层心理控制着深层心理,但当人失去理智或理智减弱的短暂时刻,深层心理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由内在层面的修养、临界层面的能力、外在层面的核心能力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内在层面的修养决定着人的职业道德水准,临界层面的能力是人才能力的基础和根本,核心能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体现在素质要素的排列顺序、水平分布、立体结构、组织形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 “三岁之童,百岁之翁”,人老了上了年纪脾气多变,心理活动多。做老年工作的同志不能仅仅满足于安排生活和送医送药等实际问题,应深入研究老干部心理规律与管理对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已是目前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当前“用工荒”的产生与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转变、期望值的提升、权益意识的觉醒以及企业对这一群体管理方式的简单化等存在紧密联系.基于此,课题组对新生代群体心理契约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民工的心理契约结构、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状况、心理契约状况与农民工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索组织中农民工心理契约管理的结构维度并检验其管理效应,以期人本地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农民工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结构呈非对称性,农民工认为组织对他们应承担起基本型、人际发展型和工作型三种责任,但自己对组织承担的责任却仅包含基本型责任和人际发展型责任两种,这是农民工区别于其他类型员工的重要特质,也是心理契约管理的关键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有效、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工作中重在充分发挥“计划”与“协调”两个职能.计划是一切组织战略发展的“蓝图”,也是实施有效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所在.协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之一,关键在于如何创新人才人事工作管理新机制、树立人才人事管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普遍认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以纯粹的“古典经济人”为其人性假设。这种看法其实是对泰罗的误解。泰罗的“经济人”假设体现了物质刺激与精神刺激 ,外在刺激与内在刺激的结合 ;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 ;硬环境与软环境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的融合 ,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思想 ,本质上已区别于以往时代的“古典经济人”,成为“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