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方刚  李静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6):87-90,79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并借助于SPSS11.5软件,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对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各市在淮海经济区中的经济地位.旨在为其他地区进行经济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高低碳转型协同意愿是促进淮海经济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发展的关键。在构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徐州、淮北和枣庄三市政府、企业和居民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相关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淮海经济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评价结果显示:淮海经济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低碳转型协同意愿强;政府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企业低碳转型协同意愿,居民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影响最小;政府低碳转型协同的意愿强,企业和居民的低碳转型协同意愿很强;交易成本对政府低碳转型协同意愿的负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总体上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带内部也还存在着大面积的欠发达区域,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落差,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突出的区域问题。以东部欠发达区域——淮海经济区为典型案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将淮海经济区的主要指标与长三角、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相关对应指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找出经济差距,并得出其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结论;从多个视角客观剖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差距产生的共性原因和发展的严重滞后性形成的共同机理,主要有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思维观念以及行政区划、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对加快东部欠发达地区崛起,促进我国东部地带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淮海经济区及其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海经济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本区域历史悠久,区位重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前景良好.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情况和区内发展实际,提出了淮海经济区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探讨了经济发展区域化的新趋势下,淮海经济区不断发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过20年的城市化发展,目前城市化水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比较高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是其国民经济连续高速发展的成果。同时,城市化反过来又促进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但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市化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充分发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有利条件,加速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正确评价县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际,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与可持续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整体较弱且县域之间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以及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对县域经济竞争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在理解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选取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借助SPSS11.0软件的支持,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影响湖南省各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子,并计算出各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得分,依据其综合得分将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分为四个层次;最后提出调整湖南省地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淮北市融入淮海经济区是实施其经济区域化和后工业经济战略,深化淮海经济区及泛长三角地区紧密合作的必然要求。淮北市有必要走“互补型’、“错位式”发展之路,进一步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推动淮北市由被动接受区域产业分工转向自主参与区域分工,实现淮北市新一轮产业转轨升级,把淮北市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新兴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七里沟街道是在徐州果园的基础上于2000年4月成立的,经过多年的努力,随着中国淮海食品城的崛起、汽车南站的建成、世纪大道的贯通,南区七里沟现在已经成为中外客商眼中经商办企业的最为理想的场所,成为一片投资的沃土。放眼望去,新世纪装饰城、淮海汽车城、汽配城、广大环球家具超市等一系列上规模、上水平的大型市场、商城已相继在这里拔地而起,形成了在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都颇具影响的七里沟市场群,大量的工业产品、消费品等从这里走向徐州六县(市)五区、走向淮海经济区、走向全国。如今的七里沟已成为徐州市最具影响力的商贸物流中心及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日益成为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经济区之间的较量突出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增长极,能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强劲的城市竞争力。在界定城市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郑州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甄别影响城市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以找出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福建省城市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新形势下福建省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海峡经济区全面繁荣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城建档案信息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必将使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形成的城建档案数量急剧增多。重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充分开发利用城建档案资源,不断提高其利用率,是发挥档案信息资源效益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思想,构建包含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涉及29个具体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中原经济区28个成员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大部分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偏低;城市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升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文化资源融合存在流动不畅、国际化进程缓慢、政策和金融支持不到位、智能资源欠缺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体制缺陷、政策法规滞后、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城乡文化资源融合必须实现优化,路径在于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落实公共财政制度,健全金融支持机制;加大资源宣传力度,培育环境保护机制;深化市场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新型城镇化成为其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根据沈阳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其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征,研究发现沈阳经济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城镇化水平滞后与虚高并存、新型工业化市场推动力不足、宏观设镇制度阻碍小城市合理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对中原崛起战略认识的升华,是通过城镇化打开“三化”协调的结,破除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约束。新型城镇化要求在保证农民原有权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加快解决农民“进得去”城市和“出得来”农村两大难题。根据空间和功能结构特征,中原经济区应划分为五大城市板块,各个板块之间以及各板块内部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空间、规模、功能、交通等城市形态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经济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目前河南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指出了河南县域经济"短板"的实质问题所在,探讨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横亘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流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空间发展战略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城市经济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体内容.通过对长江经济带所在41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及构成进行定量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总体分布及空间分异状况,并据此提出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的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构建完整的产业布局,更需要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其持续发展的载体,然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弊端。基于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并为各类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最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沈阳经济区产城融合水平,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