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法兰西文艺园里,带政治性的讽刺、哲理小说是一朵奇葩。它以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泼辣风格和明澈透辟、含意隽永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千万读者,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法国具有强烈浪漫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十六世纪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而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战斗精神、明快风格、讽刺形式和夸张手法的文学大师,当推伏尔泰和法朗士。他们在讽刺和哲理小说方面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悲剧、史诗和其它哲学、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思想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笔者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发展的跳跃性理论、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辩证关系、科学思维方式五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历史机遇思想的哲学特色,试图从一般层面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进行鼓呼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一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阿鲁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在启蒙运动中享有很高声望。他的一生,是在反对封建制度政权和教会反动势力中渡过的。伏尔泰知识渊博,著作丰富(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他的哲理小说。这些小说之所以保持了艺术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根据启蒙思想内容的需要,找到了适合的艺术形式。它们一般都是以滑稽的笔调,通过半神话式的或传奇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阐明某种哲理。《查第格》(1747)、《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是其哲理小说方面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人类都有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但现实往往并不完美,甚至充满冲突、苦难与邪恶.在西方,上帝之至善与世界上恶之存在永远是一个矛盾,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哲人都曾作出不同努力,去理解和解答这永恒的问题.中世纪神学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失去了奥古斯丁时代的权威,而17世纪和尤其是18世纪的启蒙时代,理性逐渐取代了信仰.但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之间,有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18世纪理性信仰(reasonable belief)的出现,产生了接受现实的"乐观主义"理论,认为凡存在的皆必合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以讽刺为武器,在《赣第德》这篇哲理小说中,对这种"乐观主义"作出尖锐的批判.在对西方从中世纪到17世纪和18世纪思想的变化进行梳理,探讨伏尔泰对理性信仰的批判,探讨《赣第德》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辩证的时空关系,它们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空间范围,因此成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的两个重要维度。在马克思视域中,"世界历史"的进程包含了"世界市场"的生成及危机,而"世界市场"的生成及危机又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二者的辩证关系还表现在,在超越资本关系的条件下,"世界历史"终将摒弃"世界市场",并通过空间解放来表现人类社会存在的积极状态,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西欧各种文艺思潮波涛喧腾的大海中,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作家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是应顺时代潮流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又是启蒙思想的结晶.就其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而言,则堪称为以虚论实、寓理于形的优秀范例.  相似文献   

7.
伏尔泰史学思想的内核是理性。历史认识中的理性主义原则是他的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核心是历史研究应当以发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性为宗旨。以此为出发点 ,伏尔泰提出了历史理性的观念 ,并在这之上建立起了他的理性史学思想 :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 ;历史研究要揭示宗教历史的野蛮与虚伪 ,清除宗教思想和恢复真正的信仰 ;迷信宗教最终被人类理性所取代 ,这就是历史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马克思从哲学的层面理解未来社会的构想和实现,揭示未来社会的基源、本质、特征、动因和演化,主要是从“世界历史”的背景、历史进程的合规律性与历史活动的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以及个性自由和人类解放的理想信念四个方面,即从可能世界、目的世界、对象世界和理想世界四个界面入手和展开的,其中体现了他关于未来社会的深层理解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感和灼热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哲学思潮的转折,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在对小说形式的创造性发展中,加入了对前期启蒙观念的反思,创作了一系列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和对话体小说,思考个体精神状况及现实境遇。小说形式的灵活开放与启蒙思想对宗教迷信、传统偏见、僵化体系、风俗道德的反思与批判结合起来,对启蒙的深入、传播、演化和拓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唯物史观作为诠释历史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评价历史、总结经验的科学方法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来概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蕴含了党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群众间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社会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等哲学理论的深刻把握,充分体现了党百余年时空向度上的党性与人民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